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测试
填空题
1.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 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 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 。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是在 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面临 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5)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 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 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 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2.导弹部队的发展
(1) 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导弹部队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 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由核导弹部队、常规导弹部队作战保障部队等组成,装备了东风系列弹道导弹和长剑巡航导弹等。
(2)2015年,第二炮兵部队更名为 。
3.新时代强军之路
(1)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 召开,强调军队政治工作要为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 大战区,即 、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中部战区,构建军队联合作战体系。
(3)中国人民解放军调整组建 大军种,即陆军、海军、空军、 、战略支援部队。
(4)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 、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 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新中国成立以后,奉行 外交政策。
(2)新中国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 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为恢复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3)美国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 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并对中国实行封锁和禁运。
(4)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 ,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现在表述为 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 。
(6)1954年, 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7) 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5.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1) 年,周恩来率中国代表团参加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这是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针对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和各国间的矛盾、分歧,周恩来提出“ ”的方针。
(2)“ ”方针的提出,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6.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联合国成立于 年,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当时由 代表中国。
(2)1971年10月,第 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立即把台湾国民党当局的代表从联合国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
(3)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7.中美、中日建交
(1)中美建交
①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 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 、包围威胁的政策。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②中美关系出现转机原因:随着中国 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共同的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
③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 秘密访问中国,同周恩来总理举行会谈。1972 年, 访华。中美双方正式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④中美正式建交: 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 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中日建交
1972年,日本首相 访华,中日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接着,许多国家纷纷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高潮。
8.全方位外交
(1)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继续奉行 政策,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2)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 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力争中美、中日关系稳定发展,逐步实现中苏关系正常化,积极发展与 的关系。
(3)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 的全球治理观,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 。
(4)中国积极拓展 ,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 、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与世界上180个国家建交,参加了10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中国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等重要国际会议,加强国际合作。
(6)中国的 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选择题
1.2021年4月23日,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集中交接入列,习近平出席交接入列活动并登上舰艇视察。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建立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东海舰队 B.海军航空兵 C.南海舰队 D.华东军区海军
2.新形势下我国的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重大成就。分析下列一组图片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
A.人民解放军军种日益完备 B.人民解放军装备渐趋先进
C.人民解放军指挥更加成熟 D.人民解放军作战愈加勇敢
3.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召开,习近平出席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革命的政治工作是革命军队的生命线。实行革命的政治工作,保证了我军始终是党的绝对领导下的革命军队,为我军战胜强大敌人和艰难险阻提供了不竭力量,使我军始终保持了人民军队的本色和作风。从会议中看到,要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重在( )
A.加快军备建设 B.学习打仗本领
C.加强政治工作 D.掌握科学技术
4.中共十八大以来,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我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下列属于新形势下强军措施的有( )
①成立东、南、西、北和中部五大战区
②提出“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强军目标
③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
④建立陆、海、空、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五大军种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华东军区海军”“辽宁舰”“火箭军”等关键词可用于学习( )
A.开国大典 B.抗美援朝 C.改革开放 D.国防建设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收集部分图片资料做一期黑板报。据如下图判断,本期黑板报标题可以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地空导弹部队在
国庆阅兵中受阅的核导弹方队 演习中进行实弹发射
A.祖国统一两岸互通 B.科技强军钢铁长城
C.和平外交独立自主 D.社会生活便捷文明
7.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交系。这段话体现了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和平共处友好往来 B.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C.团结合作共同发展 D.搁置争议求同存异
8.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也适用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无论是政治关系还是经济关系。这体现了和平共处五项具有( )
A.开放性 B.创新性 C.科学性 D.包容性
9.如图为20世纪50年代《人民日报》中“和平外交”与“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图。其中使用频率出现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当时中国( )
A.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与美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D.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后,就成为当时重要的国际规范之一;到20世纪70年代,更成为联合国倡导的一项基本国际关系原则。这说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传承法家以法治国理念 B.体现中华民族精神追求
C.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D.有益于亚非拉民族解放
11.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参加会议的目的“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而存异”。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
A.朝鲜停战谈判到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中非合作论坛
12.2023年11月29日,中方发布《中国关于解决巴以冲突的立场文件》,提出推动全面停火止战、切实保护平民、确保人道主义救援、加大外交斡旋、通过落实“两国方案”寻求政治解决等五方面建议。中国这一立场是基于( )
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B.对国际规则拥有决定权力
C.对国际局势的完全掌控 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3.某校历史小组开展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并收集了相关材料。下列史实与材料对应正确的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日内瓦会议的标语
B.中国重返联合国——第26届联合国大会相关提案
C.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东欧剧变的中文报道
D.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APEC峰会会徽
14.基辛格曾说,美国打开中国大门的动机是为了走出越南战争的阵痛和冷战的不祥阴影,给美国人民展现一幅和平前景。当时的中国为了抵御来自莫斯科的进攻威胁,也在寻求回旋空间。据此,基辛格认为( )
A.中美在合作中仍存在着分歧
B.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C.冷战不利于美国的长远发展
D.中美关系的改善符合双方的利益
15.田中角荣认为,如果中、日、美三国形成等边三角形关系的话,远东的和平就能实现。日本与中国建立正常国家关系,比在亚洲建立NATO(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更能成为强有力的安全保障。这说明( )
A.中、美、甘三国是世界格局的决策者 B.中日建交推动中美邦交正常化
C.北约的势力已经扩展到远东地区 D.中日建交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
16.我国践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在重要国际会议上和国际事务中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下列属于我国为此举办的国际会议是( )
A.古田会议 B.万隆会议
C.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D.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17.1973—1977年,中国累计接受留学生2066名,其中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留学生比例明显上升。中国国际广播电视台的《学中国话》也于1976年开办。上述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中国( )
A.与美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B.外交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C.注重发展对外汉语教育 D.推进改革开放的现实需要
18.“下图是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图。导致图中①,时段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激增的关键因素是( )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国与美国建立外交关系 D.中国形成全方位外交布局
19.下面系列图中,图一漫画左侧英文含义是“中美关系简史”,画中牛仔代表美国,龙代表中国。以下对此组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
①图一中美处于敌对期,这一时期的抗美援朝战争使得中美两国关系僵化
②图二改善关系成为中美两国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
③图三中美交往加深,两极格局瓦解之后中美主宰了世界
④图四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20.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20日成功举办,“天下大同,世界一家”的办会理念在北京冬奥会的舞台上得到完美呈现。与这一办会理念相一致的是( )
A.“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B.韬光养晦,有所作为
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三、综合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九年(3)班准备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活动,现邀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国庆节通常是一个国家的独立、宪法的签署或其他有重大意义的纪念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这一天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节。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等
材料二
旁白: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时,海军只有百余艘陈旧舰艇旁白:导弹方队包括地空导弹、岸舰导弹、舰舰/潜舰导弹、反坦克导弹、核导弹等多种导弹在内的装备方队(2019年10月1日)
——据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共产党简史》等整理
材料三 国庆大典是为庆祝国庆而举行的大型活动,主要形式是大阅兵。每次庆典都会展示我国最先进的经济、文化和国防等方面的成就;每次庆典都是一次综合国力的大检阅。
——摘编自刘国新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等
(1)据材料一,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的由来。
(2)根据材料二,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重要意义。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国家举行国庆大典的必要性。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备边多在西北……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聚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道光二十一二年(1841~1842年),夷船入长江,而全局始震。咸丰十年(1860年),夷兵犯津通,而根本遂危。彼族实能觇我要害,制我命脉;而我所以失事者,由于散漫设防,东援西调,未将全力聚于紧要数处。今议防海,则必鉴前辙,揣敌情。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目前,中国海军装备的最先进的大型海上作战装备是“辽宁舰”和“山东舰”,还在研制003号航母和004号航母,以进一步增强海军实力。除了航母,中国还拥有各类护卫舰、导弹驱逐舰和两栖攻击舰等。其中,055万吨大驱拥有超过100发垂直发射系统,具有非常出色的打击能力。中国海军的075型两栖攻击舰排水量高达4万吨,具有多种作战能力,能够携带两栖作战车辆、气垫登陆艇和多型直升机,为我国的登陆作战提供强大支持。另外,中国还拥有094型和096型核潜艇……
——摘编自《中国海军实力25年巨变》
材料三 中国梦是强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就难以真正实现。国防和军队建设应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大目标下来认识和推进,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
——摘自《习近平同志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要论述》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针对中国海防的弱点掀起了什么运动。清政府在这次运动中初步建成了哪些海军加强海防?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新中国海军在武器装备建设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实现中国梦为什么要加强国防建设。
3.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各种关系的活动。为了更好的维护国家利益,近现代史上中国外交官们的工作虽充满了艰辛,但却闪耀着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经过细致的准备,顾维钧充满了自信和责任感,这是他第一次站在国际舞台上,代表拥有四万万民众的中国,阐述自己的见解。他先阐述了山东问题的由来,随后满怀深情地说:“胶州和胶济铁路所在地的山东省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对中国人而言,这是一块圣地……为中国国防利益而言,中国代表团不能答应任何外国拥有这段生死攸关的地段。”
——摘自邵勇、王海鹏《一本书读懂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基辛格告诉总理,尼克松已经决定,美国今年将……,但不同意从联合国驱逐台湾的行动。总理马上正告基辛格:你们要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一定公开批驳。
——摘自《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
材料三 “我是中国人民的代表,为了捍卫中国利益而来,这是我的神圣职责。我是中国人民的使者,为了增进中美交流合作而来,这是我的重要使命……回顾过去半个多世纪,中美关系就是一部历经风雨但不断克难前行的历史。今天的中美关系已经大到不能倒,双方谁也不可能改变谁,谁也不可能取代谁。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而且会让全世界遭殃。中美能否处理好彼此关系,将决定两国的明天和世界的未来。全世界都在看着我们……当前中美存在深刻分歧,两国关系遭遇严重困难,面临严峻挑战……中美关系再次站在历史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提出了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条原则,这是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的治本之道。希望美方与中方相向而行,从两国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出发,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按照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妥善处理台湾等重要敏感问题,加强对话、管控分歧、推进合作,争取中美关系回归正轨。”
——-摘编自中国新任驻美大使谢锋抵美履新时的首次讲话(2023.5.24)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是顾维钧在参加哪一会议时的发言?对他所提出的诉求,大会最后作出的决定是什么?该会议引发的历史事件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今年”中国外交发生了哪件大事?根据所学,列举出材料中“总理”对新中国外交事业的贡献(两点即可)
(3)根据材料三,概括谢锋大使本次履新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材料认为新时期中美正确相处的“治本之道”又是什么?结合当前形势分析,影响中美关系健康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4)通过上述材料的研读,你能从这些杰出的外交家身上汲取怎样的精神力量?
4.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
材料三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国际盛会、应对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伴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1)材料一中图一开启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人们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得益于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的什么决策?
(2)材料一中图二被命名为“乔的笑”,中国代表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图三中1972年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时间?
(3)中共十九大上把什么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成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4)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谈一谈怎样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