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小专题 写作 续写《清兵卫与葫芦》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一篇关于续写的写作任务,基于小说《清兵卫与葫芦》。要求学生在理解原文主题的基础上进行续写,强调换位思考、创新故事情节以及细节描写的技巧。通过续写,学生需展现出清兵卫对绘画的热爱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反映社会对儿童个性发展的态度。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续写要求学生掌握如何通过换位思考、创新情节和细节描写来丰富故事内容,并体现社会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关注。

小专题 写作 续写《清兵卫与葫芦》

【写作导航】

我们要在熟悉原文、把握主题的基础上展开续写,写作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换位思考找影子。

在续写之前,一定要熟读课文,把自己化作清兵卫,在续写的故事中找到自己真切的影子。清兵卫喜欢绘画,就把他当作自己来写,写出自己的心声,写出自己的愿望,写出自己的喜怒哀乐,这样的故事才会更真切,更吸引人。

2.创新故事情节。

课文一方面叙写了清兵卫的天赋和独到的审美力,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大人们对孩子个性的无情摧残。“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清兵卫的爱好还能维持多久呢?还会遭到大人们怎样的阻挠?会不会是课文故事的再版?清兵卫的过人天赋会不会在无知愚昧的大人的打压下逐渐变得平庸……顺着这样的思路,更加深刻地揭示课文的主旨;另一方面,清兵卫学习绘画会不会有奇迹发生?期间经历了怎样新奇的经历……展开联想与想象的翅膀,尽情地构思情节。

3.精心描摹细节。

课文中清兵卫对葫芦的痴迷到了什么程度?——竟然把老头儿光彩熠熠的秃脑袋看作是葫芦了,这就是痴迷产生的错觉,读后让人忍俊不禁,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描写的时候也要学会运用细节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方面来展示人物的性格。例如清兵卫是怎样痴迷绘画的?大人们又是怎样阻挠扼杀清兵卫的绘画热情的……都可以通过细节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或展现粗暴扼杀少年个性的可憎,或描述清兵卫追寻梦想的坚持,或揭示社会对儿童天性摧残的可悲等。

【例文引路】[来源:学+科+网Z+X+X+K]

《清兵卫与葫芦》续写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清兵卫像往常一样,每天放学回来,也不跟其他孩子一起玩,常常一个人躲在家里绘画。一天画到晚,每次都有不同创意,他永远不会厌倦。

有一次,清兵卫在听课时,突然灵感来了,于是他就不由自主地开始画画了,画得十分入迷,以至于连老师来都没察觉。直到老师将他的画拿起来看时,他才回过神来。以前被教员没收葫芦的情景立刻浮现出来,他吓得脸色发青,不敢作声。

这位老师,戴着一副大眼镜,看上去挺有学问的,性格比较开朗,与学生相处得还不错,他看了清兵卫的画,非但没生气,反而称赞道:“嗯,不错,真不错,挺有天赋的。”清兵卫心中的石头一下子落了下去。没想到,老师又加了一句:“放学后,我想去你家一趟。”刚刚如释重负的清兵卫又开始提心吊胆了。新*课*标*第*一*网]

放学后,老师提着包来访问他的父亲,恰好他父亲在家。

“有件事,我想跟您谈谈……”还没等老师说完,清兵卫的父亲忙说:“对不起,他一定又犯错了,您尽管说,我一定好好教训他。”说着瞪了清兵卫一眼。而清兵卫吓得跟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缩成一团。

“不,不,您的孩子挺乖的,而且挺有天赋的,绘画非常棒。”老师接着说。清兵卫松了一口气。

老师又对他父亲说:“如果好好培养的话,将来他一定会成为一位知名的画家。”没想到他的父亲却不以为然:“呵,就凭他?我看算了吧!他能有什么出息。”说完斜了清卫兵一眼。

清兵卫又一次与他的梦想擦肩而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清兵卫的父亲不幸得了一种怪病,无法再工作了。为了治好父亲的病,家里几乎将所有值钱的东西都拿去典卖了,但是仍付不起医药费。他的母亲也为此奔波劳累,竟病倒了。一下子,清兵卫就得一个人扛起这个脆弱的家了。为减轻家里的负担,他不得不辍学。他为了支付医药费,打算将自己平时画的画拿去卖,希望能挣几个钱。

有一天,清兵卫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去医院给父亲送饭。这时,一个着装整齐,神采奕奕的中年人正巧路过,他看见清兵卫的画,很快被吸引住了,出了高价将其买下,并随清兵卫去探望他父亲。

那位中年人见了清兵卫的父亲后,对他说:“您的孩子在绘画方面的确有天赋,您可以将他交给我培养吗?我保证他一定会成名的。”接着又说,“您放心,您的医药费我已帮您付了,因为您生了一个这么好的儿子。”他的父亲眼里充满泪水,骄傲地望着儿子。

“儿子,我错了,我对不起你……”他呜咽着,抓住儿子的手,两人相互注视着对方,继而抱在一起,失声痛哭……新$课$标$第$一$网

从此以后,清兵卫专注绘画,终于在绘画领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名师点评】

1.一波三折,波澜起伏。悬念的合理设置与运用,使情节变化有致。如“他吓得脸色发青,不敢作声”“刚刚如释重负的清兵卫又开始提心吊胆了”等,悬念的设置既吸引了读者,又促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2.两线并行,凸显主题。作者一方面以清兵卫热衷绘画为主线,刻画了清兵卫在绘画领域的成长历程;另一方面以大人的态度转变为线索,揭示了少年儿童个性的发展、健康成长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原文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引人深思。3.传神描摹,再现生活。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色的神态、动作、语言描写,让人物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气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40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