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20课 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题及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中的社会习俗变革、历史事件、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题目涵盖了从辛亥革命到民国初年的社会变迁、服饰变化、电影业的发展等多个方面,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考察了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上社会习俗变革、重要历史事件及其影响的理解。

基础练习

1.下列内容中,属于改变了不良社会习俗的是 ( )

①男子剪掉辫子,蓄短发 ②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改为“先生”和“君”③中山服和西服取代翎顶补服成为官员的礼服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2.“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出现于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后 D.新文化运动时期

3.中国第一部自拍电影是 ( )

A.《定军山》 B.《渔光曲》 C.《一江春水向东流》 D.《马路天使》

4.在放映无声电影时,要使观众明白电影中人在说什么,办法是 ( )

A.让观众根据电影中人的口形来猜测 B.让观众事先阅读电影剧本

C.在电影里打上字幕反映说话的内容 D.利用人工进行旁白配音

5.近代我国电影业最发达的城市是 ( )

A.北京 B.天津 C.广州 D.上海

6.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掉辫子,对这件事的正确理解是 ( )

A.义务为人剪辫成为军警中流行的新时尚

B.在革除陋习时,民国政府还需要采取强制措施

C.部分军警采用粗暴手段对待群众

D.是否留辫应听其自愿,强行剪辫有损民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在古代中国君主专制时代,只有宫廷颂歌而无国歌,只有将帅个人旗帜

而无国旗,即使清末的黄龙旗也仅是皇帝而非国家的象征。

(1)作为一个国家政治标志的国旗、国歌在中国正式出现于何时?

(2)中华民国国旗是怎样的?有何意义?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又有何改变?

答案:1.D 2.C 3.A 4.D 5.D 6.B

7.⑴中华民国成立后。⑵五色旗。⑶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⑷青天白日满地红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10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