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沪科粤教版§3.6内容]
一、单选题: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u=时,在透镜中看到正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u=时,在光屏上看到倒立的像,当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下列各值时,对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
A.u=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B.u=时,成正立放大的像
C.u=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D.u=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2、物体到凸透镜距离为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到该透镜的距离为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 )
A.<f< B.<f< C.<f< D.<f<
3、物体通过凸透镜可成( )
A.正立、缩小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4、放幻灯时,幻灯片应放在( )
A.透镜的焦点以内
B.透镜的两倍焦距以外
C.透镜焦点以外的任一位置
D.透镜两倍焦距以内,一倍焦距以外
5、某凸透镜的焦距为,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离透镜处向处移动时,则(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小,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二、填空题:
6、当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像距________焦距,得到了________实像.
7、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必须使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实验中,物体距离凸透
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此凸透镜焦距的范围是_________.
8、 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很远处以速度v匀速移近,直到接触凸透镜的整个过程中,像与物体间的距离是________,像移动的速度是________.
9、物体从焦点处向2倍焦距以外沿主轴移动,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像距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大小如何变化?________;像的虚实如何变化?________.
10、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在________之间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________时,凸透镜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这是________的工作原理.
三、作图题:
11、 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远大于2倍焦距的地方,在光屏上出现了明亮、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请完成光路图.
12、 下图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图中A、B、C表示同一物体放在三个不同的位置,请通过画图大致表示出像的位置和像的性质.
四、实验探究题: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当烛焰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________cm时,通过凸透镜能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14、实验题
表中为某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记录下某透镜的成像
情况,由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下表可推知该透镜的焦距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
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必须先________,然后把蜡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_大致在________.
16、
在“研究凸运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请你设计一个测量凸运镜焦距的简易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估你的实验方案的优缺点:________.
五、应用设计题:
17、小红在探究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产生了这样的一个想法:“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凹透镜能不能成像呢?”请你帮她设计实验并探究.
18、观察教学中常用的投影仪投影幻灯片,请说明:
(1)平面镜的作用:________;
(2)凸透镜的作用:________;
(3)屏幕用粗糙的白布做成: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B
3、B
4、D
5、A
6、大于2倍焦距,倒立、放大
7、同一高度;<f<
8、 先减小后增大然后又减小,先小于v后大于v
9、变小;变小;不变
10、大于,照相机,1倍焦距和2倍焦距,幻灯机,小于焦距,放大镜
11、如答图所示
12、
13、20,10
14、<f<
15、调整烛焰、透镜、光屏,烛焰的中心,同一高度
16、(1)凸透镜正对太阳找会聚点
(2)量出焦距.
简单易行、误差大
17、略
18、(1)改变光路
(2)使幻灯片在银幕上成放大的实像
(3)使光发生漫反射以便同学们能够看清像,同时白布能反射所有颜色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