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检测卷
一、认真填一填,你一定能轻松过关!(每题2分,共24分)
1.16的平方根是
2.计算: =______________.
3.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
4. 计算:3x2y·(-2xy3)=
5.填空:a2+6a+ =(a+ )2
6.如图,正五角星绕着它的中心至少旋转______度后能与原图形重合.
7. ABCD中,∠A=130°,则∠B= 度,∠C= 度
A D A E D
B C B C
(第 6题) (第9题) (第10题)
8.已知菱形ABCD的边AB长5cm,则菱形ABCD的周长为
9.如图,BD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则∠BDC= 度
10.如图,矩形ABCD中,AB=4,BC=6,E是边AD上一点,则ΔBCE的面积为
11.如图是用长、宽分别为a、b的四个相同的矩形围成的,用不同的式子表示中间空白部分的面积,可验证一个恒等式。请你写出这个恒等式是
a b A Q D
b
a M P
a
b
b a B N C
(第11 题) (第12 题)
12、如图,矩形ABCD中,AB=6cm,AD=4cm,点M、N、P、Q分别是AB、 BC、CD、DA各边的中点,一只蚂蚁从点A出发沿A—B—C—D—A方向循环爬行,
当爬行了2008cm时,它到达点______.
二、仔细挑选!品味正确!每小题有四个答案,其中有且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共18分)
13、下列实数:, ,1.2020020002……中,无理数共有( )
A、1个 B、2个 C、3 个 D、4个
14、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a2·a3=a6; B.a2+a2=2a4; C. (a3)2=a6 D.;(-2x) 3=-6x3
15、以下列各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2,3,4 B、4,6,5 C、14,13,12 D、7,25,24
16. 如图所示的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标志,其中既是中心对称又是轴对称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17、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CD
∠A比∠B的2倍多15°, 则∠D=( )
A、130° B、125° C、120° D、115°
18、给出五种图形:①矩形,②菱形,③等腰三角形(腰与底边不相等),④等边三角形,⑤平行四边形(不含矩形,菱形).其中可用两块能完全重合的含有30°的三角板拼成的图形是( ).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三、解答题(认真解答,争取不出错哟!共58分)
19(本题4分) 分解因式:3x3-12xy2
解:
20.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⑴2a2·a3+3a7÷a2 (2)(x+4)(2x-1)+(x+2)(x-2)
解:
21.(本题6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
解:
22.(本题6分) 如图,从电杆离地面4米的C处向地面拉一条7米长的钢缆,求地面钢缆固定点A到电杆底部B的距离.(结果精确到0.1米)
解:
23、(6分)在下图的方格纸中有一个Rt△ABC(A、B、C三点均为格点)∠C=90°
(1)请你画出将Rt△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90°后所得到的Rt△,其中A、B的对应点分别是、(不必写画法);
(2)请你画出将Rt△ABC先向右移2格,再向下
移1格后图形Rt△A"B"C"。其中A、B、C的对
应点分别是A"、B"、C"(不必写画法);
24、(6分)如图,在 ABCD中,AE平分∠BAD交CD于E,DE=4cm,CE=2cm,
求 ABCD的周长。
解:
25、(6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D=120°,
AC=6cm,求AB的长。
解:
26.(本题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如图1,以AB为轴,把ΔABC翻折180°,可以变换到ΔABD的位置;如图2,把ΔABC沿射线AC平移,可以变换到ΔDEF的位置。像这样,其中的一个三角形是另一个三角形经翻折、平移等方法变换成的,这种只改变位置,不改变形状大小的图形变换,叫三角形的全等变换。
(1)请你写出一种全等变换的方法(除翻折、平移外)。
(2)如图2,ΔABC沿射线AC平移到ΔDEF,若平移的距离为2,且AC=3,
则DC=
(3)如图3,D、E分别是ΔABC的边AB、AC上的点,把ΔADE沿DE翻折,当点A落在四边形BCED内部变为F时,则∠F 和∠BDF+∠CEF之间的数量关系始终保持不变,请你直接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A
A B E E
D
F
C D
B A D C F B C
图1 图2 图3
27.(本题8分)如图,在中,∠C=90°,BC=30cm,AC=40cm,点D在线段BA上从点B出发,向终点A运动。(1)当D运动到线段AB的中点时,求CD的长;(2)在(1)的基础上,当点D继续向终点A运动,并使ΔBCD为等腰三角形时,求BD的长。(5分)
C
A D B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