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六、七学习主题测试题1(川教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民族工业、新式交通工具、近代出版业、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知识。题目形式多样,既有单项选择题,也有材料解释题和问答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中国近代历史的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考察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近代教育和出版业的发展以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及其贡献。

第六、七学习主题测试题(满分50分)

班别            座号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⒈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背景不包括:      A.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开办。                  B.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             C.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中国一部分商人、地主和官僚纷纷投资于新式企业。               D.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⒉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是在:A.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辛亥革命后      D.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⒊中国近代著名的民族工业企业不包括:       A.江南制造总局      B.继昌隆缫丝厂      C.发昌机器厂      D.同文书局

⒋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的原因是:①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保护、鼓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推动了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环境。③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外商企业陆续在通商口岸开办。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⒌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      A.纺织业和面粉业       B.火柴        C.榨油        D.造纸和化工

⒍中国著名的实业家不包括: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和荣德生       D.蔡元培

⒎他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经过努力,他考中状元。但清政府的腐朽,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货的倾销,使他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他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应大力发展民族近代工业。于是他毅然弃官回乡,走上了实业救国的曲折道路。这个实业家是谁?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         D.荣德生

⒏张謇的主要业绩包括:①先后创办南通大生纱厂、建成面粉厂和通海垦牧公司、开办轮船公司、榨油厂、酒厂等18个企业②参加9个公司的投资和引进外资;③提出以实业养教育,以教育促进实业;④创办南通师范学校;⑤创办中国第一座博物馆——     南通博物馆。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

⒐提出“父教育而母实业”口号的是:       A.张謇         B.周学熙        C.荣宗敬和荣德生         D.蔡元培

⒑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是:     A.南通师范学校      B.京师同文馆       C.京师同文馆         D.北京大学

⒒鸦片战争以后,从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式交通工具有: A.轿子       B.马车      C.轮船和火车      D.铁甲船和钢甲船

⒓1873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的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是A.轮船招商局     B.福州船政局     C.北洋海军      D.联合舰队

⒔新式交通工具具有方便与快捷的特点,它们带来的影响包括:①有力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②方便了全国各地人们的交往 ③满足了西方列强传递军事政治情报和市场信息的需要④逐步成为民间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的方式。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⒕1877年中国首先使用电话的地方是在:      A.上海租界       B.北京       C.香港         D.天津

⒖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1858年香港出版的: A.《中外新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⒗近代报纸中,最为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 A.《中外新报》      B.《中外纪闻》       C.《民报》        D.《申报》

⒘《申报》的特点有:①《申报》除了刊登新闻,还发表对时事政治的评论,改变了报纸不发表评论的传统。②《申报》竭力        宣传西方新闻自由的思想③它创立了副刊《自由谈》④发表了寓严肃主题于风趣诙谐之中的文章,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⒙戊戌维新时期,中国民营的近代出版业出现。其中最负盛名的是1897年创办于上海的: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商务印书馆            D.人民教育出版社

⒚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奉行的办学方针是:A.中西并用B.广育人才、讲求时务C.兼容并包D.夷师夷长技以制。

⒛1909年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是:A.蔡元培B.詹天佑C.侯德榜D.严复

21、写成《制碱》、发明“侯氏制碱法”的是:      A.蔡元培       B.詹天佑        C.侯德榜         D.严复

22、译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介绍了进化论思想的是: A.林则徐      B.魏源      C.严复         D.康有为

23、创作了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的伟大的革命文学家是: A.鲁迅   B.徐悲鸿      C.聂耳      D.冼星海

24、创作了《奔马》、《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的中国杰出写实主义画家是: A.鲁迅B.徐悲鸿C.聂耳 D.冼星海

25、由聂耳谱曲的对于激发人民群众的抗日斗志,起了重要作用的歌曲是:

A.《大路歌》         B.《毕业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26、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誓死“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的歌曲是冼星海创作的:

A.《大路歌》          B.《毕业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黄河大合唱》

二、材料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8分,答案写在问题的后面)

27、1917年,蔡元培任某大学校长,奉行的办学方针“兼容并包”,积极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辟道路。请问:

⑴该大学是什么大学?

⑵该大学的前身是什么?

⑶该大学后来成为什么运动的中心和什么运动的发源地?

28、他早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接触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甲午战争失败,他痛感民族          危机严重,极力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开始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地社会学、经济学,他译述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        《天演论》。请问:

⑴材料中的他是谁?

⑵《天演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⑶材料中的他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译述《天演论》的?

⑷他译述的《天演论》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9、简要说明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发源地的原因。

30、《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六、七学习主题测试题答案(满分50分)

27、1917年,蔡元培任某大学校长,奉行的办学方针兼容并包,积极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辟道路。(P139)请问:

⑴该大学是什么大学?

北京大学

⑵该大学的前身是什么?

京师大学堂

⑶该大学后来成为什么运动的中心和什么运动的发源地?

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28、他早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接触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甲午战争失败,他痛感民族危机严重,极力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开始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地社会学、经济学,他译述了英国生物学家和赫胥黎的《天演论》。(P145末段)请问:

⑴材料中的他是谁?

严复

⑵《天演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介绍了进化论思想。他根据“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观点和“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认为中国若不求进步必然灭亡。

⑶材料中的他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译述《天演论》的?

严复早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后被派往英国学习海军,接触了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政治学说。甲午战争失败,严复痛感民族危机严重,极力宣传维新变法,救亡图存,开始系统地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经济学。

⑷他译述的《天演论》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

这些主张对当时救亡图存、变法维新运动起了推动作用。

三、问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29、简要说明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发源地的原因。(P136第四段后6行和最后一段)

辛亥革命后,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1917年,蔡元培任校长,奉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积极为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开辟道路。他大胆改革学校体制,不拘一格选择教员,他还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30、《海国图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P145第二段)

系统介绍了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经济、文化和军事;②总结了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教训;③并说明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即学习西方的长处,用以抵抗西方的侵略;④他在书中主张设厂制造船舰、枪炮,鼓励学习科技,改革以科举考试取士的制度,设立翻译馆,翻译介绍西方书籍。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25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