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数学

八年级数学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版)

试卷简介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提高卷)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4题,其中选择12道、填空6道、解答6道.答卷

所涉及的知识点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单元测试(提高卷)

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4题,其中选择12道、填空6道、解答6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4-25八年级上·上海浦东新·期中)若x是整数,且有意义,则的值是(  )

A.0或5 B.1或3 C.0或1 D.3或5

2.若是整数,则满足条件的自然数n个数为(  )

A.2 B.3 C.4 D.5

3.(24-25八年级上·上海黄浦·期中)对所有实数a,b,下列等式从左到右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4.(19-20八年级下·四川南充·期末)已知,,则的值为(  )

A.4 B.5 C.6 D.7

5.(23-24八年级下·河南郑州·期中)在算式的中填上运算符号,使结果最大,则这个运算符号是(    )

A.加号 B.减号 C.乘号 D.除号

6.(24-25八年级上·辽宁阜新·期中)若x,y是两个连续自然数,且满足,则的算术平方根为(  )

A. B. C. D.12

7.(24-25八年级上·上海·期中)已知,那么可化简为(   )

A. B. C. D.

8.(24-25八年级上·上海·期中)k、m、n为三个整数,若k,20,6,则下列有关k、m、n的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

A.m<k<n B.m=n<k C.m<n<k D.k<m=n

9.(23-24七年级下·河南新乡·期中)已知x,y是有理数,且x,y满足等式,则的值为( ).

A.-1 B.-2 C.1 D.2

10.(24-25九年级上·四川宜宾·期中)已知﹣1<a<0,化简得(  )

A.﹣2a B. C.2a D.

11.(2025九年级下·全国·专题练习)根据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若输入时,输出的结果y的值是(    )

A. B.3 C. D.

12.(23-24八年级上·湖南永州·期末)若m,则m5﹣2m4﹣2017m3的值为(  )

A.2016 B.2017 C.2018 D.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

1.(24-25八年级上·全国·期中)若实数m、n满足等式|m﹣2|0,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    .

2.(24-25八年级上·四川达州·期中)已知的小数部分为 m, 的小数部分为n,则 .

3.(2024-2025八年级上·吉林延边·期末)若实数x,y,m满足等式 ,则m+4的算术平方根为 .

4.(17-18八年级下·浙江杭州·期末)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24-25八年级上·全国·期末)设,,则可以表示为 .

6.(23-24八年级上·上海·期中)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每题3分,共18分)(24-25九年级上·河南周口·期中)计算:

(1)

(2)

(3)

(4).

(5).

(6)

20.(共5分)(24-25八年级上·上海·期中)已知,求代数式的值.

21.(共5分)(24-25八年级上·河北保定·阶段练习)已知与最简二次根式可以加减合并,b是27的立方根.

(1)求a,b的值;

(2)求的平方根;

(3)若,求的值.

22.(共6分)(24-25八年级上·陕西咸阳·期中)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其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物体的质量和运动速度.已知动能的计算公式是,其中表示动能(单位:焦耳),表示物体的质量(单位:千克),表示物体的运动速度(单位:米/秒),若一个运动的物体的质量是10千克,动能是1000焦耳,求该物体的运动速度.

23.(共6分 )(24-25九年级上·四川内江·期中)实数、、满足条件,求的值

24.(6分)(23-24八年级上·北京大兴·期中)已知一组实数、2,,,,…,,,按如下方式排列起来:

、2,,,

,,,4

……

按这样的规律继续排列,直至.

若将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回答下列问题:

(1)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2)若某数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则这个数是 ;

(3)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4)这组实数中最大的有理数所在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431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