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六、七学习主题基础训练(川教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八年级上册的基础训练内容,主要围绕中国近代史展开。试卷包括填空题、材料题等多种题型,内容涉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等多个方面。试题不仅考察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记忆,还要求学生理解和分析相关历史背景及其影响。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实业救国思想以及中国近代教育和出版事业的发展。

八年级上册基础训练(六)第六、七学习主题(19—22课)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_年代起,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了,到19世纪上半期,最著名的企业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_________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当时发展最快的是_________ 。3、状元企业家_______,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__________和中国第一座博物馆___________________。

4、1873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是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5、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于___________年代出现在_______到______之间。

6、________年,洋务派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____________。

7、1917年_________任校长,使北京大学成为__________的中心和___________的发源地。

8、徐悲鸿的国画《____________》和油画《__________》等是其代表作。

9、由_______作词、______作曲的《________________》,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起了重要的作用。

10、周恩来赞誉_________“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

二、材料题

1、材料一: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实质就是中国先进分子发展近代工业、学习西方民主政治、传播西方科技文化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前期出现了一批杰出的科学家、思想家和企业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表格。

(2)近代前期各阶层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最终未能使中国实现近代化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材料二:“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经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3)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是谁?其著作是什么?这一思想主张对中国的哪一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这种思想对当代中国具有什么启示?

2、材料一:在“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温家宝总理来到了商务印书馆。他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千古传承、不断丰富发展而没有中断,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有发达的出版业。

材料二: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1)图一的报纸创刊于哪一年?创办地点在哪里?它主要刊载什么内容?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哪两项与出版业有关?

(2)图二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文化出版机构,它的名字是什么?在当时该出版机构主要出版什么书籍?今天你用的哪一种工具书是图二这一出版机构出版的?

(3)以上大众传媒的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4)近代中国,许多书籍成为激发国人认识世界、救亡图存的重要工具。请试举一例,结合该书内容说明其影响。

3、材料一:,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这件事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它为什么这样引人注目?因为纱厂的创办人,是5年前多魁的状元。

材料二:如右图。

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中国“铁厂积货如山,无人过问,至于闲炉停机,纱厂结帐大多无力……其他工业亦皆消沉。”

(1)中国民族工业的最初萌芽是在什么时期?

(2)材料一中所述状元实业家是谁?《马关条约》签定后,面对中华民族危机,他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学过的张謇事迹,你如何看待他弃官回乡办厂这一举动?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中国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哪些作用?

(4)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二和材料三对比说明了怎样的实情?

4、材料一: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近代文明也传入中国。欧风东渐,中国社会发生巨变。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材料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詹天佑 ②中国最早使用的电话机 ③ ④

辛亥革命前后,中国人礼节、称呼变化简表

(1)据图①,说说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主持修建这条铁路的总工程师是谁?分别谈谈这条铁路开工时间和竣工时间?詹天佑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图②中电话机首先在中国哪个城市使用?说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的名称?列举1872年创办的最为著名的报纸的名称?

(3)随着清王朝被推翻,体现封建等级的服装一律废止。式样活泼、色彩绚丽的新式服装逐渐流行起来。服饰的变化,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图③、图④是两款新式服装,请分别写出其名称?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表格中,辛亥革命前后这些礼节、称呼的变化表明了什么? 上述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5)中国人自己还拍摄了电影,你知道中国第一部电影是什么?当时人们把电影称什么?

5、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与中国近代的哪一所著名的学府有关?它的成立与哪一重大事件有关?

(2)该学府在当时具有怎样的特殊地位?辛亥革命以后,它改名为什么?

一、填空题

1、19世纪六七、(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同文书局)。2、一战、(纺织业、面粉业)。3、张謇、通州师范学校、南通博物苑。4、李鸿章、轮船招商局。5、19世纪70、香港、上海。6、1862、京师同文馆。7、蔡元培、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8、《奔马》、《田横五百士》。9、田汉、聂耳、《义勇军进行曲》。10、冼星海。

二、材料题

1、(1)

(2)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①魏源、 ②《海国图志》、 ③洋务运动。④启示:a、借鉴西方经验,b、引进技术人才,c、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2、(1)①1872年;②上海;③主要内容:新闻、评论、广告等。④造纸术;印刷术。

(2)①商务印书馆。②出版了很多当时使用的课本和字典。③现代汉语辞典。

(3)①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②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4)①《海国图志》系统介绍了南洋、欧美各国的历史地理,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较详细介绍西方的著作,出版后风行海内外。②《天演论》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启发了知识界探索西方先进社会,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

3、(1)洋务运动。

(2)①张謇 。②实业救国。③看待:a、张謇抛弃世俗偏见,身体力行实业救国;b、敢为人先,具有开拓精神;c、为国分忧,造福家乡,为发展民族工业作出了贡献。

(3)①反映了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发展、进入“黄金时期”。②原因: a、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b、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③作用:略。

(4)①反映了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凋谢、萎缩;②原因:a、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b、国内出现了军阀混战局面。

(5)说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短暂、曲折。

4、(1)①京张铁路;②詹天佑。③1905年;1909年。④优秀品质:a、学习他发奋进取,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精神;b、勇于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2)①上海;②《中外新报》;③《申报》。

(3)新式旗袍;中山装。

(4)①变化: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②表明:a、国民的人格平等观念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封建等级观念;b、体现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愿望。③说明: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侵入,近代文明猛烈的冲击着古老的传统,悄然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5) 《定军山》。无声电影。

5、(1)①京师大学堂;②戊戌变法。

(2)①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先河。②北京大学。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25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