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莒县莒北八校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请将答案写在表格中)
1.一支未使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最接近于( )
A. B. C. D.40cm
2.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 cm,12.36 cm,12.35 cm,12.75 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
cm B. 12.34 cm C. 12.35 cm D. 12.36 cm
3.“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 )
A.分别是船和山 B.分别是山和船 C.都是船 D.都是山
4.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东快速行驶,一个人在该公路的便道上向东散步,如果以汽车为参照物,则人( )
A.向西运动 B.向东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5.6时53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将“环境一号”C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轨道。同时,成功搭载发射了一颗新技术验证卫星和蜂鸟试验载荷。如图1所示,“环境一号”在升空时相对下列哪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太阳 B.地球 C.月球 D.蜂鸟试验载荷
6.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2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秒,乙车的速度为/秒
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
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7.如图3所示,笛子是我国传统的一种乐器,利用空气振动发声和空气柱共鸣的原理制成的.下列乐器中与笛子发声原理相同的是( )
A.二胡 B.萧 C.马头琴 D.古筝
8.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9.“神飞船的成功发射,使人们对宇航员的生活和工作更为关注。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0.如图4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答案写在表格中,错选或多选均不得分;少选且选择正确得2分)
11.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
B.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C.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D.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12.在学校运动会上,小明参加的项目是百米赛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终以12.5s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上述小明百米赛跑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明在前50m一定用了6.25s B.小明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8m
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1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教室里讲话时听不到回声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回声( )
B.百米比赛时,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时开始计时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
D.声音能够在任何物体中传播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4.用图5所示的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_mm,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________。
15.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车的速度分别为/s和10 m/s,则两车都运动10 s时间后的路程之比为_______ 。
16.如图6所示,甲图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乙图中的游泳者在水下能听到岸上的音乐声,说明声音不仅能在空气中传播,也能在_________中传播.
[来源:学|科|网]
17.如图7所示,端午节赛龙舟时,发出的阵阵鼓声是由于鼓面的________而产生的,鼓声主要是通过________传到人耳.
18.小明自己制做了一个哨子,如图8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_______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19.如图9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不同的水量,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音高。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是逐渐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0.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 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m/s。
四、实验探究题(14分)
22.如图10所示,将一只小闹钟放在玻璃钟罩内,可清楚地听到闹钟铃声。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会逐渐变弱,甚至听不见。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再次清楚地听到铃声。通过这一实验事实可近似说明声音不能在_______中传播。[来源:学.科.网Z.X.X.K]
23.如图11所示,将一根长约的钢锯条紧压在桌面的边沿,使它长度的3/4伸出桌外。拨动它的顶端,可以观察到锯条在振动的同时发出声音。然后回缩一些,使它的1/2伸出桌外,再次拨动它,可以观察到锯条振动变快,并能感受到声音随之发生变化。类似实验再做几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如图12),斜面应选择较小坡度,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_________。若秒表每格为1 s,则该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
25.如图13所示,机械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要写出解题过程,共20分)
26.(10分)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
(1)海洋中该处的深度为________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s)。
(2)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______
27.(10分)甲、乙两地的距离是,一列火车从甲地早上7: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 s.求:
(1)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
(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
八年级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A 5.D 6.C 7.B 8.A 9.C 10.A
二、多项选择题
11. ABC 12.ABD 13.ABC
三、填空题
14.1 5.25cm 15. 3∶2 16.振动 水(或液体) 17.振动 空气 18.振动、音调 19.降低 20.250 1.67
三、实验探究题
22.会 真空
23.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越快,音调越高】【锯条越短,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调的高低与振动快慢有关】【音调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
24.时间 0.2 m/s 小于
25.32s
五、综合应用题(共23分)
26.3000 真空不能传声
27.(1)100 km/h (2)600 m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