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
1. 按照原文依次填空,完全正确的是()(2006年北京市中考题)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 ,哀转久绝。
A、空乏其身 饿其体肤 空谷传响 属引凄异
B、空乏其身 饿其体肤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C、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属引凄异 空谷传响
D、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空谷传响 屑引凄异
2. 选出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3. 根据原作内容,完成下列默写。(2006年北京市中考题)
(1)秋风萧瑟,口口口口。(曹操《观沧海》)
(2)口口口口口,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何当共剪西窗烛,口口口口口口口。(李商隐《夜雨寄北》)
(4)口口口口口口口,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5)人有悲欢离合,口口口口口口,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枯藤老树昏鸦,口口口口口口,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文学常识填空。
(1)《》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墨子,名是之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名,邹人,是孔子之孙孔仅的再传弟子。
(3)《庄子》是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家经典之一。
(4)公输盘,鲁国人,姓,也写做“公输班”或“公输般”。能造奇巧的器械,民间称他。
5.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诗中的“闻折柳”是什么意思?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1题。(2006年河南省中考题))
(一)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
越王句践①反国,乃苦身焦思②,置胆③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女忘稽之耻邪?”(终灭吴)(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作:________________
人恒过然后能改恒:________________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8.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9.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二)请仔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按要求答题。(2006年北京市中考题)
(甲)晋王羲之,字逸少,旷(王旷,王羲之之父)子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笔说(论书法的书)于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小,恐不能秘之,曰:“待尔成人,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幼年时的美好才华)也。”父喜,遂与之。不盈期月,书便大进。
卫夫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少时,曾经跟她学习书法)见,语太常王策曰:“此儿必见用笔诀,近见其书,便有老成之智。”留涕曰:“此子必蔽吾名!”
(乙)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10.请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a)不(b)盈期月盈:________________
(b)尝极东方极:________________
11.请用自己的话说明乙文中墨池的位置和形态。
12.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王羲之取得成功的原因。(用原文回答,不少于四句)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甲)、(乙)两文都是介绍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你知道后人对他的尊称是什么吗?后人用一个四字成语来评价他的字,你能把这个成语写出来吗?
尊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中考作文题)
14.请以“感谢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
1.C.2.C得,通“德”,与,通“欤”,辟,通“避”,乡通“向”。
3.(1)洪波涌起(2)会当凌绝顶(3)却话巴山夜雨时(4)不畏浮云遮望眼(5)月有阴晴圆缺(6)小桥流水人家
4.(1)墨子翟春秋战国(2)孟子公孙丑下轲(3)庄周道(4)公输鲁班
5.(1)听到《折杨柳》笛曲(意思对即可)(2)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6.(1)奋起,指有所作为(2)经常7.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筋骨劳累(写出句子大意,“苦”字解释正确)
8.(1)内有法家拂士(2)外有敌国外患9.(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用自己的话解说也可)(答出是否有现实意义,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即可。)
10.a盈:满或到b极:穷尽11.能够用自己的话清楚、准确地把墨池的位置和形态表述出来即可。例:临川城东,临着溪水,有一个缓缓隆起的高坡,称作新城,新城之上有一个很深的长方形水池,就是荀伯子在《临川记》中所说的王羲之的墨池。12.可从天资聪颖,喜好书法,勤奋努力,教导得法等方面去找。参考句子:A七岁善书。B十二见前代笔说于父枕中,窃而读之。C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幼令也。D临池学书,池水尽黑。E盖亦以精力自致者。13.尊称:书圣成语:入木三分
作文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没有太多提示的半命题作文,文题非常简洁明了,题眼是“感谢”两字,是个动词,补充的是一个动宾短语中的“宾语”,这个“宾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动词,也可以是一个短语或一句完整的句子。它是作为写作的主要材料出现的。“感谢”(或者“感恩”)在中考试题中曾以话题作文或命题作文的形式多次出现过,它需要考生有一颗知道感恩的心,有一种捕捉生活细节的敏感,一个人感谢的不一定是大恩大德,我们只要带着感激的心情看待这个世界,黎明的日出、傍晚的夕阳、关切的言语、善意的举动、无声的付出、微小的收获、人世间的真善美、社会上的假恶丑……这些都将成为我们感激的对象。此外,在感激对象的选择上尽量避免过于的笼统抽象和普通,一定记住要以“内容熟,取材易”、“口子小、角度新”、“立得住、站得稳”为原则,反复认真筛选,留下自己最有把握写好的内容。
例文:
感谢贫穷的经历
妈妈说,穷没根,富没苗,贫穷不是咱们的错。
咱不怕人说咱穷,不是咱家人好吃懒做,咱是天灾人祸啊——8岁时,一场大病夺去了咱爹的命。妈守着咱姐弟过日子,家里缺少了顶梁的柱子,在一个落后的小山村,咱家的日子能好到哪里去啊?
妈妈说,咱人穷,志不穷。
过年走亲戚时候,尽管外公外婆对我们不错,可咱总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不但行为规规矩矩,讲话也不敢大声。自己喜欢的玩具,如果表弟也喜欢,就要让给他。表弟有许多玩具,咱却只能一旁看他玩。
有一次,舅舅家里请客,饭菜很丰盛。因位子不够,等大家吃完,桌子上满是倾倒的酒杯,咱和妈收拾了一下桌面,捡着盘边的剩菜吃。吃完后,我对妈妈说,我好想吃那红烧狮子头。妈妈忍不住转过头去,泪水潸然落下。
回家路过一家饭店,妈妈拉着我坦然走了进去。咱娘两很兴奋地点了几个菜,妈妈特地要了红烧狮子头,好象这些都不要钱似的。咱娘两还破天荒地叫了两瓶牛奶,学着人家举杯庆贺。咱深深体会到咱们在精神上并不贫穷,再也没有任何一餐比这次还要奢侈了。
妈妈说,有钱难买少年穷。
从懂事咱就明白,上帝在天上不会伸出一劳永逸的橄榄枝,上帝所给的只是一种充满希望的暗示——贫穷的人啊,你们谁都不能依靠,靠的只是自己的不断努力。
贫穷的环境中,咱形成了自己朴素的世界观:面对现实,你不可能象别人一样优越,也不可能象别人一样有指望,咱就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咱不仅要活下去,而且要活得体面,活得幸福。
咱在读小学时,就会在田畈里捉泥鳅和黄鳝挣自己的学费;咱在放假时候会帮做老板的姨妈看店获得微薄的报酬;咱把家务做得井井有条不让咱妈操一丁点儿心。你见过石缝中的小草吗?它的生命力格外顽强!咱的这些贫穷经历也许值几个钱,这就是我自信的源泉。
感谢贫穷的经历,它让咱懂得了做人当自强;感谢贫穷的经历,它使咱懂得了物质上穷一点不要紧,精神上千万不能贫。
姐姐和咱的学业都很优秀。去年姐姐考取了省重点高中,每年她都能获得奖学金,咱娘笑得合不笼嘴。咱自己呢,获得的荣誉也不好意思在这里吹了,就请阅卷老师从这篇文章中看看咱的志气吧!
妈妈说,要不是你爹早死,只怕你们姐弟还不会这么有出息呢!
是啊,贫穷的经历是一方磨刀石,磨练了咱性格中直面现实的承受力。
贫穷的经历带给咱的不是阴影,而是太阳的更强烈的生命力,拥有明天会更好的强烈的信心。
[点评]
这篇文章是为数不多的满分作文之一。
1.立意的创新:把“所拥有的贫穷经历”当作令人自豪的精神财富,把“做人当自强”道理点出,把“物质上穷一点不要紧,精神上千万不能贫”主旨揭示,令人警醒,催人上进。
2.内容的创新:寄人篱下的感觉让人叹惋,娘两点菜举杯的场面多么温馨,从贫穷的经历中领悟的道理又是多么真切,逆境中奋起的结局又多么感人!
3.表达的创新:文章没部分都用“妈妈说……”领起,既提示了下文的内容,又暗示了妈妈的教育有方。文章语言生活气息很浓,既俗又雅,有飞扬的诗意,有深刻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