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古文进行设计。试卷包含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两大部分,全面考察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以及文学常识的应用能力。题目类型多样,包括根据拼音写字、解释词语、辨析同义词、文学常识填空、翻译句子等,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古文主要讲述了邹忌通过自身的经历来劝谏齐王广开言路、接受批评的故事,重点在于理解古代人物的语言艺术和政治智慧。

《邹忌讽齐王纳谏》测试(满分:100分)

姓名: 学号; 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根据拼音书写相应汉字(9分)

1、行貌yì( )丽 2、shú( )视之 3、王之bì( )甚矣4、bàng ( )讥于市朝 5、暮qǐn ( )而思之 6、kui( )镜 7、群臣进jiàn ( ) 8、上书谏guǎ( )人 9、jī( )年之后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修:__________(2)旦日,客从外来 旦日:___________________

(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蔽:_____________(4)朝服衣冠,窥镜 服:________________

3.辨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8分)

(1)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2) 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

(3)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

朝服衣冠,窥镜( )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

人朝见威王( )

4、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填空(5分)

(1)本文选自《 》,这是一部先秦历史文献,上接 ,下至 ,记事约二百四十年(前460-前220)。

(2)课文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 、 的故事。

从词性的角度来看:标题中的“讽”是 词, 的意思,特指下对上用 之类的方法,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谏”是 词,指 。

5、下列句中不属于倒装句的是 (2分) ( )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C、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D、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6、下面句中补充的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邹忌)窥镜而视之 B、(邹忌)于是入朝见威王

C、(群臣吏民)能谤讥于市朝……者,受下赏 D、数月之后,(邹忌)时时而间进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6~13题。

(一)(24分)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概括选文的内容。(3分)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谤讥于市朝 谤讥:______________(2)闻寡人之耳 闻:______________

(3)时时而间进 间:______________(4)能面刺寡人之过 面刺:______________

3、翻译下面的句子。(9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4、请用原文语句回答齐王纳谏的意义。(4分)

5、从齐王纳谏的故事中,我们受到什么启示?(4分)

(二)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俆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解释加点的词。(6分)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皆以美于俆公

王之蔽甚矣 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 时时而间进

2、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同的一句是( )(3分)

A、于是入朝见威王 B、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D、齐国之美丽者也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 能谤讥于市朝 ② 皆以美于俆公

与坐谈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两个“于”的意思相同,两个“与”的意思不同

两个“于”意思不同,两个“与”意思相同 C、两个“于”意思不同,两个“与”意思不同

D、两个“于”意思相同,两个“与”意思相同

4、翻译句子。(6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译为: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5、生活中充满了哲理。邹忌从生活中一件普通的事,悟出了很深刻的道理。(6分)

(1)事实真相是 。(用原文回答,8字)

(2)妻、妾、客出于各自的原因,都得出了扭曲的结论,这个扭曲的结论是: (用原文回答,6字)

6、邹忌认定“王之蔽”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4分)

7、邹忌劝谏齐王时是怎样说理论证的?这样说理有什么好处?(6分)

8、本文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是什么?(4分)

三、探究学习(8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课文内容,谈谈在现实生活中应如何进行人际交往。

一家公司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筹备小组的一位工作人员到绿化队联系借几盆花布置会场。谁知到了花圃,园丁们指着那一盆盆光杆枯叶的花棒子说:“把这些拿去吧!”这位工作人员望着温室里那吐着芳香的诱人的花卉直叹气,无奈,只得又去找主管部门的支部书记。支部书记笑笑说:“温室里的花是他们辛勤培养的名贵花卉,一般是舍不得外借的,要借当然得讲究说话方式。”

于是,俩人一起来到花圃。支部书记笑呵呵地对园丁们说:“今天公司要开职工大会,各方面代表都有,又照相,又拍电视,挑选几盆好花送去展览,也好让大家了解了解你们的成果,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啊!”一席激发工人荣誉感的话说得大家开心地笑了起来,立即走进温室里挑选了几盆鲜花送往会场。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28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