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第七单元
(时间:10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积累运用(3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论语( ) 自省( ) 舞雩( )
蹴尔( ) páo( )丁 pián( )死
gǒu( )得 槽lì( ) 蓟北( )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B.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C.则亦知/夫病者所见非鬼也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见贤思齐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病者困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食或尽粟一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文学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孟子,名轲,字子舆,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是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C.《订鬼》选自《论衡·订鬼篇》,作者王充,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
D.《马说》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作者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
5.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1)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2)人病见鬼,犹伯乐之见马,庖丁之见牛也。
(3)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6.默写填空。(6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____________。(韦应物《滁州西涧》)
(2)________________,浓睡不消残酒。(李清照《如梦令》)
(3)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4)________________,中间多少行人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表现诗人迫不及待、归心似箭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清照采用设问、借代、比喻等手法写出风雨后花叶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面是《梅州日报》刊登过的许创哲创作的一幅漫画,联系《马说》一文介绍一下漫画内容。(3分)
8.你校九年级(2)班正在开展以“名人广告效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从中得出的结论。(3分)
材料一:近日,通过对某省级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广告节目的跟踪统计,在播出的全部广告条目中,名人广告约占40%;通过对全国几种热销的报刊的调查统计,名人广告所占的广告份额虽然少,但占据的版面和位置却十分显眼。
材料二:当今时代,名人代言虚假广告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由于名人自身地位的独特性,其本身就有一定的追随者,所以其影响力是不容低估的。正因为如此,许多厂家不惜花费重金聘请名人为自己做广告,看重的也正是明星的影响力。
(2)同学们针对“花钱请‘名人’做广告是否真有很好的名人效应”这一话题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假如你是反方代表,针对正方的辩词你该怎么说呢?(3分)
正方:我认为花钱请“名人”做广告有很好的名人效应。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在某一领域有其过人之处。而且名人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付出了相当的努力的。消费者由于心目中有自己喜欢的名人,一旦名人做广告,他们对名人的喜欢、信任甚至模仿,就可能转嫁到产品上。这是典型的名人效应,是商家介绍产品、推销产品的很好的方法。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闻官军收河南河北(6分)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9.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历程。(3分)
10.请自选角度,赏析“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表达效果。(3分)
(二)鱼我所欲也(13分)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w!w!w.!x!k!b!1.com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不为苟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妇拍而呜之(《口技》)
B.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C.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至于负者歌于途(《醉翁亭记》)
D.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1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提出了他的主张:当二者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
B.作者运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证明自己的观点。
C.屈原纵使路途再漫长,也要上下求索,终遭奸臣毁谤,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怀着悲愤投入汨罗江,用自己的行动实践了孟子舍生取义这一主张。
D.继孔子之后著名的儒家大师孟子,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名言,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
15.儒家认为“性相近,习相远”,即人们生来本性是相近的,都是善的,由于后天的社会环境使人的“性”差距变大,有人变“恶”了。阅读选文,想想第一段中哪一句和这一观点相近,并写下来。(2分)
(三)(11分)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郭隗(kuí)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①死马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③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④,千里之马至者三。今王诚⑤欲致士⑥,先从隗始。隗且见事⑦,况贤于隗者乎?岂远千里哉?”
【注释】 ①安事:要……何用。②捐:弃。③之:指死马。④期年:满一年。⑤诚:真心。⑥致士:纳贤士。⑦见事:被侍奉。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策之不以其道(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买其首五百金( )
(4)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17.将下面的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18.结合你对选文的理解,说说【甲】【乙】两文中“千里马”的共同喻义是什么。(2分)
19.【甲】文借“伯乐相马”的故事,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借“古之君王”费尽周折遣涓人以五百金购得已死千里马的故事,表达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四)(10分)
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①,闻见已多。所值名贤,未尝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②,熏渍③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④,较⑤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⑥之肆⑦,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孔子曰:“无友不如己者。”颜、闵之徒⑧,何可世得!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选自《颜氏家训·慕贤》)
【注释】 ①播越:离散。②款狎:指相互间关系亲密。③渍:染。④操履:操守德行。艺能:本领,技能。⑤较:通“皎”,明显。⑥鲍鱼:咸鱼,气味腥臭。⑦肆:店铺。⑧之徒:那样的人。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较明易习者也( )
(2)君子必慎交游焉( )
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w!w!w.!x!k!b!1.com
A.墨子悲于染丝 或泄于目(《订鬼》)
B.久而自芳也 富而可求也(《〈论语〉十则》)
C.自然似之 蹴尔而与之(《鱼我所欲也》)
D.是以与善人居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但优于我,便足贵之。
23.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论述了外部环境对人精神性情的影响,指出交友对人成长的重要性。
B.本文以“入芝兰之室自香,入鲍鱼之肆自臭”这一生活现象来证明人的神情容易被同化的道理,比喻论证生动形象、自然贴切。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说明了潜移默化的道理,多与名贤交流,方能受到有益熏陶,颜氏家训对现在青少年的成长仍有指导意义。
D.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常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行,这与本文观点一致。
三、作文(50分)
24.“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人生,总是充满了再次相见的机缘。儿时的那个玩伴,再见时已成翩翩少年;昔日的那条小径,再见时却已鲜花盛开。还有,曾经读过的书、登过的山、老屋顶上升起的那缕炊烟……
请以“我与____________再见时”为题作文。
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将标题填好;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lún xǐng yú cù 疱 骈 苟 枥 jì
2.B
3.(1)指德、行优秀的人,贤人。
(2)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3)极其难受。
(4)有时。
4.B
5.(1)不只是贤德的人有这种思想,人人都有这种思想,只不过贤德的人能够不丧失罢了。
(2)人生病见到鬼,犹如伯乐看见马,庖丁看见牛一样。
(3)没想到对音乐的欣赏竟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6.(1)野渡无人舟自横
(2)昨夜雨疏风骤
(3)闲敲棋子落灯花
(4)郁孤台下清江水
(5)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7.一位领导正在相马,面前有一匹千里马和一头蠢猪,这位领导不识得千里马,拍着蠢猪直夸“好马”;漫画讽刺了某些不识人才的领导,他们是造成人才被埋没的罪魁祸首。
8.(1)名人广告热度不退;名人虚假广告多。
(2)示例:我认为花钱请“名人”做广告不会有很好的名人效应。请“名人”做广告,虽然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引起消费者的注意,但更容易给人喧宾夺主之感,让人怀疑产品价格是否合理,自己是否是在为明星的巨额代言费“买单”。所以,花钱请“名人”做广告并不是商家推销产品的好方法。
9.从捷报传来的喜极而泣到全家人一扫往日愁云的欣喜若狂,再到诗人纵酒欢唱作伴还乡的强烈愿望,最后是想回到洛阳的归心似箭。
10.示例: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工整自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战乱中流离失所的诗人一家,听到官军获胜,失地收复时的欢欣喜悦和迫不及待要返回家乡的心情。
11.(1)苟且,这里指为了生而不择手段
(2)踩踏食物的样子
12.C(解析:A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B项:他的表推测;C项:……的人;D项:却就)
13.(1)因为这个缘故,(人们)喜爱的东西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厌恶的事情有比死亡更厉害的。(2)不管是否符合礼与义就接受优厚的俸禄,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14.A(解析:不是将鱼与熊掌进行对比,而是运用比喻论证,将生比作鱼,将义比作熊掌。)
15.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6.(1)鞭打 (2)买 (3)它的 (4)助词,没有实在意义
17.(1)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2)我要买的是活马,为了一匹死马而丢掉五百金有什么用?
18.表面是指马,其实是喻指人才。
19.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对统治者不识人才、不重视人才、摧残人才以及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慨 应该重视人才,用诚心吸纳人才,才能得到人才
【乙文参考译文】
郭隗先生说道:“我听说古时有一位国君想用千金求购千里马,可是三年也没有买到。宫中有个近侍对他说:‘请让我去买吧。’国君就派他去了。三个月后他找到了千里马,可惜马已经死了,但是他仍然用五百金买了那匹马的脑袋,回来向国君复命。国君大怒道:‘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而且白白用了五百金?'这个近侍说:‘买死马尚且肯花五百金,更何况活马呢?天下人一定都以为大王您能买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有人送了。'于是不到一年,就有三匹千里马了。现在大王诚心想要招揽人才,就请先从我开始吧。我尚且被重用,何况那些胜过我的人呢?他们难道还会嫌千里的路程太遥远了吗?”
20.(1)学习 (2)慎重,谨慎
21.C(解析:A项:对在;B项:凑足音节,无实义连词,表假设,如果;C项:代词;D项:所以按照)
22.只要比我优秀,便足以(或值得)让我看重他。
23.D
【参考译文】
我生在动乱的年代,在兵荒马乱中长大,一生流离漂泊,所见所闻很多。遇到有名望的贤人,没有不心醉神迷地向往倾慕的。人在年轻的时候,精神性情还没有定型,和所结交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就会受到熏陶濡染,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即使没有存心去学,但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和朋友相似了。何况操守德行和本领技能是明显容易学到的东西呢?因此与好人相处,如同进入养育着芝兰的房屋,时间久了,自然也会变得满身芳香;与坏人相处,如同进入满是咸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然会染上臭味。墨子看见人们染线就叹惜,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君子与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啊!孔子说:“不要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只要比我强,就足以让我看重他。
24.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