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语文:第21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1(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曹刿论战》这篇文章进行的综合测试,内容涵盖字词注音、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名句默写以及简要回答等多个方面。试题设计全面,旨在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通过字词注音、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名句默写以及简要回答等多种题型,考察学生对《曹刿论战》文章的理解和掌握,重点在于理解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及如何把握战机。

《曹刿论战》目标检测(样卷)

连云港市板浦初级中学 时明来

一.给加点字注音(1分×10题=10分)

二.解释加点的字:(2分×20题=40分)

三.翻译句子:(3分×5题=15分)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翻译:居高位、得厚禄的大官们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翻译: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不敢独自享受。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翻译:(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就请允许(我)跟随着去。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翻译: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5.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翻译: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消耗尽了。

四.默写名句:(2分×9题=18分)(在横线上填写上句或下句,在括号中填作者,在书名号中填篇名)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王勃)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

3.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5. 月下飞天镜 ,云生结海楼。(李白)

五.简要回答:(1分×17格=17分)

1.出自本文的成语有(一鼓作气)、(再衰三竭)、(辙乱旗靡)、(彼竭我盈)等

2.曹刿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 是否取信于民/民心向背,文中相关的句子是: 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曹刿认为进军、反攻的有利时机是

“彼竭我盈 / 齐人三鼓”之时;追击开始的时机是辙乱旗靡之时。

4.本文说明了必须①取信于民;②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③善于把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5.本文“论战”的中心是“ 远谋 ”;

本文以 长勺之战的经过为线索,表现了曹刿政治上的 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 杰出才能。

6.曹刿请见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他不顾同乡劝阻“请见”,表现了他勇于为国分忧的爱国热忱。

7.“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前文与该句呼应的句子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8.“既克,公问其故。”一句在结构上的作用是 承上启下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13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