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语文:第21课《曹刿论战》同步练习6(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下册)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是针对《曹刿论战》这篇古文设计的练习题。题目包括字词注音、词语解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辨析以及文章内容的理解等。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语文知识,并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涵盖了文言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注音、词语解释、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等,并通过文章内容理解题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曹刿论战》练习题 姓名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又何间焉( ) 望其旗靡( ) 小惠未 ( )

下视其辙( ) 遂逐齐师( ) 肉食者鄙( )

牺牲玉帛( ) 肉食者谋( ) 夫战,勇气也( )

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1)齐师伐我( )( ) (2)齐师败绩( )

(3)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 )

(4)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 )

三、辨别下边的一词多义。

1、既克,公问其故( ) 2、民弗从也( )

彼竭我盈,故克之( ) 战则请从(    )

  3、曹刿请见( ) 4、又何间焉( )

战则请从(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5、其乡人曰( ) 6、肉食者谋之( )

公问其故( ) 公与之乘( )

望其旗靡( ) 登轼而望之( )

四、指出下列词类活用。

1、神弗福也( ) 2、忠之属也( )

3、公将鼓之( ) 4、公与之乘( )

五、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牺牲玉帛 古义: 今义:

2、忠之属也 古义: 今义:

3、又何间焉 古义: 今义:

4、肉食者鄙 古义: 今义:

5、小大之狱 古义: 今义:

6、再而衰 古义: 今义:

7、必以情 古义: 今义:

六、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用原文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曹刿主动求见鲁庄公原因是什么?

(2)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条件是什么?

(3)为什么“齐人三鼓”曹刿才同意击鼓进军?

(4)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后才同意追击的理由何在?

(5)曹刿进见时,他的同乡反对的理由是

(6)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原因是

(7)能体现曹刿军事思想的句子是

2、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可分两层:前一层写曹刿跟乡人的对话,说明:

;后一层写曹刿跟鲁庄公的对话,说明:

3、第二段内容可概括为( )

A、写追击齐师的时机 B、 写齐师败绩的情况

C、写长勺之战的概况 D、写曹刿的军事才能

4、第二段写曹刿的言行,目的在于表现曹刿( )

A、忠君报国的思想 B、勇于牺牲的决心

C、冲锋陷阵的精神 D、胸有成竹、从容不迫、善于掌握战机。

5、第三段内容可以概括为( )

A、曹刿论述战争取胜的原因 B、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交代鲁国战胜了齐国

6、下列对句子停顿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C、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7、文中那些地方表现了曹刿的远谋?

8、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必以分人”中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 )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以塞忠谏之路也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9、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与“忠之属也”中的“属”意义相同的一项( )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B、神情与苏、黄不属

C、在骨髓,司命之所属 D、属予作文以记之

10、出自本文的一成语是 ,意思是

11、就曹刿与庄公的对话,联系全文,说说曹刿对话中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12、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13、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那些方面的才能?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13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