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二十一)
眼睛和眼镜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2014·东营中考)全国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表明:中学生近视发生率急剧上升,且低龄化,如图甲、乙是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选D。
2.如图所示是一副“近视运动眼镜”,它起到矫正近视和防止运动时脱落的作用,这种眼镜镜片的种类是( )
A.凸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即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故选D。
3.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若来自近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则正确的说法是( )
A.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B.该眼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C.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D.该眼是远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解析】选D。本题考查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方法。根据题干中图可知所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后方,该眼是远视眼;为了使像正好成在视网膜上,应使光线提前会聚,即使所成的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所以应佩戴会聚透镜,即凸透镜。故选D。
4.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副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离凸透镜
【解析】选C。近视镜是凹透镜,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拿走近视镜后,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以前会聚得要早,像距更小。因此,要得到清晰的像,需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8分)
5.(2014·龙东中考)中学生小明发现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老师告诉他可能患上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病,需要佩戴 透镜来矫正。
【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眼的矫正。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说明可能患上了近视眼,近视眼对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需要佩戴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的透镜制成的眼镜来矫正。
答案:近视 凹
6.(2014·江苏靖州期末)如图所示,来自物点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后面的B点。要使像靠近视网膜,物点A应该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要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佩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制成的眼镜。
【解析】本题考查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来自A的光线经过眼睛的晶状体成像在视网膜的后面,说明是远视眼;要使像靠近视网膜,像距减小,物距增大,故物体应远离眼睛即向左移动;远视眼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左 凸
7.(2015·泰兴济川中学期末)爷爷的放大镜标有“6×”的标志,小华上网查阅资料知道:放大镜前一个数字表示放大倍率,放大镜倍率=250/镜片焦距+1(焦距单位:mm)。小华据此判断出爷爷放大镜的焦距为 mm;小华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第一次小华通过放大镜看到杂志上的字如图甲所示,第二次小华通过放大镜看到杂志上的字如图乙所示,其中第 次她看到的是字的实像,与图乙所反映的成像规律相同的光学仪器是 (选填“投影仪”或“照相机”);小华是近视眼,她应佩戴一个合适的 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解析】本题考查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由“放大镜前一个数字表示放大倍率”可知,爷爷的放大镜的放大倍率为6,则6=+1,解得f=;
由图知,甲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此时物距小于焦距。乙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物距处于1倍和2倍焦距之间,应用于投影仪。因此第二次她看到的是字的实像;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即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答案:50 二 投影仪 凹
三、作图题(6分)
8.请根据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在如图所示的方框内画出矫正所需的透镜并完成光路图。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答案: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14分)
9.学完“眼睛和眼镜”的知识后,小明自制了一个水透镜,如图甲所示,利用注射器向水透镜内注水或往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焦距。小明想利用这个水透镜来研究近视眼的成因。
(1)小明把蜡烛、水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此时在光屏上成像如图乙所示。要想模拟眼睛的成像情况,小明需要把蜡烛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A。
(2)接着小明要想研究近视眼的成因,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他要用注射器 (选填“向水透镜中注水”或“从水透镜里往外抽水”),然后向 移动光屏,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B,则实像B要比实像A (选填“大”或“小”)。
【解析】本题考查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1)据图能看出,此时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若想使得该实验中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即让像变小,应该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故将蜡烛向左移动,将光屏也向左移动。(2)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强造成的,故小明要想研究近视眼的成因,保持蜡烛和水透镜的位置不动,让晶状体变厚,故他要用注射器向水透镜中注水,同时由于晶状体变厚,使得其折光能力变强,所以像会向左移动,即像距减小,同时像也会变小。
答案:(1)左 (2)向水透镜中注水 左 小
【培优训练】
物理研究小组案例:课题一:用一组焦距不同的凸透镜、一个平行光光源、一个装有牛奶和水混合溶液的烧瓶制作的眼睛模型,来研究视力矫正的办法,在下面横线上完成填空:
(1)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 ,烧瓶后壁相当于人眼的 。
(2) (选填“a”“b”或“c”)图是远视眼模型,应当用 (选填“凹”或“凸”)透镜进行矫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眼球的结构及成像原理和近视眼、远视眼的判断及矫正。(1)由图可知,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人眼的晶状体,烧瓶后壁相当于人眼的视网膜。(2)由图可知,图b中光线经晶状体会聚后落在视网膜前方,图c中光线经晶状体会聚后落在视网膜后方,所以图b是近视眼模型,应加一个合适的凹透镜进行矫正;图c是远视眼模型,应加一个合适的凸透镜进行矫正。
答案:(1)晶状体 视网膜 (2)c 凸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不用注册,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