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古文复习题2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涵盖六年级语文第六单元的复习内容,包括《观潮》、《湖心亭看雪》以及《诗四首》(《饮酒·其五》、《春望》、《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试卷分为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和诗歌鉴赏三个部分,涉及字词注音、字义解释、句子翻译、文本理解以及古诗词赏析。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学生可以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古汉语的基本知识,并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涵盖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字词注音、字义解释、句子翻译及文本理解,重点在于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古诗词鉴赏水平。

第六单元复习2

观 潮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京尹( )雷霆( )艨艟( )( )奔腾( )乘骑( )如履平地( )倏尔( )一舸无迹( )善泅者( )罗绮( )倍穹( )僦赁( )( )

2.解释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方其远出海门( ) ②吞天沃日( )

③则一舸无迹( ) ④乘骑弄旗标枪舞刀( ) ( )

⑤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 )

⑥则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 ( )

⑦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 ( )

⑧倏尔黄烟四起( ) ⑨江干上下十余里间( )

⑩玉城雪岭际天而来( ) ( )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②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④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闲也。

湖心亭看雪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 )

沆砀(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 强( )饮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含义。

①更定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⑦焉得更有此人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 ⑩及下船

二、阅读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拿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4.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 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

5.“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

6.“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7.“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8.上文画线句子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特点?

诗四首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草盛( ) 荒秽( ) 草木长( ) 燕( )然

候骑( ) 鸡豚( ) 叩( )门 萧( )关

4.填写诗句。

① ,带月荷锄归。②衣沾不足惜, 。

③ ,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

④山随平野尽, 。 ,云生结海楼。

⑤ ,柳暗花明又一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二、阅读

阅读下列各首古诗,回答诗后问题。

(二)

使至塞上

王 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9.本诗从体裁上看,是一首 诗。

10.本诗首联交代了 和 。

11.说一说本诗中写得最精彩的是哪两句?写出了什么意境?

(三)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本诗首联交代了远渡的 和此行的 。

14.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15.在颔联中,有两个字用得好,找出来谈谈它好在何处?

17.从尾联来看,这首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四)

游山西村

陆 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8.全诗紧扣一个“ ”字,按 推移展开叙述。

19.首联写出了什么内容?

20.“古风存”一句用来赞美农民的什么品格?

21.本诗中哪两句流传最广?含有什么哲理?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请结合自己的体会谈一谈。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009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