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物理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淮安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淮安楚州2007-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学生的物理期末调研评价。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为100分。试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与作图题、简答与计算题以及探究与实验题四个部分,涵盖了光学、热学、力学等多个物理领域,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的光学、声学、热学、力学等基础物理概念和应用能力,包括声音的传播、光的折射与反射、物态变化、温度计的使用、凸透镜成像原理、速度和时间的测量等。

淮安楚州2007- 2008学年度第一学期学生期末调研评价8年级

物理试题 考试时间: 3:10–4:40 (共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如图所示,将回形针放入装有水的杯子里,观察到回形针( )

A.沉入水底 B.悬浮水中 C.浮在水面 D.溶于水里

2.蝴蝶飞行时,能依靠翅膀振动发出次声波。与超声波相比,次声波的显著特点是

A.有较好的方向性 B.穿透能力较强 ( )

C.很容易绕过障碍物 D.易于获得较集中的能量

3.如图所示,将闹钟放在鞋盒里,四周依次覆盖不同的隔声材料,听闹钟发出的声音大小的变化。实验探究的是( )

A.声源的发声特性 B.听力与距离关系

C.材料的隔声性能 D.温度与声音联系

4.书写时所用的钢笔或水笔里的墨水,所处的状态是( )

A.液态 B.气态 C.固态 D.固液态

5.水银温度计碎裂后,水银会变成水银蒸气,散发到空气里。水银发生的状态变化是( )

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

6.如图所示,绕月运行的嫦娥一号卫星,两侧伸展的太阳能电池板作用是( )

A.增大浮力 B.分解白光 C.传递信息 D.利用光能

7.白天观察植物,植物的叶片呈绿色的原因是( )

A.叶片发出绿光 B.眼睛发出绿光 C.叶片吸收绿光 D.叶片反射绿光

8.最先通过实验,发现紫光的外侧,存在着人眼看不见的紫外线的科学家是( )

A.爱因斯担 B.牛顿 C.里特 D.富兰克林

9.如图所示,人类从事的与光有关的活动,蕴含着光的折射道理的是( )

10.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如图所示,是有视力缺陷的眼球成像示意图。图片描述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 )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11.望远镜与显微镜的共同特点是( )

A.帮助看清微小物体B.帮助看清远处物体 C.均由两个透镜组成D.均由两个面镜组成

12.身体上最接近长度的部位是( )

A.手臂的长度 B.头发的直径 C.中指的长度 D.指甲的宽度

13.坐在逆水行驶船中的乘客,认为自己是静止的,此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 )

A.船舱 B.河水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岸上的树

14.如图所示,将灯泡放在凸透镜前,墙上出现灯丝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

A.正立的像 B.虚像

C.视觉幻影 D.实像

15.如图所示,机械秒表测量的物理量是( )

A.速度 B.长度 C.时间 D.响度

二、填空与作图题:(本题共9小题.第23、24小题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把正确的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的横线上)

16.如图所示,将一只生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杯子中,鸡蛋沉入水底,向水里加入足量的食盐并使其溶解,得到盐和水组成的液体,称为 ________ ;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鸡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自然界存在着无穷的奥秘,科学家运用 ____________ (选填“科学探究”或“预测猜想”)的方法去认识它们。对富兰克林来说,天电 _________________ (选填“是天神发怒的象征”或“和地电是相同的”),富兰克林通过著名的费城风筝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18.随着城市工业化的发展,噪声污染日渐严重。城市控制噪声的方法有:① ____________(声源处控制噪声),② ________________ (传播过程阻隔噪声),③ ________________ (人耳处减弱噪声)(选填“设置禁鸣标志牌”、“栽种花草树木”或“佩戴耳机”)。

19.严冬季节,早晨路边的小草、住房的瓦楞、围墙的铁丝网上,如图所示,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霜。霜是由空气中的 __________ 遇冷后发生 __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白色针状物质;下霜后空气的温度 _______ (选填“升高”或“降低”),给人以“霜前冷”的感觉。

20.小华同学和妈妈一起在公园散步,看到平静的水面,映照着垂柳的“倒影”,令人心旷神怡。“倒影”相对于 ___________ 是静止的,相对于 __________ 又是运动的.

21.照相机和眼睛的成像原理相同,照相机的镜头、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 ________ 镜,来自物体的光线经过镜头和晶状体,在胶片和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立、______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第19题图 第22题图 第23题图 第24题图

22.如图所示,汽车上用来显示车速的装置称为 ______ ,图中轿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___ km/h。

23.如图所示,太阳从前上方(偏右)照射,画出标杆在地面投下的阴影的大概位置。(友情提醒:认真读题)

24.如图所示,画出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图。

三、简答与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第25、26小题各4分,第27、28小题各6分,共20分.写出必要文字推理说明、公式和演算步骤)

25.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 = /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 3×/s。如图所示,田径百米赛,看到远处发令枪冒烟与听发令枪声音两种方案计时,时间的误差有多少s?(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6.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测量自己的体温所用的温度计及测量示数。

(1)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和分度值分别是多少?

(2)小明的体温是多少?体温正常吗?

27.小明同学向深井竖直斜射入一束激光,在井口平面获得一反射光点。测得射入光线与井口平面成60º角,反射光点B与射入光点A间的距离是1.2m。小明所作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指出小明作图的依据,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入射角和反射角,画出光线射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2)推算井内的水面到井口的距离。(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8.课外实践活动时,小华同学选用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A和B,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实验获得的数据记录如表中所示:

(1)表中数据表明,A、B车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做匀速直线或变速运动? ____________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如图16所示的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车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

(3)3s时间内,模型车A和B运动的路程各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与实验题:(本题共6小题.第29、30、31小题各4分,第32 、33、34小题各6分,共30分.语言表述要求通顺、科学合理)

29.皮球落到地面后总会弹起,弹起的高度却不一定相同。对皮球弹起的高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做了以下猜想,请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将猜想的内容补充完整。

示例:制作皮球的材料 — 皮球制作的材料弹性越大,皮球弹起的高度越高。

(1)皮球充气量多少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弹击地面的硬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皮球下落的速度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皮球表面的颜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小华同学自制的乐器,如图所示。

木板上A、B、C、D是四个凸起的位置,橡皮筋跨过凸起,固定在木板的两端。演奏时,右手拔动橡皮筋,左手分别按住A、B、C、D处,便能听到美妙的乐音。

(1)自制乐器发出声音的响度控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音调控制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自制乐器属于 ______________ (选填“管乐器”、“弦乐器”或“打击乐器”),其音色是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素决定。

31.如图所示,甲是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雪山皑皑的白雪;乙是十三陵水库,正在消融的冰凌。

(1)白雪和冰凌都是水的固态,是由水 ____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后,______ (填写物态变化)而成的。

(2)冰凌由固态直接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 _______ 过程,水蒸气从气态直接转化为雪的过程是 _______ 过程(填写物态变化)。

32.如图所示,用透明的玻璃板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将玻璃板竖直架在白纸上,玻璃板不竖直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 __________________ 。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光屏上 _________ (选填“有”或“没”)像,原因是 _________ 。

(3)实验时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 ,确定像的位置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

(4)实验中发现,蜡烛有两个重叠的像,产生“重影”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如图甲所示,小明同学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线,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移动凸透镜,白纸上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量出亮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为,接着把凸透镜、蜡烛、光屏安装在水平桌面上,如图乙所示。

(1)实验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 ______________ (填写数据单位)。

(2)实验时,小明把凸透镜、蜡烛、光屏放在一条直线上,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_________ 的主光轴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 。

(3)使蜡烛沿主轴远离凸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向 ______ (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

(4)水平桌面的长度约90cm,小明实验过程,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 (从物与像的距离考虑)。

(5)下图所示的情景表明,____________ 因素影响像的正倒。

34.夏天的暴雨来得确是猛烈,雨滴打在窗户玻璃上,沿玻璃缓缓流下。小华同学看到这一现象想:水滴沿着玻璃的运动是否是匀速运动?

小华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了一个水滴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数据填入表中:

(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小华测量水滴运动情况是先定 ________ ,再测 ________ (选填“距离”或“时间”)。

(2)判断水滴是否做匀速运动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滴的运动 __________ (选填“是”或“不是”)匀速运动。

(3)水滴在整个测量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_______ 。

(4)影响水滴沿玻璃运动快慢的因素有 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一点即可)。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269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