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阜宁益林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语文试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古诗文名句默写、基础知识积累、阅读理解、名著阅读、综合性学习和作文等多个方面。其中古诗文名句默写部分涉及多首经典诗词;基础知识积累包括拼音、错别字、仿写、成语使用、语病修改等;阅读理解部分包括古诗和文言文的理解;名著阅读部分考察《朝花夕拾》和《西游记》的相关知识;综合性学习部分要求学生理解“中国梦”并阐述个人的中国梦;作文部分要求学生根据题目“不同以往的______”进行写作。

所涉及的知识点

- 古诗文默写和理解 - 基础知识积累(拼音、错别字、仿写、成语使用) - 阅读理解(古诗和文言文) -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和《西游记》) - 综合性学习(中国梦的理解和阐述) - 作文写作(主题:不同以往的)

基础知识积累(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桃李不言, 。

(2) ,君子好逑。

(3)出淤泥而不染, 。

(4)问渠那得清如许?           。

(5) ,志在千里。

(6) ,在乎山水之间也。

(7) ,正是河豚欲上时。

(8)几处早莺争暖树, 。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很平淡质朴的语言表现了送别时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情的句子是 “ , ”。在我们学过的古诗中还有一句和这一句意境相同,是“ , ”。

2、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有梦想的民族是有力量的。放眼望去,一个多彩而凝重、和谐而华美的中国梦,正在向我们每一个人招手:中国梦是多彩的,是一道五彩滨纷的虹,摇yè多姿态,绚烂夺目;                     ;中国梦是和谐的,是一副温暖细腻的画,浓淡相宜,清新秀丽。

(1)按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摇yè(    )  绚(    )烂  

(2)找出并改正语段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                   改为      

(3)仿照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补写句子,写在下面。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答: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小伙伴们对冰淇淋的渴望也与日俱增。

B.阜宁城区的内环水系和外环水系已融会贯通,营造出了“双水绕城”的城市景观。

C.面对成绩,有的人忘乎所以,停滞不前,有的人再接再厉,继续前进。

D.在京剧《霸王别姬》中,梅兰芳以惟妙惟肖的表演,成功塑造了重情重义的虞姬形象。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

B.青年作为社会变革中最新锐而敏感的群体,其价值观变化最能反映社会变化,也最能影响社会发展进程。

C.北京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营业,让“不打烊”书店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5、把下列句子填入语段中,组成前后衔接的一段话,最恰当的排列顺序是(   )(2分)

①它不但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谊,

②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

③它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                  而且使你心胸狭窄,对人生越来越怀疑。

③①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6、请你帮晓华为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2分)

    上午,洪氏教材30年塈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在泰州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多位专家和六百多位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共同研究洪氏教材和洪宗礼教育思想,交流母语教育改革心得。会议历时三天,先后开展了“洪宗礼教育思想研讨”“参观语文教材改革成果陈列室”“师生教材使用心得交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大家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参会师生纷纷表示,要向洪先生学习,以满腔的热情把语文学习与教学推向深入。

7、名著阅读。(5分)

(1)《朝花夕拾》共收10篇回忆散文,被选为课文的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 》,请再写出另外一篇的篇名《 》。(2分)

(2)“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3分)

示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8、综合性学习。(6分)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1)根据以上文字,概括“中国梦”的含义                          

(2)同学们围绕“中国梦”拟出了上联,请你在田字格里用行楷字体补全下联。

  上联:神州盛世放飞中国梦

  下联:华夏伟业                         

(3)请根据示例,阐述你的“中国梦”。

    示例:

    工人:工作稳定,生活安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农民:种好田地,有个好收成,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土地,这就是我的“中国梦”。

    学生:                                 

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5分)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9、上阕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分)

答:

10、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二)阅读【甲】【乙】二文,完成11-15题。(15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吴起者卫人仕于鲁。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起取齐女为妻,鲁人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大破齐师。或谮①之鲁侯曰:“起始事曾参,母死不奔丧,曾参绝之。今又杀妻以求为君将。起,残忍薄行人也。且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则诸侯图鲁矣。”起恐得罪。闻魏文侯贤,乃往归之。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谮(zèn):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1)小惠未徧    ( )         (2)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 )      

(3)或谮之鲁侯曰    ( )     (4)闻魏文侯贤  ( )

1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必以分人       杀妻以求将

B.肉食者谋之     小大之狱

C.登轼而望之      以鲁国区区而有胜敌之名

D.战于长勺        仕于鲁

 13、请用“”线为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吴 起 者 卫 人 仕 于 鲁        

14、翻译句子。(4分)

(1)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分)

译文:                        

(2)齐人伐鲁,鲁人欲以为将。(2分)

译文:                        

15、曹刿与吴起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位,为什么?(3分)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6-20题。(14分)

学会做人

郭振亚

①一个初中学生对我说,老师要我们“学会做人”,难道我们这些学生不是人吗?我们有头脑、有五官、有四肢,我们本来就是会说话、会思考的人,为什么还要“学会做人”?

  ②这的确是一个古老的话题,朱熹曾说过,“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做人”;曾国藩也说过,“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他们所说的“做人”、“圣贤”,固然都有着历史的局限,甚至还有着封建礼教的糟粕,但他们强调的是“做人”要有道德标准。随着时代的发展,“做人”的内涵也在与时俱进。

  ③比如“圣贤”、“好人”的标准,在今天都有着不同的诠释和妙解。被誉为“共同致富的红色亿元村”的南街村,镌刻在街头的是:“大公无私是圣人,先公后私是贤人,公私兼顾是好人,先私后公是庸人,损公利私是坏人。”“当代毕昇”王选院士对“好人”是这样诠释的:“我赞成先生关于‘好人’的标准: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儿就是好人。不过,我以为,这个标准还可以再降低一点儿,就是考虑别人与考虑自己一样多的就是好人。”北京师范大学一位哲学系教授,把“标准”又降低了一点儿:“下品:一辈子损人利已的人;中品:一辈子偶尔损人利已的人;上品:一辈子都不损人利已的人。”

  ④对照这些箴言,大家不妨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种人?你是大公无私,还是先公后私?是考虑别人和考虑自己一样多?还是一辈子从不损人利已?如果能做到这些,你即使不像白求恩、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人那样“毫不利已,专门利人”,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

  ⑤倘若你是一个“损公利私”、“考虑自己总是比考虑别人多”,抑或是“一辈子损人利已的人”,那就危险了,你“做人”的资格,就值得怀疑了。虽然你也有头脑、五官、四肢,但你只不过是一个徒具肉身,而缺乏高尚灵魂的人;如果你是一个贪官,那么,你就是蛀虫、硕鼠;如果你和歹徒勾勾搭搭,那么,你和他就是狼狈为奸;如果你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那么,你就是变色龙;如果你抢劫杀人,那么,你就残毒如蛇;如果你能把稻草说成金条,骗人上当,那么,你就是狡猾的狐狸;如果你一见权势人物,就点头哈腰,不讲原则,一味讨好,那么,你可能就是一条摇头摆尾的叭儿狗……正因为如此,人们对那些行为猥琐、心理阴暗、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人,称之为衣冠禽兽,或者称之为禽兽不如。

  ⑥你看,人和禽兽之间,仅仅就是一纸之隔。人和人都有灵与肉,但不同的却是那个“灵”字,有的灵魂高尚、有的灵魂卑下、有的灵魂亮丽、有的灵魂龌龊,怎样“做人”?关键是塑自己的灵魂。

  ⑦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我们塑造灵魂的一面镜子。面对是非、善恶、美丑,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要旗帜鲜明,要知荣明耻,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16、本文作者认为我们应该做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17、第③段对“好人”诠释有不同的标准,请餿要求找出关写在下面横线上。(3分)

①南街村人的标准:                  

②先生的标准:             

③王选院士的标准:                

18、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9、白求恩、雷锋、焦裕禄……都在大家心目是的榜样,文中却说即使不像他们,也是一个了不起的“好人”,请联系学生实际谈谈你的感悟。(3分)

答:            

20、夺刀救人英雄柳艳宾已是全社会公认的好人,请再列举三位家喻户晓的“好人”?(文中涉及的人物除外)(3分)

①             ②              ③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21分)

公交车上

旸 子

    ①中秋节,一个民工满心欢喜地来到火车站,接从老家来探亲的妻儿。

    ②这是他的妻儿第一次来广州探亲,一家三口终于在广州火车站见面了。他们上了开往工地的公交车。女人随身带来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有被褥,有锅碗瓢盆。男孩的手里还提着装有宁只雪白兔子的笼子。

    ③可是他们刚把东西弄上车,就遭到司机的斥骂:“带

这么多东西,中途的旅客怎么上车? 你们以为这是乡下的运货站吗? 补三张票吧!”三张票就是30元,而这些破破烂烂的家当一共也值不了几个钱。见民工犹豫,司机不耐烦了:“想什么想? 不行就下车!”司机眼神里的轻蔑和奚落,让他无地自容。此时此刻,他不想让这样的眼神也落在他妻儿身上。他开始往身上摸,摸了半天,只摸出20 元来。男人的脸上急出了一层细细的汗珠儿。

司机斥骂→ →脸上有了冷笑  →                             →           →温和的笑意

23、品析文中加点词语和画线句子。(6分)

(1)男孩“嗷”的一声扑上去,准确地咬住了司机的手腕。(品析加点词,3分)

答:                                                                                                                    

(2)满车的笑容似阳光温暖了男孩惊恐和伤痛的心,他在少妇的怀里睡着了。(从修辞的角度进行品析,3分)

答:                                                                                                               

24、第⑦段插入男孩喂养兔子一事有何用意?(4分)

答:                                                                                                                

25、对公交车上热心人的做法,你有何感受,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5分)

答:                      

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开花落,几番风雨,窗前的小树已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日出日落,我仍端坐于书桌前,只是我的心已经成长。冬去春来,潮起潮落,世界风云变幻,科技生活一日千里……今天的一切,已不同以往。

请将题目“不同以往的          ”补充完整,你可以从“我”“你”“他”“班集体”“茂名”“中国”“世界”中选填,也可以填其他词语或短语,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将完整的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卷面整洁,书写清楚;⑤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来源:Z,xx,k.Com]

语文阶段检测答案

阅读理解

(5分)

9、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2分,每个要点1分)

10、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3分,每点1分)

(二)(15分)

11.(4分)(1)通“遍”,普遍,遍及。  (2)目光短浅    (3)有的人    (4)听说

12.(2分)D

13.(2分)吴起者/卫人/仕于鲁。

14.(4分)(1)第一次击鼓进军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耗尽了。

(2)齐国人攻打鲁国,鲁国人想用他为将军。

15.(3分)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1.喜欢曹刿,因为他爱国,虽非肉食者,在国家危亡之时毅然挺身而出。他有军事指挥才能,指挥弱小的鲁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

示例2.喜欢吴起,他有军事指挥才能,指挥弱小的鲁国军队战胜强大的齐国军队。而且他识时务。

(三)( 14分)

16、(2分)做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17、(3分)①公私兼顾。 ②考虑别人比考虑自己稍多一点。 ③考虑自己与考虑别人一样多。

18、(3分)比喻论证  有力的阐明了这些人“做人”的资格值得怀疑的看法。(论证方法1分,作用言之有理2分)

19、(3分)示例:“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人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做人最重要的是能够明辨是非、分清美丑。作为一个中学生,能遵纪守法,尊师敬老,与同学友好相处,不自满自负,不自私自利,不撒谎,不攀比,就是一个好学生了。(表达清楚,言之有理即可)

20、(3分)略(文中涉及的人物除外)

(四)(21分)

21、(3分)民工一家行李多没钱补票而陷人困境,公交车上的乘客们分摊了他的行李,帮助民工走出窘境。

22、(3分)不耐烦 震惊 嘀咕了一句

23、(6分)(1)(3分)“扑”“咬”两个动词准确生动地表现了男孩为保护兔子不顾一切冲上去时着急和愤怒的心情,突出了他对兔子的喜爱以及对司机的厌恶。

 (2) (3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车上乘客的笑容比作阳光,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乘客的热心帮助温暖了男孩的心,使他不再伤心和恐惧,赞美了助人为乐的良好社会风尚。

24、(4分)示例:①运用了插叙手法,补充说明了男孩咬司机的原因。②写出了男孩对兔子的喜爱。③表达男孩对父 亲的思念和 爱。

25、(5分) 示例l:生活中也有许多平凡而又卑微的农民工,城市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他们艰苦辛劳的付出。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让他们在城市里也能得到家的温暖。示例2:生活中,每个人都难免会遇到困难,只要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就可能解决别人的燃眉之急,让其感受到人间的真情。示例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别人一点点关心的同时,也会让自己的心里洒满阳光,生活中,我们如果能够多顾及别人的感受,那么整个世界将会充满温暖。

三、作文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32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