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基础知识巩固
1.1931年,日本发动的震惊中外的侵华事变是( )
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华北事变 D.南京大屠杀
2.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的借口是 ( )
A.一名日本人被杀
B.诬蔑中国军队炸毁沈阳北郊附近的一段铁路
C.日本兵失踪
D.日本兵被打
3.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的政策是 ( )
A.不抵抗方针
B.下令进行抗日
C.号召民众进行斗争
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进行抗日
4.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的消极政策,导致 ( )
A.华北沦陷 B.东北三省沦陷
C.日本占领沈阳D.日本占领辽宁
5.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各界民众的态度是 ( )
A.漠不关心 B.掀起抗睁救亡运动
C.屈膝投降D.甘当亡国奴
6.《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
A.聂耳 B.冼星海C.田汉 D.徐悲鸿
7.张学良、杨虎城对蒋介石实行“兵谏”,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
A.劝蒋介石向红军投降
B.夺取蒋介石手中的权力
C.要求蒋介石增加军费
D.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8.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主张 ( )
A.杀掉蒋介石
B.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公审蒋介石
D.抓住机会与国民党进行决战
9.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抗日救亡运动的掀起
C.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0.阅读下列材料:
,张学良将军在美国逝世,国家主席江泽民向其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了张学良的一生。
请回答:
(1)张学良将军在20世纪30年代为中华民族作出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2)这一事件在当时对于中华民族有何积极意义?
(3)从这一历史事件中,我们应该学习张学良将军的什么精神?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1.不到半年时间东北三省就沦于日寇之手的主要原因是 ( )
A.日本发动旨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B.蒋介石采取不抵抗的方针
C.张学良放弃抵抗
D.日军武器先进
12.张学良在中国历史上最大的贡献是 ( )
A.“东北易帜” B.参与中原大战
C.发动西安事变D.出任东北保安司令
13.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共寻求红军发展的机会
B.中共要尽早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
C.中共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D.中共要粉碎亲El派的阴谋
14.之所以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主要是因为 ( )
A.它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
B.它迫使蒋介石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
C.它消除了国共两党的分歧
D.它打击了亲El派的嚣张气焰
创新题
15.“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从那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歌词中提到的“从那悲惨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 (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一·二八事变D.八一三事变
16.“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 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这是一首不朽的民族战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为中华民族的强大不停地奋斗着、前进着。这首歌曲的名字是 ( )
A.《九一八小调》 B.《松花江上》
C.《义勇军进行曲》D.《黄河大合唱》
17.“枉自称男儿,甘受倭奴气;不战送河山,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作征衣去。”何香凝寄给蒋介石的这首诗,表达了她的什么感情 ( )
A.愿以妇女的身份参加抗El战争
B.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希望政府批准她招募女兵抗日
D.表现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
18.周恩来后来称张学良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抓住了中国共产党的老对手蒋介石
B.邀请中国共产党参加谈判
C.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和内战的基本结束
D.避免了新的内战
探究题
19.蒋介石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还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并释放蒋介石?
开放题
20.,《西北文化日报》上的特大新闻,报道了两位国民党爱国将领在国家危亡时刻的惊人之举,这是哪一个历史事件?今天再来回顾这段历史,你将如何进行表述?
综合应用拔高
21.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侵华事件
B.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下令坚决抵抗日军的侵略
C.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陷入敌手
D.九一八事变后,各界民众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22.“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
A.逼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B.为了炫耀自己的实力
C.篡夺国民党的领导权
D.为了投靠日本
23.西安事变发生后,应对时局的方案较多,正确的是 ( )
A.必须处死蒋介石
B.应武力解决
C.既讨伐蒋介石,又讨伐张学良、杨虎城
D.和平解决,共同抗日
24.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最主要的出发点是 ( )
A.力图改善国共两党之间关系
B.粉碎国民党内亲日派的企图
C.对蒋介石给予支持
D.为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张学良与国民政府接近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他任何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是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一一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
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必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舍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美国政府不能允许事实上的情势的合法性,也不拟承认中日政府或其代理人间所缔订的有损于美国或其在华国民的条约权利——包括关于中华民国主权、独立或领土及行政完整,或关于称为门户开放政策的对华国际政策……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的“不承认主义”照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美国反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原因是什么?
中考同步挑战
26.(2005年,吉林)如果以“勿忘国耻,以史为鉴”为主题出一期板报,下列素材应选择 ( )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7.(2005年,河南)张学良是对中国近现代史影响巨大的人物之一。他去世后,中共中央在唁电中称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下列可以证明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
A.北伐战争 B.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28.(200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九一八事变后,最早掀起武装抗日的地区是 ( )
A.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南地区
29.(2006年,陕西)70年前,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 )
A.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B.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D.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