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23课走向战略进攻同步练习3(北师大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围绕解放战争时期的军事行动和战略部署展开,涵盖了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撤离延安的策略、重要战役(如孟良崮战役、挺进大别山)、战略转移的意义等内容。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简答题、分析题等,旨在考察学生对解放战争历史背景及重要事件的理解。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包括解放战争期间的战略转移、重要战役及其影响、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的战略部署等。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全面理解解放战争时期的战略布局及具体实施过程。

第23课 走向战略进攻

基础知识巩固

1.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是 ( )

A.井冈山 B.瑞金

C.延安 D.西柏坡

2.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是为了 ( )

A.声东击西 B.诱敌深入

C.调虎离山 D.迂回战术

3.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指挥西北野战部队同国民党军队周旋的主要将领是 ( )

A.邓小平 B.陈毅

C.彭德怀 D.朱德

4.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西北野战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 的重点进攻 ( )

A.山东解放区 B.中原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大别山地区

5.指挥部队取得盂良崮战役胜利的将领是( )

A .刘伯承 B.陈毅、谭震林

C.陈毅、粟裕 D .林彪、罗荣桓

6.在孟良崮战役中被歼灭的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是 ( )

A.整编七十四师 B.第五军

C.整编七十六师 D.第十军

7.挺进大别山的军队是 ( )

A.华北野战军 8.西北野战军

C.东北野战军 D.晋冀鲁豫野战军

8.指挥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是 ( )

A.彭德怀、贺龙 B.陈毅、粟裕 ,

C.刘少奇、邓小平 D.刘伯承、邓小平

9.揭开人民解放战争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

A.孟良崮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渡江战役

10.阅读下列材料:

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朽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彻底破坏国民党将战争继续引向解放区、进一步破坏和消耗解放区的人力物力、使我不能持久的反革命战略方针……

——《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请回答:

(1)“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如何开始执行的?

(2)我军第二年为什么要“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

梯级能力提升

易错题

11.在孟良崮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

A.国民党军队采取密集靠拢、齐头并进的战术

B.整编七十四师孤军深入

C.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正确指示以及指挥员的正确指挥

D.国民党军队战斗力太弱

12.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的战略目标是 ( )

A.歼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B.配合其他战场进行战略反攻

C.转入战略反攻,威胁国民党的统治中心

D.歼灭整编七十四师

13.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从根本上改变战局的原因是 ( )

A.彻底地打败了国民党反动势力

B.大别山是战略要地

C.将战争引向了国民党统治区域

D.歼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14.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的重大意义是( )

A.影响了战略决战的主攻方向

B.粉碎了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C.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

D.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

创新题

15.小明将在寒假参加“红色旅游团”,到“革命圣地”观光旅游。他要到的地方是 ( )

A.井冈山 B.瑞金

C.北京 D.延安

16.陈毅元帅是我党我军中著名的诗人之一,在革命的过程中留下许多诗篇。在一次战役胜利后,掩饰不住内心喜悦的他将这次战役誉为“百万军中取上将之首”。“上将”是指 ( )

A.华东解放军

B.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

C.西北解放军

D.国民革命军第八集团军

17.“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陈毅这句诗反映的战役应当是 (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孟良崮战役 D.蟠龙战役

探究题

18.毛泽东曾说:延安是我们的,我们在这里开了窑洞。种了小米,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延安是革命的大本营。那么在解放战争时,你知道中共中央为什么撤离延安,但又继续留在陕北吗?

开放题

19.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当时许多战士想不适,纷纷请战,欲与国民党决一死战。你的看法如何?谈谈你的想法和理由。

综合应用拔高

20.1945年8月至l949年9月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时期 ( )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抗日战争时期

C.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1.下列事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②孟良崮战役开始

③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A.①③② B.①②③

C.②③①D.③①②

22.阅读下列材料:

下文是毛泽东对一次战略部署的生动比喻:

蒋介石把他的主要兵力集中于陕北、山东,搞重点进攻,好比两个拳头一张,胸膛就露出来了。这样的兵力部署很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两头力量强,还有攻势;中间力量弱,处于防御。我们就攻其薄弱部分,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

请回答:

(1)“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的战略部署指的是什么?

(2)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意义?

中考同步挑战

23.(2005年,湖北)毛泽东、周恩来撤离延安后,中国共产党指挥全国各战场作战的中心是在 ( )

A.华北 B.江南 C.陕北 D.东北

24.(2005年,贵州)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受到严重威胁的国民党统治地区有 ( )

①南京②重庆③武汉④上海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5.(2006年。湖南长沙)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是指 ( )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D.百团大战

26.(2005年,江西)阅读下列材料:

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急于寻找解放军主力决战。解放军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忽东忽西,忽南忽北,将敌人拖得精疲力竭,然后,集中兵力围歼敌人。青化砭一仗就全歼敌人近三千人。

请回答:

(1)延安是党中央所在地,是如何被国民党军队占领的?

(2)国民党军队是在什么时间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的?当时,双方的兵力对比情况如何?

(3)西北人民解放军面对强敌采取了什么战术?这种战术属于什么作战方式?

(4)是谁在指挥西北解放军作战?他们比其他解放区的指挥员多了一项重要的任务,你知道是什么吗?

答案: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13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