2008年秋九年级语文平时教学监控卷(四)
(第四单元)
(全卷共三大题,满分150分,90分钟完卷)
___________学校 ___________班级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5分)
1、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hé xié( ) 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dān diào( )枯燥。
2、选出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4分)( )
A、高谈阔论 余音绕粱 悠然自得
B、抑扬顿挫 悄纵即逝 惨淡经营
C、鸦雀无声 高视阔步 荒谬决伦
D、风起云涌 尽态极妍 叱咤风云
3、在下面语段横线上填入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这种创造性的设计, 节省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 在河水暴涨的时候, 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
A、不但 而且 还 B、不但 虽然 但是
C、既然 于是 就 D、之所以 是因为 还
4、下面是一封信的正文,请按要求加以改正。(5分,每空1分)
①十集电视连续剧《十七岁不哭》刚演完,我不知你看没看。这真是一部好戏。②通过高一新生一个常年的校园生活,有血有肉的反映了咱们这个年龄段的中学生的苦恼、困惑、忧伤和喜悦。③演员表演很成功,很到位,使人感到青春气息浓烈。戏中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都是中学生的日常生活,例如考试、游戏、同学间的交往等等。我很喜欢杨守凌这个人物,他很有性格特点。④这是一部好戏,它鼓励我们去拼搏,去超越。建议你抽时间看看,看完后,来信谈谈你的体会。
(1)文中有一句话删去后,上下文才连贯,这句话是第 句。(只写序号)
(2)缺少句子成分的是第 句(只写序号),补出这个成分: 。
(3)动宾搭配不当的一句是第 句(只写序号),句中动词应改为: 。
5、仿照下面例句再写两个句子。(4分)
例句:生活是滋味甘甜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生活是 ,让人 ;
生活是 ,让人 。
6、提取下面文段中表达关键信息的一个句子。(4分)
现在人们认识到,极光一方面与地球高空大气和地磁场的大规模相互作用有关,另一方面又与太阳喷发出来的高速带电粒子流有关,这种粒子流通常称为太阳风。由此可见,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具备这三个条件的太阳系其他行星,如木星和水星,它们的周围,也会产生极光,这已被实际观察的事例所证明。
这个句子是:
7、信息时代,网络阅读对青少年影响很大。网络阅读究竟是利大于弊(正方),还是弊大于利(反方)?学校准备搞一次辩论会。现在由你担任辩手,请选择其中一方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字数50个左右)。(5分)
我的观点是 ,其理由是 。
8、“读鲁迅”综合实践题。(5分)
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走进作品(2分)
要求每位同学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作品,并写出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作品:《 》你的推荐语:
活动二:汲取精华(3分)
要求同学把鲁迅与自己的思想、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感想: 。
9、阅读下面的名言,按要求回答问题。(3分)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一个人就好像是一个分数,他的实际才能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的估计好比分母,分母愈大则分数的值就愈小。”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句名言蕴涵的哲理:
10、诗词诵读(8分,每空2分)
(1)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煜《虞美人》)
(2)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3)风住尘香花已尽, 。 ,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二、现代文阅读(55分)
(一) 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24分)
我说人的心灵是一棵树,你是不是觉得奇怪?
真的,心灵是一棵树,从你来到这个世界,从你走进茫茫人海,从你孩提时睁开蒙昧的眼睛那一刻开始,这棵树就已经悄悄地发芽、生根,悄悄地长出绿叶、伸展开枝丫,在你的心里形成一片只属于你自己绿荫。难道你不相信?
不知道,其实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无数次看见这样的花在自己身边开放。
当你在万籁俱寂的夜间突然听到一曲为你响起的美妙音乐……
当你在冰天雪地的世界遇到一间为你开着门的小屋,屋里正燃烧着熊熊的炉火……
当你在十字路口徘徊,有人微笑着走过来给你善意的指引……
当你的身体因寒冷和孤寂而颤抖,一双温暖的手轻轻地向你伸来……
当你发现有一双美丽的眼睛用清澈的目光默默凝视着你……
我无法一一列举各种各样的“当你”——当你欢乐,当你迷茫,当你为世界的壮阔和奇丽发出惊奇的赞叹,当你被人间的真情深深地感动……
当你的灵魂和感情受到震撼,受到感动,不管这种震撼和感动如电闪雷鸣般强烈,还是像微风一样轻轻从你心头掠过……
每逢这样的时刻,便是你观赏到心灵之花向你怒放的时刻。每当这样的时刻,你的心灵之树也在悄悄发芽、长叶,在向辽阔的空间伸展自由的枝干。没有一个画家能用画笔描绘出这样的景象,没有一个诗人能用诗句表达出这样的过程。这是一个无声无形的过程,但是它所引起的变化,却悠悠长长、绵延不绝,改变着生命的历史,丰富着人生的色彩。
你相信吗?你的心灵一定会开一次花,一定的。也许是灿然的一大片,也许只是孤零零的一朵、也许是举世无双的奇葩,也许只是一朵毫不起眼的小花……你的心灵之花也许开得很长,常开不败;也许只是昙花一现,稍纵即逝……
谁也无法预报心灵之花开放的时辰,更无法向你描述它们怒放时的奇妙景象。但我可以告诉你,这样的花,每时每刻都在人间开放。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
愿你的心灵悄悄地开花。
愿我们的世界成为一个心花怒放的世界。
11、阅读这篇散文,说说贯穿全文的是哪一句话?(4分)
12、第11段中加点的词语“心灵之花”和“心灵之树”分别有什么含义?(8分)
1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4分)
14、这是一篇笔调优美、感情真挚的散文。请你仿照示例,再从文中选择一组句子或一句话加以赏析。(8分)
示例:第12段,作者连用4个“也许”形成排比,生动地描述了“心灵之花”开放的奇妙景象,形象地告诉读者:“心灵之花”一定会开放。
(二)与父亲抬担子(31分)
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点前拱后倾。背部的肌肉有点松驰,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皱褶。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15、阅读全文,分析加点的三句“我能行”各表现了说话人怎样的情感。(9分)
16、第②段划线处,“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4分)
17、第④段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8分)
18、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结尾“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包含哪些意味。(4分)
19、文中说“现实是实在的,无须抒情”,而有人却认为“爱需要表达”,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生活实例谈谈你的看法。(6分)
三、作文(50分)
20、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作文。
(1)、父母养育了你,老师培育了你,朋友帮助了你……大自然给你启迪,社会给你经验;挫折使你成熟,成功让你奋起……对于这一切,你一定心怀感激。
请你以“感谢 ”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不少于600字 (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和校名。
(2)、按照要求作文。
人的成长,犹如在沙滩上行走,每前进一步,都会留下一个脚印。人生中的每一步,有时至关重要。莫顿·亨特受益终生的经验,正是源于小时候的一次亲身历险,走一步,再走一步,铸就了他一生的成就。
请你追溯自己的生活历程,截取一个或几个感受较为深切的片断,写一篇文章。要求真实具体地描述事例,反映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可以是思想认识的,可以是道德修养的,可以是知识技能的,可以是体质体能的,等等)。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四)
一、1、和谐 单调 2、D 3、A 4、(1)③ (2)②,这部戏(这部电视剧、它) (3)④,激励 5、生活是意境深远的油画,让人惊叹不已;生活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让人听之动容。 6、形成极光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大气、磁场和太阳风 7、例如,正方:利大于弊,网络阅读比传统纸质阅读方便快捷,可以迅速获取大量信息,对于青少年增长学识,不无裨益。反方:弊大于利,网络阅读囫囵吞枣,不利于深层理解;且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对青少年心智发展有负面影响。(4分。说出一个理由得2分,说出两个理由得4分。)8、活动一:答案略。活动二:名句要点:①读书须博览群书;②做事贵在坚持。联系实际略。9、做人应该谦虚谨慎,不骄不躁。10、(1)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2)小楼昨夜又东风 (3)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
二、(一)11.心灵是一棵会开花的树 12、心灵之花:感受到人间真情和温馨 心灵之树:自己爱心的萌芽、壮大,并进而向他人奉献爱心。13、 爱满人心、爱满人间 (解析:作者的愿望在结尾的三个自然段已经清晰地表达了出来,要紧扣关键词“愿”和关键句“有人在向世界奉献爱心的时刻,就是花开的时刻。”来解答。)14、如末尾两句,作者用祈使语气,表达了爱满人心、爱满人间的美好愿望,感情真挚,感染力强。(解析:赏析句子,要结合修辞方法和名式等方面进行解答,并解答这样写的好处,要结合语境进行。)
(二)15.①“我”虽小,却理解父亲的辛劳,肩嫩不言痛,甘为父亲分担重负。②父亲虽日渐衰老,却为了不让“我”担心他的身体及生活,不影响“我”的学业,年迈不言累,以此来宽慰儿子。③父亲虽已力不从心,但多年来呵护儿子、不辍劳作已称为习惯。(意思对即可,每点3分,共9分) 16、“装成漫不经心”这个细节表明“我”一是怕父亲发现而阻止“我”将重担往自己肩上压,二是维护父亲的自尊心而有意掩饰减轻父亲肩上重担的动作。(意思对即可,每个要点2分,共4分) 17.直接描写:佝偻成弧形,肌肉松弛的背影;毕竟60多岁了。间接描写:天不热,但很快就大汗淋漓(身体虚弱);见“我”将担绳捋到“我”这边,不再推让。(可不答“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每点2分,共8分) 18.既指“我”跟着父亲抬着担子稳稳地走在现实的路上;也指“我”跟着父亲的脚步坚实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要点2分,共4分)19.观点明确2分,结合实例谈理由3分,语言通顺1分,共6分。
三、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