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西城区第一学期初三期末练习
语文 2015.1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一)选择。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共1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共4分)
“新国剧”汲取上世纪20年代“国剧运动”的精髓,着眼于探索话剧民族化的途径。“新国剧”细致入微的表演处理,变(huàn)莫测的舞台灯光,别出心裁的道具设计,使中国话剧的表现形式(huàn)然一新。但“新国剧”承载的仍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观众不仅可以随剧情感受中国传统哲学精神,还可能在话剧舞台上欣赏到戏曲唱腔,领略到书法魅力。 ① ,使“新国剧”获得了独特的艺术功效,而这种艺术功效仍将进一步促进文化的 ② 。
(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画波浪线词语的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汲取(xī) 变换莫测
B. 汲取(jí) 涣然一新
C. 处理(chǔ) 变幻莫测
D. 处理(chù) 焕然一新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①②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①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 ②创新与继承
B. ①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 ②传承与发展
C. ①由于运用大量中国元素 ②发展与传承
D. ①由于运用大量中国元素 ②继承与创新
2. 汉字的某些偏旁在不同的字中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分”这个偏旁,在“掰”字中表示该字意思与“分”有关,而在“忿”字中则表示该字读音和“分”相近。下列汉字中的“门”这一偏旁的作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2分)
A. 阔 B.闸 C. 闷 D. 阁
3. 下列各组成语,全部来源于寓言故事的一项是(2分)
A. 拔苗助长 刻舟求剑 滥竽充数 B. 杞人忧天 毛遂自荐 功亏一篑
C. 得陇望蜀 班门弄斧 车水马龙 D. 唇亡齿寒 不耻下问 明察秋毫
4.在横线①②处分别填入诗句和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作为现存楹联最多的皇家园林,颐和园有不少皇帝亲笔书写的楹联。比如涵远堂楹联“ ① ,东洲云海落樽前”就是康熙的作品,上下联虚实相应,既空灵超脱,又气势磅礴。霞芬室楹联是乾隆的作品,上书“窗竹影摇书案上,山泉声入砚池中 ② 从视觉、听觉等方面给人以美的享受,整联构成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别有意趣。这些楹联直接记录了当年最高统治者的造园意图、审美情趣与思想境界,是了解颐和园及当时时代风貌的重要线索。
A. ①西塞山前白鹭飞 ② ” B. ①西村晨钟鸣古寺 ② 。”
C. ①西山晴雪曙色)、“爨”(烧火做饭)等。一类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很常用,但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词语。如:“走”,现代汉语是“行走”的意思,古代汉语却是“跑”的意思。这两类词语都需要努力掌握,但后一类词语尤其值得注意。像前一类词语,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根本不认识这个字,那就会通过查字典来弄懂它的意思,一般不会发生错误。而后一类词语,因为现在还在用,而意义却已有所不同,我们在看古书时很可能拿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结果就理解错了。
③学习和掌握古代汉语的词汇当然要下苦工夫,但如果我们能充分注意词汇和词义的系统性,就能更好地掌握古代汉语词汇。
④词义是有系统性的,一个词的多个意义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词的几个意义里面,一般总有一个本义,其他的是引申义。本义是一个词最早的意义,一般说来,这就是它的字形反映出来的意义。例如,“行” ,由甲骨文字形可知,其本义是 “道路”,其他的均为引申义,由“道路”引申出“行走”是很自然的。“行走”是人体的运动,人体的运动也可以叫“行”。而由此又产生了一个引申义“运动、运行”……如果这样以本义为纲,按照词义引申的系统把各个引申义贯穿起来,一个词的多个意义就不再是孤立、分散的了,而是有系统的,就比较容易理解和记忆。
⑤词汇也有系统性。比如,同义词和反义词就是词汇按照词义相同和相反形成的系统。我们可以把这几个同义词或反义词联系起来掌握。
⑥学习古代汉语词汇还需要懂得词的“词典意义”和“句中意义”的关系。
⑦词典意义是从众多的句中意义概括出来的,但词典意义和句中意义有时会有一些差距。比如,“降”的一个词典意义是“降低”,但用这个意义来翻译“未尝稍降辞色”就不很切合,在这个句中,“降”的意思是指“放平和”。一个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产生不同的句中意义,这些句中意义不能一一收入词典中去,而只能概括成为词典意义。反过来,用词典意义去解释各种句子中的词,也不能生搬硬套,而需要根据上下文作适当变通。
15.为什么学习古代汉语最重要的是词汇问题?(3分)
答:
16.下列各项中,本文没有涉及到的说明内容是哪一项?请将其序号填在答题卡上。(2分)
A.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词汇的异同
B.古代汉语词语的本义与引申义
C.古代汉语的词义和词汇都具有系统性
D.古代汉语词汇和语音的关系
17.借助上文中的相关知识,分别回答下面两个问题。(6分)
(1)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借助第②段的相关知识,说说这段文言文中哪个词应该重点掌握,为什么?(3分)
答: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为”字的一个义项是“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和“为宫室、器皿、人物……”中的“为”都是“做”的意思,但在翻译句子时我们会把它们分别译为“筑造” 和“雕刻”。
上面这个例子最适于补充到选文第④、⑦段的哪一段里去?结合该例说明理由。(3分)
答: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0题。(共9分)
①热心的刘女士让邻居李老太太搭载自己的顺风车,不料发生事故,老太太不幸去世,刘女士主动提出赔偿,老太太家属坚决拒绝,理由是“不能让好人做了好事,却得不到好报”。这件事让我很感动,举手之劳的热心或许并不缺,但面对重大事故敢于担当负责,面对巨大悲痛不忘感恩和包容,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从这个事件中,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更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人要存好心,人要做好事,好人要有好报。
②存好心就是要有勇于担当的责任心、助人为乐的同情心、知恩图报的感恩心、判断善恶的是非心,而且还要对人性抱有一份信心。先贤孟子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是人本性中的良知良能,人人都应珍视它们。社会中难免会有一些丑恶的现象,这会使我们看到人性阴暗的一面,但是我们更要看到,社会上也有很多如刘女士一样善良的人:如信守承诺的信义兄弟,恪尽职守的徐老师,舍己救人的吴妈妈,还有千千万万的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的志愿者……这些好人好事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我们都应该对人性善抱有希望,抱有信心。存好心才能使一个社会的发展获得巨大的推动力。
③人要做好事,既说的是人要“做出好事”,也指人要“把事做好”。首先是要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做食品的将食品做得安全放心,做医生的提高医术减轻病人的痛苦……每个行业首先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其次是要乐于助人,甘于牺牲奉献,刘女士的行为就属于此类,所以应该大力弘扬。至于有时做好事不幸发生意外,那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不能因此错怪好人,这倒又让我想起一些去参加雅安抗震救灾的志愿者,他们满怀爱心和激情,在没有任何救助知识和能力的情况下,盲目地赶到灾区,结果是灾没有救成,反而要人救,这就是真的没把好事做好了。可见做好事还要有知识,有能力,有准备才行。
④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时候考虑得再周全,做好事的结果却依旧不够美好。但是,只要是存好心做好事的人,无论得到的是什么结果,我们都应该让他有好报。
⑤如何让好人有好报?这集中体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对于好人好事要有 。首先,对于好心人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好心人有荣誉感、自豪感、自信心。媒体要充分发挥抑恶扬善的作用,宣传好、报道好好人好事。其次,就物质层面来说,要建立完善的救助机制。做好事是有风险的,这风险不应让好人个人承担,而应由全社会为此买单。社会要为善良撑腰,制度要为好人护航,这样做好事才做得有保障,有底气,有力量。
⑥我们不仅要满怀信心地继承发扬古道热肠的优良传统,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强大的能力,更要有正确的评价和完善的制度做保障,这样才能把好事做成、做多、做大。
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的?(3分)
答:
19. 说说本文第③段举刘女士和一些志愿者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4分)
答:
20. 从下列三项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填入第⑤段横线处的一项,将其序号填在答题卡上。(2分)
【甲】适当的保障措施和完善的救助机制
【乙】正确的评价导向和完善的救助机制
【丙】正确的评价导向和适当的保障措施
四、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1. 2014年12月19日,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评选出了2014年中国年度汉字——“法”。2014年,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法治”为主要议题,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第一次。无论是“治”国、倡“廉”,还是抗“霾”、建“网”,“法”都是必要的前提和保障。“法”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因此成为2014年的中国年度汉字。
哪个汉字能代表你的2014年呢?请写一段小演讲稿,选出你的2014年度汉字,并告诉大家你选择这个字的理由,让听众了解你2014年的人生主旋律。(内容符合要求,语言通顺,150-200字)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2.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初中三年,接收了大量的信息——有课堂获得的知识,也有课外取得的经验;有老师家长的教导,也有书刊影视的熏陶;有人群里的交谈,也有屏幕上的搜索……这里有许多有益信息,但也会有一些垃圾信息,有人说,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不会处理好丰富的信息,就要被丰富的信息淹没。请以“面对丰富的信息”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本试卷现代文阅读(三)的内容可能会引发你对“好人好报”这一问题的思考,请以“好人好报”为题写一篇作文,可以写你的亲身经历,也可以写你的美好设想,还可以写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议论等。
要求:(1)将所选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九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5.1
一、基础·运用(共25分)
(一)选择(共14分)
评分标准: 1(1)选C给2分,选B或D给1分,选A不给分;其他各题每题2分,选错不给分。
(二)填空(共11分)
7.答案:(1)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八百里分麾下炙
(3)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评分标准:共6分,每空1分,有错字不得分。
8.答案:托塔天王 枣贩子(或“卖枣的”) 酒贩子(或“卖酒的”) 齐心协力(或“兄弟齐心”“默契配合”“精诚团结”等)
评分标准:共5分,前三空各1分,最后一空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9.答案:(1)时 (2)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评分标准:共2分,每小题1分。
10.答案:(1)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或“确实应该广泛听取别人的意见”)
(2)去世前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
11.答案要点:
①《出师表》表达了诸葛亮为报先帝兴汉室而出师北伐的决心。
②岳飞也有过北伐抗金的壮举。
③岳飞书法功力深厚(或“字体刚劲有力”“书体行云流水”“字迹俊美”“笔法酣畅”等)
④这一书法作品表现出岳飞有着和诸葛亮一样的精忠报国、兴复国家的雄心壮志(或“岳飞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共15分)
12.答案示例:
①在山城吃烧饼 ②喜欢 ③希冀(或“忆旧”“挂念”等) ④父亲退休后
评分标准:4分。每点答全答准得1分。
13.答案要点:
①以为父亲托“我”带烧饼只是随口说说;
②带过点心后,父亲再没有对“我”提起过烧饼,“我”以为他忘了;
③没想到父亲在姐姐面前多次提到很想吃烧饼;
④不知道父亲在山城做学徒时最喜欢吃山城烧饼。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1分。
14.答案示例:
文中“我”逐渐理解了山城烧饼是父亲在山城做学徒时最爱吃的食物,对父亲来说,它是连通今昔的媒介,带有着岁月的沧桑,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有一个看似普通的发卡,但它是我小时候奶奶送给我的生日礼物,带有我对奶奶的美好回忆,因此对我具有不寻常的意义。寻常之物之所以变得很不寻常,就是因为它上面带有某种特殊的意义。
评分标准:7分。理解意义3分,谈感悟3分,语言表达1分。
(二)(共11分)
15.答案要点:
①词汇量越丰富,阅读能力越强。
②在学习古汉语时,懂古代汉语词汇比懂古代汉语语法更为重要。
③如果能掌握一批古代汉语词汇,大致上就能看懂一般难度的古书了。
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
16. 答案:D (2分)
17. 答案示例:
(1)应重点掌握“特”(或“故”“归”“卒”“擅”“南面”“制”“夫”等)这个词。因为这个词现在还在用,而意义却已有所不同,我们在看古书时很可能拿现代汉语的意思去理解而产生误解,所以应重点掌握。
评分标准:共3分。选对词语1分,说清理由2分。
(2)适于补充到第⑦段里去。因为“做”是“词典意义”,“筑造”和“雕刻”均属“句中意义”,例子中翻译时采用了“句中意义”,这可以用来具体说明第⑦段中“词典意义和句中意义有时会有一些差距”,“用词典意义去解释各种句子中的词”,“不能生搬硬套,而需要根据上下文作适当变通”。
评分标准:共3分。“第⑦段”1分,结合例子1分,说明理由1分。
(三)(共9分)
18.答案要点:
①首先叙述刘女士的事例。
②接着对事例加以分析。
③进而引出中心论点:人要存好心,人要做好事,好人要有好报。
评分标准:共3分,每点1分。
19. 答案要点:
①通过刘女士的具体事例充分肯定了做好事要乐于助人,甘于牺牲奉献。
②通过一些志愿者的具体事例提示人们做好事还要有知识,有能力,有准备才行
评分标准:共4分,每点2分。
20.答案:乙(2分。)
四、作文(共50分)
(一)(10分)
21.评分标准:10分。内容7分(符合题意2分,中心明确2分,重点突出1分,条理清晰1分,结构完整1分),语言3分(准确通顺2分,得体并称谓合适1分)。字数不合要求,扣1分。
(二)(40分)
22.
作文评分标准
说明:1.字数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
2.不写标题扣2分。
3.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总得分中扣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