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历史

铜山县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是铜山县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的八年级历史试题,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和综合应用题两大类。单项选择题占50分,涉及近代中国的重要历史事件、战争及其影响、重要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综合应用题占50分,通过阅读材料和观察图片,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重点考察学生对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认识。

所涉及的知识点

试卷主要涵盖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战争、人物及现象,重点考察学生对这些事件和现象的理解、分析及评价能力。

铜山县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

1.下列事件,在近代史上最早向世界显示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决心的

A.虎门销烟 B.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C.五四运动 D.台湾人民反抗日本统治

2.下列内容中,来自近代中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偿军费白银二亿两

C.允许在中国开设工厂

D.东郊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

3.甲午战争中黄海大战发生在下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4.戊戌变法期间,一个英国外交官来到中国,此时他不可能了解到的情

况是

A.英国在中国的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的管辖 

B.沙俄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C.外国商人在上海租赁土地、开设工厂 

D.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有外国军队驻扎 5.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你认为此

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中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甲午战争后

6.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两则材料都

A.赞扬开发边疆的献身精神 B.盛赞同一位著名历史人物

C.哀悼战死疆场的民族英雄 D.歌颂抗击侵略的伟大壮举

7.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中,以下历史现象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外国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圆明园在大火中焚烧了三天三夜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 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④③②①

8.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9.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

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D.派留学生出国

10.下列各项,标志资产阶级维新思潮转变为爱国救亡政治运动的是

A.建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颁布《定国是诏》 11.右图所示的是

A.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B.五四运动的爱国口号

C.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D.《共同纲领》的有关规定

12.“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3.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思想大解放,其“新”表现在

A.宣传“尊孔读经” B.宣传维新变法

C.宣传推翻清王朝 D.宣传民主、科学

14. “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与这首《光荣啊,中国

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是下列哪幅图反映的历史事件

A B C D

A B C D

15.红色旅游是当今旅游的热点。潍坊市某校夏令营计划暑期组织一次红色旅游。他们选择了上海。你认为他们主要是为了了解

A.辛亥革命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红军长征 D.中共七大

16.2008年5月,中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中国国民党大陆团访问大陆,在

谈判两岸关系时说:“我们应正视历史,面对现实,展望将来……求同存异。创造双赢。”打开历史的闸门。国其两党在第一合作期间领导了

A.五四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7.中国近代史上相继成立了国民党和共产党,对中国近现代历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与两党都有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①发动辛亥革命 ②领导五四运动 ③组织北伐战争 ④创办黄埔军校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下列各图是毛泽东在近代不同时期的几幅图片,其中反映了他在党的核心领导地位得以确立的图片是

19.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下面是某导游对北京历史的介绍,不正确的是

A.近代史上三次被列强占领 

B.公车上书打破了知识分子不得过问朝政的禁令

C.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D.解放战争时期和平解放 20.之所以说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主要是因为在这里

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B.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C.粉碎了国民党的五次“围剿”

D.取得了抗战爆发后的首次大捷

二、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2分, 第22题24分,第23题14分,共50分。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请回答:

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6分)

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4分)

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2分)

22.读图观察,回答问题。

        某班兴趣小组在学习了中国近代史后设计了下面的年代尺,请你仔细观察,然后回答问题。

(1)在时间点A和D,中国分别发生了什么大事?(4分)它们分别对中国历史有何重大影响?(4分)

(2)北京在时间点B遭遇了哪场浩劫?(2分)除此之外,北京还在哪场战争中遭受浩劫?(2分)

根据相关信息判断年代尺左侧图片中的人物是谁?(1分)如果把“孙中山”图片放入年代尺,可以与哪两个时间点对应并说明理由。(6分)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时间点C与时间点E两处发生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3分)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两个主题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对这段历史的学习,你有何感悟?(2分)

23.看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人》一书

材料二 “中国的土地可以被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材料三: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产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四: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描述的是哪一次运动?(2分)材料一反映出这场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2分)

(2)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走在运动最前列的是什么人?(1分)材料二是他们散发的传单内容之一,你知道他们当时还有哪些其他的口号、标语或传单内容吗?举出两例(2分)。这些口号哪个最能反映这场运动的性质?(2分)

(3)材料三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1分)从材料四可以看出6月以后这次运动出现了什么新变化?(2分)

(4)这场运动有何伟大历史意义?(2分)

铜山县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计50分)

二、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题12分, 第22题24分,第23题14分,共40分。

21.(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6分)(2)太平军抗击洋枪队,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4分)(3)落后就要挨打,中国人民有着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等均可。(2分)

22.(1)A鸦片战争,它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4分)D《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4分)(2)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烧杀抢掠并纵火焚烧了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3)康有为。(1分)对应点C和F;(2分)C的理由是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檀香山成立了革命团体兴中会;(2分)F的理由是1911年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12月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2分)(4)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给中国知识分子以前所未有的震撼,并成为导致“公车上书”的直接原因。由此揭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898年发生了“百日维新”。 (3分)(5)开放性答案,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振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等。要求思想积极向上,符合题意即可。(2分)

23.(1)五四运动(2分);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2分)

(2)学生(1分);口号: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2分);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2分)

(3)工人(1分);从运动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为以工人为主的爱国运动。(2分)

(4)意义: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2分)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328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