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09-10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历史试卷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八年级学生在中国近代史方面的知识,涉及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等多个重要历史事件。试卷中的题目不仅考查了学生对具体历史事件的记忆,还要求学生理解这些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此外,试卷还包括一些非选择题,要求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总结。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包括重要历史事件、关键人物、历史背景及其影响。重点知识点包括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圆明园遗址、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收复新疆、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国民革命、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试卷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各个重要事件之间的联系。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中国青年》杂志举办的“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评选活动中,民族英雄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入选。林则徐被誉为民族英雄,主要因为他

A.抵制鸦片的输入 B.维护清朝的利益 C.反对英国的侵略 D.发展近代生产力

2.在《南京条约》及其补充的条约中,中国哪些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①领土主权 ②领事裁判权 ③关税自主权 ④司法权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4.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A.英法联军     B.俄国侵略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军

5.黑瞎子岛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交汇处,2008年10月,靠近中国的半个黑瞎子岛正式回归中国,这百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也就成为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最东领土。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的地区是沙俄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割占的?

A.中俄《北京条约》  B.中俄《瑷珲条约》

C.中俄《天津条约》  D.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6.中国近代史上,携带棺材进军,誓死抗击沙俄侵略,促成新疆收复的清朝爱国将领是

A.邓世昌      B.丁汝昌

C.左宗棠     D.林则徐

7.在列强发动的一系列侵华战争中,虽有中国人民和部分爱国将士的英勇斗争,但中国仍接连战败。你能在下面的选项中找找原因吗? ①侵华列强都已是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蓄谋已久,综合国力强于中国 ②清政府固守封建统治,国力衰退,腐朽无能 ③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 ④清朝统治集团和战不定,很多清军将领贪生怕死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启动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9.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攫取在华利益。《马关条约》与19世纪40-60年代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最显著的不同点是

A.割地的面积   B.赔款的数额 C.开放的口岸 D.开设工厂的特权

10.“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 D.南昌起义

11.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12.以下四位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其中有一位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并在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局书记。请你判断他是谁: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3.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蒋介石发动了政变 B.汪精卫发动了政变

C.许多共产党员被屠杀 D.反帝反封建任务没完成

14.红军长征途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有①终年积雪的雪山②一望无际的草地③还缺少粮食给养等④敌人围追堵截⑤内部的分裂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⑤

15.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 ①井冈山 ②瑞金 ③遵义 ④南京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浙江奉化溪口雪窦山,为张学良将军幽禁生活的第一站。院落中将军塑像的底座上,刻有周恩来题写的“千古功臣”四个大字。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停止向红军进攻

17.正确排列下列事件先后顺序 ①九一八事变 ②南京大屠杀 ③七七事变 ④西安事变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③② D. ①④②③

18.抗日战争开始以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上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台儿庄大战亲历记》一书所反映的内容应属于下列哪次会战

A.淞沪会战 B.太原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19.右图是某同学探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据这幅地图的内容判断,该同学的探究题目应是

A.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

B.中国军队的英勇抗战

C.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和平军民的暴行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大反攻

20.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A.南京 B.北京 C.苏州 D.重庆

21.漫画《沉重的铁锤连续地在砸在蒋介石的脊骨上》,两把铁锤上分别写着“刘邓”和“陈谢”。你认为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是

A.红军粉碎了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围剿

B.西北野战军粉碎了敌人对陕甘宁边区的进攻

C.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解放了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的全部中国领土

22.在那场战略决战中,蒋介石80万“精锐之师”,仅65天之内就覆灭了55.5万人。 万里之外的斯大林在记事本上这样写道:“60万战胜80万,奇迹,真是奇迹!” 那场战略决战指的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3.中国古代有许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官吏,被历史传颂——如白居易、苏东坡、范仲淹等。在近代南通迅速崛起,被一些专家誉为“近代第一城”,这应归功于它的主持者

A.荣宗敬 B.梁启超 C.张謇 D.严复

24.《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后,立即就像插上了翅膀,在祖国的大地上传唱开来。伴随着“一二·九”运动的学潮,救亡运动的巨浪,抗日战争的烽火,解放战争的硝烟,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此曲的曲作者是

A.聂耳   B.冼星海   C.郑律成   D.田汉

25.是书何以作?为以夷攻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材料中的“是书”指的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定国是诏》  D.《天演论》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0分,共50分。

26.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4分)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2分)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2分)

(3)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2分)

(4)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2分)

27.阅读下列材料:

一个半世纪以前,当西方世界的坚船利炮撕裂了中华帝国的最后一抹自尊,国人面对着中国社会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国上层智识者中间掀起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思潮。这一思潮前后经历了从洋务运动到戊戌、辛亥再到五四几个时期,亦即经历了从科技到政治再到文化三个阶段。应该说,这一过程对于中国社会存在的根本问题的认识是由低到高,越来越接近于事物的本质的。从对物质性力量的了解到对制度性因素的认识再到对观念性力量的觉知,中国社会的根本缺陷和近代积贫积弱的终极根源愈益深入地得以揭示。

——李诘《文化决定论与人类智慧》

(1)请分别写出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代表人物。(8分)

(2)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所经历几个时期体现着中国近代化的基本进程。请依据材料归纳这一进程的基本特点。(2分)

(3)在制度上探索过程中,“使中国近代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的重大历史事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什么?(4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A图是《原子弹在广岛爆炸》,B图是《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军巷战》,C图是《根据地军民摧毁的日军子母碉堡》,D图是《苏联红军进攻东北日军示意图》

A             C             D

材料二 日本侵华,气势汹汹,以其几十年的精心策划和倾国之兵,先后陷我东北、华北,北平和南京,但“国破山河在”,这时中国的领土之大,地形多样显示了优势……西安之所以无恙,是因有太行山、黄河、潼关之险;四川之所以能成为“避难所”,是因为当时日军若想进攻四川,只有长江三峡一条路可走。中国军民在今日的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之间的一个叫石牌的小村庄的防线,终止了日军进入四川的梦想。壮美三峡的美与险,在战时成了铜墙铁壁。

当三峡的路在石牌被阻,日军想在西南边境上从缅甸侵入,但他们失算了。因为西南边境上的高黎贡山和怒江同中国军民一起,奋起抗战,这里同三峡一样也成了不可逾越的天险。

——2005年8月《中国国家地理》卷首语

请回答:

(1)读图并依据所学知识,分别评价四种军事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所起到的不同作用。(8分)

(2)抗战时期,太行山、黄河西面的“西安”和“延安”,以及处于四川的“重庆”都没有失守。材料二认为这些地区没有失守的原因是什么?(2分)

(3)抗日战争的胜利有何深远历史意义?(4分)

29.阅读下列图表:

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量对比

请回答:

(1)从上述材料内容看,解放战争初期,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态势怎样?这种态势决定当时双方各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2分)

(2)人民解放军是怎样走向战略进攻的?此后为推翻蒋家王朝,人民解放军又采取了哪些军事行动?(6分)

(3)你认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重大意义?(2分)

八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0分,共50分。

26.(1)A鸦片战争,它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烧杀抢掠并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康有为。(4)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成为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由此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发生了“百日维新”。

27.(1)洋务运动:奕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答出一位即可得2分。戊戌变法:康有为。(2分)辛亥革命:孙中山。(2分)新文化运动: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2分)(2)从科技到政治再到文化;认识是由低到高;从物质的了解到制度的认识再到观念的觉知。(回答一点即给2分)(3)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4分)

28.(1)A.美国的原子弹加速了日本的投降;B.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速战速决的企图,牵制了日军;C.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创立了抗日根据地,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打垮了日本关东军。(8分,只要言之成理即可)(2)中国抗战的胜利,既是中国人民英勇抵抗的结果,也有中国山河之险的辅助之功。(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中华民族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4分)

29.(1)国民党处于优势,共产党处于劣势。国民党处于战略进攻地位,共产党处于战略防御地位。(2分)(2)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后,刘邓大军于1947年6月底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3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渡江战役。(3分)(3)打败了国民党军队,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捍卫了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或者“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无产阶级夺取了国家政权,为新中国的建立准备了条件。(答对一条给2分,学生如果有其它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90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