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浙江省宁波十九中2008-200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单元检测语文试卷(六)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涵盖了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基础知识积累、课内文言文阅读和课外文言文阅读。基础部分包括字词注音、解释、词类活用现象以及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填空。课内文言文阅读部分包括《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阅读理解题,涉及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和作者情感分析等。课外文言文阅读部分则包含两个短文,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主要考察学生对古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涵盖字词注音、解释、词类活用、文学常识、古诗文填空、文言文阅读理解等。通过这些题目,学生能够掌握古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同时也能理解古文中的思想情感和文化内涵。

八 年 级 下 第 六 单 元 测 试 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基础知识积累:(43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8分)

①为坻 ( ) ②翕忽 ( ) ③浩浩汤汤( )

④樯倾楫摧( ) ⑤岩穴暝 ( ) ⑥山肴野蔌( )

⑦脱笼之鹄( ) ⑧曝沙之鸟(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8分)

①水尤清冽 ( ) ②鱼可百许头 ( )

③南极潇湘 ( ) ④或异二者之为 ( )

⑤野芳发而幽香 ( ) ⑥树林阴翳 ( )

⑦土膏微润 ( ) ⑧恶能无纪 ( )

3、指出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意思:(16分,⑤、⑥各4分)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_____,______活用作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___活用作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③山行六七里 _____,______活用作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④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_____,______活用作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⑤作则飞沙走砾 _____,______活用作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⑥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 _____,______活用作______;意思:________________

4、文学常识及古诗文填空:(11分,每空格0.5分)

①《小石潭记》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②《岳阳楼记》选自《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朝文学家。

③《醉翁亭记》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朝文学家。

④《满井游记》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朝文学家,他与

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都有文学成就,被称为“______________”。

⑤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用来表达物我两忘、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句子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化用典故流露出诗人对从政仍有期待的诗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了忧国忧民和胸怀济世情怀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雨不动安如山。

⑧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以春景写冬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借比喻手法表达爱国之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41分)

(一)小石潭记(14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蒙络摇缀( ) ②佁然不动( )

③斗折蛇行( ) ④悄怆幽邃( )

6、与例句“全石以为底”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因以为号焉 B、卷石底以出

C、以其境过清 D、无从致书以观

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参差披拂。 高高低低随风吹拂。

B、潭中鱼可百许头。 潭中的鱼可以数出有百多条。.

C、佁然不动。 (鱼影)呆呆地一动不动。

D、凄神寒骨。 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8、在作者笔下,小石潭的水有什么特点?文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与

哪句话构成了相互呼应的关系?(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找出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说理由。(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岳阳楼记(14分)

①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②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扁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③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1、在文中的空缺处填写语句:(2分)

12、①②两段文字之间的关系是(2分)…………………………………………(     )

   A、承接关系 B、并列关系 C、递进关系 D、因果关系

13、“是进亦忧,退亦忧” 一句中,“进”和“退”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借“斯人”来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4、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不以物喜, 不以已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微斯人,吾谁与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中的二个问句属于什么问句?有什么表达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醉翁亭记(13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6、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 ②佳木秀而繁阴 ( )

③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 ) ④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

17、与例句“往来而不绝者”中的“而”的意思和用法一样的一项是(2分)……( )

A、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B、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C、杂然而前陈者 D、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18、翻译句子:(4分)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表现醉是表象、乐是实质的是哪句话?(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写禽鸟之乐和游人之乐的用意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16分)

(一)(8分)

管宁、华歆(xīn)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予非吾友也。”

[注释]席:坐具、坐垫。轩冕:轩,大马车;冕,大礼帽。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又尝同席( ) ②宁读如故( )

22、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不要求加标点符号):(2分)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22、翻译句子:(2分)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故事中管宁、华歆两个人物能给我们很多的启示,请任选一个角度讲讲你从中得到的

体会。(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8分)

蔡磷,字勉旃(zhān),吴县人。重诺责①,敦②风义③。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券。亡何,其人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且父未尝语我也。”蔡笑曰:“券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君。”卒辇④而致之。

[注释]①诺责:诺言和责任。②敦:重视。③风义:情谊。④辇(niǎn):车子,这里是“用车子运”的意思。

2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

A、亡何,其人亡 (逃走) B、且父未尝语我也 (告诉)

C、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父亲) D、卒辇而致之 (送还)

25、与“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一句中“之”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如鸣珮环,心乐之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卒辇而致之

26、对上面短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蔡磷的朋友“以千金寄之,不立券”,是因为了解蔡磷“重诺责,孰风义”。

B、朋友的儿子“愕然不受”,主要是因为父亲不曾把这件事告诉他。

C、“券在心,不在纸”,意思是朋友之间的友谊、信任要铭记在心里,而不是写在纸上。

D、这则短文以具体的事例赞扬了蔡磷的诚信。

27、请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以“变”为话题,请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兼用多种表达方式。

八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试卷

基础知识积累:

1、①chí ②xī ③shāng ④qiáng ⑤míng ⑥shǜ ⑦hǘ ⑧pǜ

2、①特别、格外 ②左右 ③到 ④或许 ⑤开花 ⑥遮盖 ⑦肥沃 ⑧怎么

3、①布,名词作动词,分布②犬牙,名词作状语,像狗牙齿一样③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④宴,名词作动词,举行宴会⑤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飞;走,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跑⑥泉,名词作动词,汲取泉水;茗,名词作动词,煮香茗

4、①《柳河东集》柳宗元②《范文正公文集》范仲淹 北宋③《欧阳修散文选集》欧阳修 北宋④《袁中郎集笺校》袁宏道 明代 “公安三袁”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

(一)5、①缠络②……的样子③像蛇一样④深远

6、A

7、B

8、清澈、洁净,水尤清冽。

9、寄情山水而“乐”,但因小石潭环境凄清而悲凉。

10、略

(二)1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12、B

13、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4、①不因为外物的得失和自己际遇的好坏而或喜或悲。②没有这样的人,我与谁一道呢?15、设问,引出下文,并使文势利层层递进。

(三)16、①秀丽②萌发滋长③高踞④到

17、A

18、①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却在乎(领略)山水的乐趣。②喝醉了酒能同他们一起快乐,酒醒之后能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

19、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20、陪衬(衬托)作用。

三、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21、①曾经②原来的样子

22、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

23、管宁(把)席子割裂与(华歆)分开坐,(并且)说:“你不是我的饿工友。”

24、读书专心;安静的读书环境很重要;人不要见利忘义。

(二)24、A

25、D

26、B

27、做人要讲究诚信,重承诺。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037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