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题型包括根据释义写出成语、词语解释判断、加点词语解释、关联词语选择及词语填空。内容涵盖了成语积累、词语解释辨析、近义词替换以及语境中的词语搭配。通过这些题目,可以检验学生对常用成语的理解程度、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准确使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和语法结构的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考查学生对常用成语、词语解释、近义词替换以及在特定语境下的词语搭配能力。

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根据下列释义,写出相应的成语。

(1)形容主意已定,决不改变。(    )

(2)周密的谋划,深远的计算。(    )

(3)像老虎那样凶狠地注视着。(    )

(4)土地广大,物产丰富。(    )

(5)共同抛弃过去的嫌怨。(    )

(6)难以推卸罪责。(    )

(7)指形势错综复杂。(    )

(8)时间不等待我。指要抓紧时间。(    )

2.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忐忑不安:形容心情很不安定。

B.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C.不可名状:没法用言语形容。状,说出。

D.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全部失去。荡然,空无所有的样子。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外人巧言令色,意在图我台湾,此世人所共知者。(指用花言巧语和假装和善来讨好别人)

B.小时候你看见一则报道:海洋动物锐减。从此你再不吃海鲜,直至今日。(急剧减少)

C.所谓“投降”“屈事”“吃亏”“上当”之说,实难苟同。(经过慎重考虑才同意)

A.尽管  那么  因此  不但

B.如果  那么  因为  不仅

C.如果  所以  既然  不仅

D.尽管  但是  既然  不但

1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______到今年10月底,全国5.9万个项目教学点中除了西藏等偏远教学点,其余均已全面应用信息化开展教学,破解了中西部地区偏远教学点的“缺师少教”难题。

(2)中国在布里斯班峰会上______,再次为推进全球经济治理指明道路,带来希望。

(3)______是中国人,______应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截止 不孚众望 只要……就……

B.截至 不负众望 既然……就……

C.截至 不孚众望 既然……就……

D.截止 不负众望 只要……就……

1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生命是美好的,______正常人不会轻易地抛弃生命。舍生取义之所以令人____,是因为用自己的死成就了所爱之人的生,他人的生为此人的死____了意义。

A.所以  动心  赋予

B.但是  动容  富于

C.所以  动容  赋予

D.但是  动心  富于

【参考答案】

1.(1)死心塌地 (2)老谋深算 (3)虎视眈眈 (4)地大物博 

(5)同捐前嫌 (6)难辞其咎 (7)经纬万端 (8)时不我与 

2.A  3.C  4.D 

5.D(解析:A项“揠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与语境不符,可用“循序渐进”;B项“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联系语境应用“顺手牵羊”;C项“巧夺天工”的意思是“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可用“鬼斧神工”。) 

6.B(解析:“油然而生”是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地产生,可改为“潜滋暗长”。) 

7.C  8.C  9.A  10.D  11.B 

12.D[解析:“截至”相当于“截止到”,“截止”不能带时间词语(做宾语),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不孚众望”指不能让人信服,是贬义词,“不负众望”意思是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是褒义词;“只要……就……”是条件关系,“既然……就……”是因果关系。] 

13.C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38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