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第六、七学习主题测试题2(川教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针对八年级学生,主要考察他们对中国近代史的理解,特别是对民族工业、新式交通工具、近代教育以及著名人物等方面的了解。试卷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识图与释图、材料解析和问题探究等多种题型,旨在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考察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工业、新式交通工具、近代教育、著名人物及其贡献等知识点。

开县2006年八年级(上)历史单元达标训练

第六、七学习主题

一、选一选,测测你的判断力。下列各题的备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请找出正确的选项,并将字母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国近代较早的民族工业企业不包括( )

A. 继昌隆缫丝厂 B. 安庆内军械所

C. 发昌机器厂 D. 同文书局

2.1912-1919年期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中发展最快的( )

A. 面粉业和纺织业 B. 造纸业和化工业

C. 火柴业和榨油业 D. 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业

3. 1898年创办南通大生纱厂的著名实业家是( )

A. 周学熙 B. 荣宗敬 C. 荣德生 D. 张 謇

4. 新式交通工具轮船和火车传入中国是在( )

A. 洋务运动中 B. 鸦片战争后

C. 中华民国初年 D. 辛亥革命后

5. 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出现在( )

A. 北京到香港之间 B. 香港到上海之间

C. 北京到上海之间 D. 香港到澳门之间

6. 中国近代著名的商务印书馆创办于( )

A. 北京 B. 香港 C. 上海 D. 广州

7. 张三生活在民国初年的上海,下列哪一生活他不可能经历( )

A. 乘火车外出旅行 B. 用照相机照相

C. 上电影院看电影 D. 用计算机上网聊天

8. 揭开近代中国教育改革序幕的是( )

A. 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 B.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C. 洋务派向外派遣留学生 D. 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9. 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

A. 京汉铁路 B. 京张铁路 C. 京九铁路 D. 唐胥铁路

10. 候德榜最突出的贡献是( )

A. 修建京张铁路 B. 创办京师大学堂

C. 写成《海国图志》 D. 发明联合制碱法

11. 中国近代最早的高等学府是1898年创立的京师大学堂,它是今天什么大学的前身( )

A. 清华大学 B. 北京大学 C. 北京师范大学 D. 厦门大学

12.“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社会进步理论出自于( )

A.《警世鈡》 B.《四洲志》 C.《天演论》 D.《海国图志》

13. 中国近代以画马著称的画家是( )

A. 张大千 B. 齐白石 C. 郑律成 D. 徐悲鸿

14. 为新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是( )

A. 冼星海 B. 蓸火星 C. 郑律成 D. 聂耳

15. 冼星海创作的最著名的音乐作品是( )

A.《义勇军进行曲》 B.《黄河大合唱》

C.《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二、知识擂台。你记住这些知识了吗?请试着填一下。本大题共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

16.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_____________年代。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_________ ____”(发展情景)。

17. 中国近代主张以实业养教育的著名实业家是 _____________。他用办厂所得部分盈利创办了中国

第一所师范学校______ ______。

18. 中国人自办的第一份近代报纸是《_______________》。20世纪初,中国最为著名的报刊是创办于上海的《______ ______》。

19. 科举制度创立于我国的_____ ___(朝代),它历时1300多年后于_____ __年被废除。

20.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家,在国民党“白色恐怖”下,他撰写了大量具有强烈战斗性的______________,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痛斥国民党的黑暗统治,鼓舞人民的反抗斗争。

三、识图与释图: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

21. 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① 这些新的服装款式大致出现于什么时期?(2分)

② 这些新款服装的出现有什么意义?(2分)

22. 观察右图,回答问题:

① 右图人物是谁?(2分)

② 他最突出的贡献是什么?(2分)

③ 他的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2分)

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

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新增资本1.3亿元以上。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加上正在筹备和即将开工的二三十家,投资总额约6000多万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改变了过去洋面充斥国内市场的状况。

请回答:

① 从上述材料你能获得哪些重要信息?(4分)

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③ 依据材料,指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所产生的历史影响。(2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请回答:

①《海国图志》的作者是谁?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直接摘抄原文)(4分)

② 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在书中提出了哪些主张?(4分)

③ 对此书你作何评价?(2分)

五、问题探究: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22. 随着中国逐渐步入近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和习俗发生了哪些重大的变化?(12分)引起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五、探究实践: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10分。

48.假如你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名红军战士:

(1)请你讲一讲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记忆最深的三件大事。

(2)请你说说你心目中的长征精神。(6分)

(六)

一、选一选 (每小题3分,共45分)

1.B 2.A 3.D 4.B 5.B 6.C 7.D 8.A 9.B 10.D 11.B 12.C 13.D 14.D 15.B

二、知识擂台(每空1分,共10分)

16. 六七十,短暂的春天 17. 张謇,南通师范学校 18. 中外新报,申报

19. 隋朝,1905 20. 革命文学,杂文

三、识图与释图 (共10分)

21. ⑴ 辛亥革命后。(2分) ⑵ 适应了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的行动更加方便;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说明:学生答出其中任一项即可给2分,答案不必拘泥於以上表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22. ⑴ 詹天佑。(2分) ⑵ 他设计、修建了中国人自行设计、施工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2分,学生答出其他成就同样给分,如设计、修建了外国工程师无法修建的滦河大桥;创造性地设计出“之”字形折返线路,以减缓坡度;出色地完成了居庸关、八达岭两大隧道工程。)

⑶ 努力学习,精于业务;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克服一切困难;吃苦耐劳,精益求精;挑战难题,为国争光。(说明:学生答出其中任一项即可给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回答同样给分)

四、材料解析 (共20分)

23. ① 1912年至1919年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显著发展;1912年至1919年期间,中国民族工业中的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4分)② 辛亥革命后,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有所提高,刺激了兴办民族工业的积极性;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各国忙于欧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分)③ 改变了中国对外贸易的严重入超地位;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壮大了无产阶级的队伍。

(说明:学生答出其中任一项即可给2分,其他言之成理的回答同样给分)

24. ① 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 (4分)② 设厂制造舰船、枪炮;学习西方养兵练兵方法;培养掌握西方技术的人才;鼓励学习科学技术;改革单纯以科举取士的制度;设立翻译馆,翻译介绍西方书籍。(说明:学生答出其中任二项即可,每项2分,共4分) ③《海国图志》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介绍世界各国情况的著作,对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和了解世界有重要作用。(2分)

五、问题探究(共15分)

25.变化:① 随着轮船、火车、汽车等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人们可以快速方便地外出旅行和运输货物;② 随着电报、电话等新式通讯工具传入中国,人们可以快速方便地传递信息和相互联系;③ 随着报刊、出版社的创办,人们可以快速方便地了解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最新信息,及时补充新的知识;④ 随着照相技术和电影艺术等传入中国,人们可以用照相和电影技术真实地记载社会事件、反映现实生活和表达思想情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⑤ 随着近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剪辫子,留短发,弃长袍,穿短装,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⑥ 在平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用点头鞠躬礼或西方握手礼取代旧式叩头礼,过去的“大人”、“老爷”等称呼也被“先生”、“君”取代,政治理想相同的人之间互相称“同志”。(说明:学生答出其中任四项即可,每项3分,共12分)

原因:随着中国闭关自守大门的打破和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闯入,西方近代文明传入中国,并猛烈地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明。 (3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25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