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第六单元同步测试2(北师大版八上)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针对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的内容进行了考察,包含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和作文三个部分。其中积累与运用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拼音填写汉字、选用词语写一段话、默写课文内容、推荐课外作品并介绍其内容、进行口语运用练习;阅读理解部分选取了一篇名为《雨》的文章,让学生分析文章的线索、表达的情感以及语言特色;作文部分提供了两个主题供学生选择,分别是托物言志的散文和关于读书的话题作文。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篇试卷主要考查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文:第六单元学情调研试题(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一、积累与运用

1.根据拼音写汉字。

青ǎi( ) 氤yūn( ) 一峰半hè( )

喧xiāo( ) yù( )帖 雷电霹báo( )

2.下面一些词语,请你选用其中的若干个,写一段话,表达你的思乡或思亲的感情。

惆怅 熹微 凄凉 寂寥 徘徊 烟雨迷濛 顾影自怜 魂牵梦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课文原句填空。

①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____

_______________。(《听听那冷雨》)

②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③______,到黄错、点点滴滴。(《声声慢》)

4.请向你的同学推荐一部(或一篇)你最喜欢的课外作品,并简要介绍一下这部(篇)作品的主要内容。

作品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品主要内容: ____

5.口语运用:根据下面一段话作答。

小海要参加县里的朗诵比赛,为此他每天都练习得很晚,有一天,邻居张伯伯对他说:“小海呀,你学习可真刻苦,每天晚上都12点多了,我们都睡下了,你还在大声读什么东西。”小海谦虚地说:“张伯伯过奖了,我还差得远呢,还需要努力。”

①张伯伯的话要强调的意思是: 。

②小海对张伯伯话的理解是: __ 。

③如果你是小海,你的回答会是: 。

*6.根据下面一则报道作答。

据新华社合肥5月31日电(钟安) “儿童节要到了,我不要什么礼物,只希望父母能够    。”近日,合肥市一名初一学生向记者述说了他的烦心事。

黄同学告诉记者,他从四年级开始养成记日记的习惯,可经常发现日记被妈妈翻看。为此,他经常和妈妈发生冲突,但每次妈妈都称自己是个孩子而不应该有稳私。后来,为了应付妈妈的偷看,他只好记了两本日记本,一本用来写心理感受,另一本用来应付妈妈的检查。

①联系上下文,给文中横线处补写一句话,使语意完整。

②如果你是黄同学的朋友,你有什么感触?请你对他的母亲说一句话,将你的这种感触得体地表达出来。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张文军

(1)雨,令人心烦的雨。天上下着,地上淌着,地理考卷上还偏偏要问:“什么叫梅雨?”

(2)“季风区因……雨带推移现象……”我无可奈何地写着,“五月,雨带排怀(徘徊)。”这两个字是不是这样写?“排怀”我知道是来回走的意思,来回走应该是足字旁吧。先不管它,往下写吧,“梅子黄熟的时候,阴雨连绵……”阴雨连绵!又是雨,还阴雨连绵。唉,真是的!

(3)鬼天气!中午上学时还好好的,这会儿阴得一条小缝都不剩。轻风吹着细雨,飘着,洒着,一会儿东,一会儿西,下得人心焦。

(4)老师说:“别向外看了。一会儿家长会给你们送雨具来的。集中精力,拿出好成绩来,才对得起顶风冒雨来给你送伞的家长。”

(5)别人可以安心了,可我心里清楚:是不会有人来给我送伞的。最好都没人送,要淋就淋大家吧。

(6)可送伞的来了。第一个是宋欣的奶奶。这老太太也不怕滑倒了摔着。

(7)杨豆的爸爸也来了。老师接过雨伞放在杨豆的课桌旁。小杨豆冲着我得意地笑笑。这个坏蛋!

(8)我心里不是滋味,转过脸望着窗外。操场上积满了白花花的水。雨点好像又大了,砸起一个个水泡,溅起的水沫雾蒙蒙的。

(9)我爸爸是个炼钢工人,厂子离家老远,一早上班走,很晚才能回来。爸爸的工作很累,我看得出来。妈妈是个售货员,整天和各式各样的漂亮衣服打交道。我们家也数她的穿戴最讲究。

(10)一股凉气从窗缝挤进来,我不由自主地缩缩脖子,把挽起的袖子也放了下来。楼房顶上的排水管嗡嗡地响着,把房顶上的积水摔在水泥地上噼啪轰响。爸爸是个好工人。喏,我的书皮全是爸爸得的奖状包的。妈妈不知为什么也月月拿奖金,她不但和顾客吵架,还和爸爸三天两头地吵。嫌爸爸下班回来得晚了,炉子灭了,衣服脏了,皮鞋烂了,两月没看电影了,半年没去公园了……三天两头地吵,烦死了。心都吵碎了,头都吵崩了,人都吵傻了。一听见他们吵,我的头就像这排水管似的嗡嗡响。

(11)唉哟,老师来了,赶快写几句吧:“这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

(12)我爱吃话梅糖,所以这个“梅雨”的梅字绝不会错。

(13)爸爸老是说,我吃的话梅糖是他用汗珠子换来的,凡事有苦才有甜。他还常说:“活人,活人,没活干还能算大活人吗?”我就佩服爸爸累不嫌累,苦不叫苦的劲儿。

(14)有一次,爸爸又回来得很晚。妈妈到了家只是擦桌子,抹凳子,拖地板,就是不做饭。爸爸回来,就只好钻到厨房里去做饭。妈却说:“每天都要在你那亲爱的锅炉前多炼个把钟头,抗热功夫深了吧?呆在厨房里也许还觉得风凉呢!”爸说:“你还别气,你这辈子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的。”

(15)什么乐趣?我也不清楚,反正他们又你一句我一句地吵了一架。害得我作业都没完成,第二天整整趴在教室外边补了一节课。作业算是马马虎虎补上了,可新课一点也没听到。倒霉!

(16)又来了几个家长,送来了伞、雨衣、水鞋。收到雨具的同学个个都像吃了什么兴奋药,劲头十足,鸡啄米似地在卷子上不停地写着。

(17)我不由地向门外望望,希望我的爸爸或者妈妈能忽然出现在教室门口。不过我清楚,我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的,不会有人来给我送伞的。

(18)爸爸妈妈要是不吵架就好了。

(19)爸爸整天忙忙碌碌的却很知足。妈妈有的是时间,却总觉得生活没意思。怎样才算有意思呢?爸爸回来得很晚,睡得早,家里的电视让妈妈一个人包了。我和弟弟只能在外间听电视,还要把书本摆个样子。我要能天天看电视,就决不会说没意思。

(20)风停了,雨却更大了,垂柳披散着长发呆立着,枝叶上挂满了雨珠,一闪一闪的像无数条金属链子,锁着,罩着,向下打着坠。柳树低垂着头,落汤鸡似的怪可怜的。

(21)昨晚上,爸回来说工资发下来了,给爷爷送去十元钱。妈妈却嚷嚷着说:“还不完的账,啥时能填满无底洞!”爸爸生了气,俩人又吵了半夜。

(22)有一个问题我想不明白:我们欠爷爷的账吗?

(23)早晨,妈妈没吃饭就走,爸爸让我给她送个馍。妈却说:“滚!恶心!”中午,妈妈没回来,可能又去姥姥家了。

(24)雨又大了,噼噼啪啪地打在窗玻璃上。雨水不停地往下淌,留下道道水印,像是泪,止不住的泪。

(25)我想起了爱哭鼻子的弟弟。等会儿去接弟弟,一定要把上衣护好,别弄湿了,好给弟弟披着,只有用它能给弟弟挡一阵了。

(26)爸爸早上走时也没带雨具。也许这会儿他正在炼钢炉前抡大锨呢!熊熊的火呼呼响着,爸爸和叔叔们的汗也似这绵绵秋雨,流啊,淌啊……

(27)下课铃响了,沥沥啦啦的,可真难听。

(28)同学们交了卷,各自拿着自己的雨具走出去。我仍然坐在那儿,看着我的卷子发愣。我只答上个什么叫梅雨。唉,梅雨,梅雨,倒霉的雨。

(29)“小旺,小旺!”我听到了爸爸的喊声。

(30)我像是被弹了起来。爸爸就站在教室门口,一手拿雨伞,一手提着水鞋,气喘吁吁的。

(31)我急忙向门口奔去,差一点撞倒了课桌。出门喊了声“爸”,我就愣住了。爸的衣服全湿了,雨水顺着裤角向下流着,脚下已是一汪积水。头发上的水珠忽闪着,沿着前额、眼角、下巴滴在前衣襟上。

(32)爸没来得及换衣服就跑来了。

(33)“快!换了鞋接你弟弟去。”

(34)我急忙弯下腰,几滴泪水掉在水鞋上,我赶忙抹了一把。当我直起腰来时,又苦又涩的泪水流进了我的嘴角。我心里翻腾着,我的卷子上只答了个梅雨,我觉得我欠下了爸爸的账。

(35)爸爸冰凉的手拉着我走进雨中。我抬眼看那垂柳,它们似乎变得更绿了。我哗哗地着水向前走着。雨点打在伞上像咚咚的鼓点。我伸出手接点雨水尝尝,甜甜的,有点像话梅糖……

(选自《鸭绿江》1984年第8期)

7.文章穿插着哪两条线索?这两条线通过什么联结起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从本单元课文看,雨可以引起诗意,可以引起思乡情,可以给人以宁静安闲。但本文却说雨“令人心烦”“下得人心焦”,是“倒霉的雨”,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下面几个句子表达上有什么妙处?

①一听见他们吵,我的头就像这排水管似的嗡嗡响。

②风停了,雨却更大了……柳树低垂着头,落汤鸡似的怪可怜的。

③雨水不停地往下淌,留下道道水印,像是泪,止不住的泪。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本文也有不太简洁的地方,有些段落删去对内容影响并不大。如果以恰当为原则,你认为哪些段落可以删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多数人写文章赞美母爱,本文却对妈妈却有微词。这对你写作上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作文

  下面两题任选一题做。

1.以《_____的赞歌》为题,选择一种事物,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寄寓你对生活的感悟。

2. 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你知道多少呢?这些名言给你哪些启示?你对读书有什么看法呢?你认为书要怎样读?你有自己的读书方法吗?你的读书经历中最难以忘怀的是什么?请以“读书”为话题,自选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习作。以下名言供参考:

书到用时方恨少。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观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

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霭 氲 壑 嚣 熨 雹

2.3.4.(略)

5.①你的朗读影响大家休息了。②张伯伯鼓励他要继续学习。③对不起,影响你休息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6.①示例:多给我一点私人空间,不要侵犯我的隐私。②示例:阿姨,你知道吗?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二、7.文章通过“我”在考场上的回忆,把“雨天考试”(现实)和“家庭生活”(回忆)两条线穿插起来。

8.本文作者生活在一个不很和谐的家庭,考试也不顺心,心中烦恼,所以眼中的雨就不美好了。文中写雨也正是为了衬托作者压抑的心情。

9.这些句子取眼前事物为譬,形象、自然、贴切,切合雨天情景和作者心情,情中景与景中情相互映照,紧密交融。

10.第2.12.13.23.25.26等段落可以删去。

11.写作文要有新意,不步人后尘;还要事真情真,不可造作,不作无病呻吟,也不必无中生有,刻意美化。

三、作文 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0588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