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八年级 > 语文

八年级语文第五单元(单元综合测试)(原卷版)

试卷简介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山,沉稳而厚重,雄立于天地之间,yǐ逦、连绵;海,深沉而皓大,静卧于乾坤之内

所涉及的知识点

第五单元综合测试

(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8分)

山,沉稳而厚重,雄立于天地之间,yǐ逦、连绵;海,深沉而皓大,静卧于乾坤之内,宽广、辽阔;星空,璀璨而缥缈,闪耀在蓝天之上,深邃、寂静。几十亿年的沧桑,数百亿年的孕育,才有了这些耐读的无字经书。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3分)

yǐ(  )逦    深邃( )    孕(  )育

(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1分)

(3)“沧桑”的意思是 (   ) (2分)

A.世态变化巨大  B.时间或岁月变迁  C.朝代更迭

(4)文段主要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2分)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历经五年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建设,无锡荡口古镇终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 的水乡风情跃然于世。

(2)假期参观青羊宫,很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神像、法器等,我不禁感慨,我们跟自己的传统文化之间的

太深了。

(3)扬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 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A.淳朴  隔阂  丰富 B.纯朴  隔阂  丰厚

C.纯朴  隔离  丰厚 D.淳朴  隔离  丰富

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俯瞰脚下峡谷,只见其间一股清流急湍,环顾四周,岩壁巉峻,丘岗葱绿,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B.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千军万马,互相挤着、撞着,推推搡搡,前呼后拥,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前面的呼喊嚎叫,后面的拥挤不堪,形容场面极度混乱)

C.此刻倒霉迹象接踵而至,频繁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震……(指人们前脚跟着后脚,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络绎不绝)

D.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这里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

4.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按照规划,本市将修建飞机场,机场建成以后能进一步提高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改善”与“生活水平”搭配不当,应去掉“和改善”)

B.文化和旅游部近期部署查处恶搞英雄烈士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经营制度。(“规范”与“制度”搭配不当,应将“制度”改为“秩序”)

C.名扬世界的丽江古城四方街是木氏家族明朝年间率领百姓建筑而成的。(语序不当,应把“明朝年间”移到“木氏家族”前)

D.为搞好百年校庆,学校领导研究并征集了师生们开展活动的意见。(成分残缺,应在“校庆”后加“活动”)

5.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气变化的一个阶段。

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⑤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④②①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④②⑤ D.④①③⑤②

6.下列语文知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贵州省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信息采集工作动员部署暨业务培训会议在贵阳市召开。”句子的主干是“会议在贵阳市召开”。

B.“皑皑白雪”“风云变幻”“气势磅礴”都是主谓短语。

C.“采集内容包括采集对象身份信息、政治面貌、对象类别、基本生活状况等。”此句中的标点运用正确。

D.“实现全县自备水源用水户取水计量在线监控全覆盖,大大减少了执法成本。”句中“大大”一词充当状语。

7.下面各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壶口瀑布》一文的作者是梁衡。文章写作者先后于雨 季和枯水季去壶口,浓墨重彩地描写了壶口瀑布之惊人 的美。

B.《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作者是马丽华。各拉丹冬是唐古拉山脉最高的雪群,这里是长江的源头。

C.《登勃朗峰》的作者是马克•吐温,英国作家。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等。

D.《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作者是阿来,本文使用第一人称,从“一滴水”的视角写了一次丽江之行。

8.对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下面是几副有关名胜的对联,请参照示例任选一副进行赏析。(2分)

湖南岳阳楼对联: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赏析:上联概括地写岳阳楼的自然号观,登高望远,洞庭山水尽收眼底。下联暗引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由眼前的湖山联想到百姓的忧乐,切景切事,抒发爱国情怀。

①杭州岳王庙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②秦皇岛山海关,孟姜女庙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9.河北是一本读不尽的大书。班级举办“‘河’你一起”学习交流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应任务。(8分)

(1)【一起·阅山河】为了展现河北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班长小语在互联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你检查发现 和 (填序号)两则并不适合作此版块素材。(2分)

①河北自然风光秀美多姿,这里太行巍峨,燕山峻秀,湖光潋滟,沧海淘浪。

②河北吴桥是中国著名的杂技之乡,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是世界杂技的东方大赛场。

③清东陵和清西陵分别位于河北唐山和河北保定,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群,它们记载着大清王朝曾经的鼎盛与辉煌。

④“白洋五日看回花,馥馥莲芳入梦来”,这是明代诗人鹿善继在河北白洋淀赏莲时留下的句子。

(2)【一起·览胜景】小语准备为河北名胜避暑山庄写一则宣传广告,请根据下面资料,补写下句。

资料:避暑山庄坐落在蜿蜒曲折的山丘上,四季如画,风景优美。在避暑山庄内,游客可以欣赏到不同风格的建筑,亲身感受到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除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群,避暑山庄还有宽广的湖泊和翠绿的山峦。湖水碧绿如镜,映衬着蓝天白云,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在这里可以避暑度夏,远离尘嚣,寻找心灵的宁静。

推介语:上句:避暑胜境四季如画

下句:

(3)【一起·倡先行】班会的最后,小语以九(3)班班委会的名义写了一封倡议书,倡导同学们既要做好文明游客,也要做好河北小主人,迎接八方来客。请你一起修改并完善倡议书。

①倡议书有两处格式错误,请修改。(2分)

②在倡议书的横线处补写恰当内容。(2分)

二、阅读与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题目。(12分)

材料一:

①如果说哈尔滨成为热门旅游城市并频频冲上热搜多多少少带有偶然性,当前各个文旅局的出圈爆火则应归功于它们的新媒体传播抓住了旅客的关注点。春节黄金周历来是游客出行集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各地文旅局在现阶段加大宣传,以各种创意和奇思妙想吸引游客目光。应该说,这种“卷”是行政主体主动贴合市场的积极姿态。

②这样热闹的景象,定然会带来一波高量级的旅游收入。今年元旦假期,哈尔滨游客达304.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59.14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但得看到,哈尔滨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很大程度在于其本身文旅资源的底蕴。综合现有来自旅客等多方视角在网络上主动传播的视频内容来看,今年哈尔滨旅游经济发展仍旧主要基于其每年固定建设经营的冰雪大世界等,只不过在服务细节和城市文化、人文关怀上,作出了不小的改变和进步,应该说,正是哈尔滨从细节着手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才带来了其旅游出圈爆火的结果。作为传统的冬季旅游目的地,哈尔滨自身并不缺之旅游资源,也无需担心过多的投入带来市场供需上的失衡。

(选编白《当各地文旅局“卷”起来后》,“光咀网”2024年1月16E)

材料二:

①城市或景区,如果不能在产品力上一锤定音,至少也需要在品牌和营销上花足十分功夫。

②文旅行业有句俗话:老板折腾员工死,老板不折腾老板死。讲的意思是,文旅行业就是要不断地制造声量,通过品牌塑造和营销推广,建立市场竞争优势。以河南为例,老牌的洛阳、开封等城市自不待言,新晋的“中国主题公园第一县”中牟今年春节的表 现也非常亮眼。他们通过准确的城市品牌定位和一波接一波卓越有成效的营销推广,春节假日期间,全县接待游客377.8万人火,实现收入11.15亿元,与2019年、2023 年可比口径对比,人次同比增长 1631.04%、327.86%,收入同比增长7823.25%、536.12%。最高峰是2月14日,有53 万人次游客米到中 年,是2023年同期的4倍,2019年司期的20倍。这个数据放在全国,也是相当有说服力的。更重要的是,中牟已成为全国游客关注的目的地。

③我觉得我们应该为这样的政府授予一个“有为政府”的名号。尽管北上广深和山河四省以及其他省市县打法可能会各有不同,但是否敢于作为、愿意作为既是体现一个地区政治生态的晴雨表,又是地方文旅甚至经济能否有所成就的基础。

(选编自《寿节文旅市场究竟怎么样?》,“澎湃新间”2024年2月21日)

材料三:

①文旅深度融合旨在推动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例如,年轻人热衷于“特种兵旅游”“Citywalk”等新模式,喜爱“南方小土豆”“广西小砂糖橘”“云南小野生菌”等亲 切温情的语言表达形式,根据网络“热搜”决定出游计划,不断探索出旅游新模式。各地文旅局长纷纷亮 出“绝活”为家乡“打call”。同时,在提供便捷周到的文旅服务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换着花样把远道而来的 游客“宠上天”,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出游的满意度,促进“流量”变为“留量”。许多城市带头做榜样,开通旅 游专列,提供接站服务,为来客送上特色礼品;遇降雨降温天气,景区免费提供红糖姜茶,暖心又暖身;游客 深夜堵车,文旅局冒雪上山送物资,还为老人带去急需药品。部门联动强化社会治理,营造和谐文旅市场环境,半富文旅服务内容,以文明旅游风尚浸润心灵。

②内容生产是文旅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文化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目标。文化和旅游实现西产共西 这R。西京水业的亦习融会路界处会不断垃育出人民群企直闻乐见的新产品。让“头回客”成为“回头客”。

③一方面,深入挖掘文旅基础资源。地方城市从全局视角制定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总体规划和不同门 类文旅资源的专项规划,尤其是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革命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的 研究和挖掘,不断夯实文旅融合的基础。另一方面,以“文旅+”带动多产业同驱并进。多元跨界融合推 动转型升级,为文旅深度融合打开了新空间。“文旅+科技”“文旅+救育”“文旅+乡村”,这些跨界融合使人们得以充分亭受风格鲜明、品质优异的文化旅游产品。

(选编白《文旅融合新功能持续加持“文化年”》,“中工网”2024年2月11日)

10.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哈尔滨成为热门旅游城市并频频冲上热搜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B.哈尔滨旅游收入创历史新高取决于其本身文旅资源的底蕴。

C.如果一个城市的产品力特色不明,至少需要在品牌、营销上下足功课。

D.文旅行业的内核是内容生产,只有紧抓内核,才能稳步发展。

11.根据材料一,概括哈尔滨成为热门旅游城市的原因。(3分)

12.材料二第②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3.请根据材料三,概括出政府应如何促进文旅市场良性发展?(4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12分)

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

原因

①一边是绵延不绝的高黎贡山,一边是壁立千仞的碧罗雪山。谷底的那片碧绿,是从青藏高原汇聚千溪万泉而来的江水。江水时急时缓,遇到乱石嶙峋,就白沫喷涌,浪花飞溅。水声或如悄声细语,或如雷声阵阵。

②这就是怒江。它沿岸的一条公路如游丝般蜿蜒。A.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我将脑袋伸出车窗,使劲睁大双眼,却怎么也无法在一望之中把这宏大瑰奇的景象尽收眼底。

③忽然,从邻座传来音乐声,是贝多芬的《英雄交响曲》。我有点吃惊,既因为游客中竟然有人喜欢西方古典音乐,也因为那不同凡俗的浑厚乐声和细腻的音质。

④“英雄!这些山、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支交响乐简直就是为它们谱写的!”对这支曾被一些音乐评论家认为艰涩难懂的乐曲,他竟然这样解读。

⑤这位游客来自北京,在这里当过“知青”,回城后成了一名教师。老伴去世后,他没有独守孤影,而是四处旅游。“昨天刚从拉萨坐飞机到昆明,今天就直奔怒江来了。”快七十岁的他,精神矍铄。

⑥“当年我只觉得山里生活艰苦,却没发现这里的景色这么撩人。”他笑了笑,接着对我说:“在城市我常感到寂寞,而进入山水的怀抱,我就像回到了那个曾经完整的家,心安!”也许,曾和自己的青春融为一体的地方就是故土家园吧,这位老人是寻找他的青春来了。

⑦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当雄浑的山河打开自己的胸膛,成千上万种美就在人们眼前次第呈现。

⑧怒江第一湾,像一块马蹄形的翡翠,安稳地置放在群山之间。和长江第一湾的猛然掉头、雄奇有力不同,这个弯转得那么优雅,就像华尔兹舞中旋动的长裙一角。我们这些游客,站在山坡的围栏外,看着深谷里仿佛陷入沉思的碧水。

⑨导游姓李,50多岁模样,当她开朗地大笑时,眼角和额头的皱纹都在爬动。她向大家介绍:其实,这条江到了雨季才会发怒,才名副其实。这个季节,更适合它的名字应该是——碧江。显然,她对这片山水非常了解。

⑩车到了老姆登村,我的眼睛追随李导的指引,看见对面戴在群峰头上的皇冠山是那样高贵华美。当一抹阳光落在上面,它就像刚从黄金的汁液里捞出来一样,润润的,闪着金黄的光。为了拍一张把“皇冠”戴在头上的照片,游客们四处寻找合适的位置和角度,李导微笑着走过来,一一指导并帮忙。当相机屏幕上显示出一位手持小木匣(自制音乐播放机)的“老皇子”时,她轻拍手掌,发出爽朗的笑声,那位北京老人也咧开嘴笑了。

⑪童心在大自然面前复活了,每个人都变得更加可爱和天真。

⑫大巴车继续向着山河敞开的方向前行,李导趁着空闲向大家讲述起自己的身世。她的家乡在云南省怒江州北部的独龙江乡。早年,那里不通公路,物资匮乏。当地政府曾组建马帮,运送粮食和物资,救助群众。她就是赶马人,也曾做过国营马帮首领。

⑬泥石流、桥梁损毁、大雪封山……甚至她的丈夫也遇难于赶马途中。十多年里,她历经艰险,遭遇了难以想象的苦痛,也一次次见证了乡亲们在山间铃响马帮来时的喜极而泣。

⑭庆幸的是,一条条公路终于打开了闭锁的山区。前些年,为了提高云南茶的知名度,云南组织了一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她留下了自己马帮首领生涯的最后一次亮相。

⑮那一路,马帮吸引了许多好奇的目光,催生出不少轰动的趣闻,同时马帮也看到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川流不息的车辆、霓虹闪耀的商场……在宽阔的大街上,在汹涌的人流中,B.马帮不再像行走于山间古道时那样自然:蹄声犹犹豫豫,马儿的脖铃声错落纷乱,什么时候该走?什么时候要停?前面的岔道如何选择?这些都变得难以确定。

⑯如果说,大山曾经遮挡过她的目光,那么,这次马帮驮茶进京的活动,则在她面前打开了一幅全新的生活画卷,引发了她的思索。

⑰时代也许不再需要传统的马帮了,她清醒地认识到。

⑱短暂的迷茫和一时的失落在所难免。但很快,她就决定从熟稔的生涯中拔脚而出,她要与通了公路的家乡一起展现魅力,她开启了生命的另一扇门——成了一名高山导游。在为四方游客的服务中,她感受到了充实与快乐。

⑲到了丙中洛,李导带领大家,向如画河山的更深更远处走去。这时,我却很清楚地看见,她的手自然前伸,挽住了北京老人的胳膊。

⑳前方,一定还有许多难以置信的美被崇山峻岭收藏,还有许多惊叹在目光的扩散和腿脚的迈动间发出,还有许多温情在人生的旅途中酝酿。

㉑我知道,当人们像雄浑的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时,就能够收获美,收获快乐,收获爱。

(选自《光明日报》2024年2月23日,有删改)

14.文章以作者的行踪为线索,由所至写到了所见所感。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2分)

15.结合语境,任选一句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3分)

A.我们乘坐的大巴,像甲壳虫似的在公路上缓缓移动。

B.马帮不再像行走于山间古道时那样自然:蹄声犹犹豫豫,马儿的脖铃声错落纷乱

16.第④段中北京老人为何说“这些山、这些水才是真正的英雄”?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3分)

17.文章标题《像山河一样打开自己》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17分)

桃花源记

汪曾祺

①汽车开进桃花源,车中一眼看见一棵桃树上还开着花。只有一枝,四五朵,通红的,如同胭脂。十一月天气,还开桃花!这四五朵红花似乎想努力地证明:这里确实是桃花源。

②刚放下旅行包,文化局的同志就来招呼去吃擂茶。闻擂茶之名久矣,此来一半为擂茶,没想到下车后第一个节目便是吃擂茶,当然很高兴。茶叶、老姜、芝麻、米,加盐,放在一个擂钵里,用硬杂木做的擂棒“擂”成细末,用开水冲开,便是擂茶。吃擂茶时还要摆出十几个碟子,里面装的是炒米、炒黄豆、炒绿豆、炒包谷、炒花生、砂炒红薯片、油炸锅巴、泡菜、酸辣藠头……边喝边吃。擂茶别具风味,连喝几碗,浑身舒服。我总怀疑,这种喝茶法是宋代传下来的。《都城纪胜》中“茶坊”载:“冬天兼卖擂茶”。《梦粱录·茶肆》载:“冬月添卖七宝擂茶”。有一本书载:“杭州人一天吃三十丈木头”。指的是每天消耗的“擂槌”的表层木质。“擂槌”大概就是桃源人所说的擂棒。“一天吃三十丈木头”,形容杭州人口之多。

③上午在山上桃花观里看了看。进门是一正殿,往后高处是“古隐君子之堂”。两侧各有一座楼,一名“蹑风”,用陶渊明“愿言蹑轻风”诗意;一名“玩月”,用刘禹锡故实。楼皆三面开窗,后为墙壁,颇小巧,不俗气。观里的建筑都不甚高大,疏疏朗朗,虽为道观,却无甚道士气,既没有一气三清的坐像,也没有伸着手掌放掌心雷降妖的张天师。楹联颇多,联语多隐括《桃花源记》词句,也与道教无关。这些联匾在“文化大革命”中由一看山的老人摘下藏了起来,没有交给破四旧的红卫兵,故能完整地重新挂出来,也算万幸了。

④下午下山,去钻了“秦人洞”。洞口倒是有点像《桃花源记》所写的那样,“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洞里有小小流水,深不过人脚面,然而源源不竭,蜿蜒流至山下。走了十几步,豁然开朗了,但并不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后面有一点平地,也有一块稻田,田中插一木牌,写着:“千丘田”,实际上只有两间房子那样大,是特意开出来种了稻子应景的。有两个水池子,山上有一个擂茶馆,再后就又是山了。如此而已。因此不少人来看了,都觉得失望,说是“不像”。这些同志也真是天真。他们大概还想遇见几个避乱的秦人,请到家里,设酒杀鸡来招待他一番,这才满意。

⑤看了秦人洞,便扶向路下山。山下有方竹亭,亭极古拙,四面有门而无窗,墙甚厚,拱顶,无梁柱,云是明时所筑,似可信。亭后旧有方竹,为国民党的兵砍尽。竹子这个东西,每隔三年,须删砍一次,不则挤死;然亦不能砍尽,砍尽则不复长。现在方竹亭后仍有一丛细竹,导游的说明牌上说:这种竹子看起来是圆的,摸起来是方的。摸了摸,似乎有点楞。但一切竹竿似皆不尽浑圆,这一丛细竹是补种来应景的。方竹亭前原来有很多碑,“文化大革命”中都被红卫兵椎碎了,剩下一些石头乌龟昂着头空空地坐在那里。据说有一块明朝的碑,字写得很好,不知还能不能找到拓本。

⑥旧的碑毁掉了,新的碑正在造出来。就在碎碑残骸不远处,有几个石工正在丁丁地斫治。一个小伙子在一块桃源石的巨碑上浇了水,用一块油石在慢慢地磨着。碑石绿如艾叶,很好看。桃源石很硬,磨起来很不容易。问:“磨这样一块碑得用多少工?”——“好多工啊?哪晓得呢!反正磨光了算!”这回答真有点无怀氏之民的风度。

⑦晚宿观旁的小招待所,栏杆外面,竹树萧然,极为幽静。桃花源虽无真正的方竹,但别的竹子都可看。竹子都长得很高,节子也长,竹叶细碎,姗姗可爱,真是所谓修竹。树都不粗壮,而都甚高。大概树都是从谷底长上来的,为了够得着日光,就把自己拉长了。竹叶间有小鸟穿来穿去,绿如竹叶,才一寸多长。

⑧晨起,至桃花观门外闲眺,下起了小雨。

⑨做了一日武陵人,临去,看那个小伙子磨的石碑,似乎进展不大。门口的桃花还在开着。

(选自《人间草木》,有删减)

【注】:①无怀氏:传说中远古帝王。其民安居甘食,其治下风俗淳朴而优美。

【链接材料】

“五天登五岳”“33小时速游北京,一天8个景点”……日行数万步,花最少的时间和费用,游览最多的景点,“特种兵式旅游”正成为当下风靡年轻群体的一种“高性价比”旅行方式,火遍全网。

(节选自《人民政协报》2023年05月19日)

班级决定开展“走近汪曾祺,走进桃花源”的研学活动。计划在品读汪曾祺先生的《桃花源记》后,重走汪曾祺先生桃花源之旅,请先完成下列任务:

【梳理游踪】

18.你需要梳理文中游踪,制定行程,请补充下图。(3分)

① ② ③

【细品游记】

19.读完文章后,小语认为第一段画横线句子末尾的感叹号应改为句号。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3分)

20.这篇文章标题很特别,也有一定的作用,请说一说标题的妙处。(3分)

21.关于“擂茶”部分,小语产生了困惑,请你根据文章内容,给小语讲解清楚。(3分)

小语:这是一篇游记,文中“擂茶”部分与游记关系并不大,作者为什么要写呢?

我:我认为作者这样写是因为

小语:我明白了,就像《登勃朗峰》中,写那个“车夫之王”的言行,这是旅途中难得的趣事,值得一写。

【体味游思】

22.结合文本,谈谈第⑥段提到的“无怀氏之民的风度”具体指什么?你更喜欢“无怀氏之民的风度”,还是链接材料中的“特种兵式旅游”,为什么?(4分)

三、写作与表达(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有各种游历的经历,你或许会感叹“这边风景独好”,或许会了解那里的民俗民风,或许会心怀虔敬拜谒巨人,或许还会……一场游历,就是一场精神的成长,你会不经意间发现自己的世界多了诗意、温情、遐想、思考……

请选择自己游览过的景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游记。

要求:①恰当安排详略;②描写风景时要融人个人的感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不少于600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436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