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09年秋陕西宝鸡店子街中学九年级期末测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2009年秋季学期陕西省宝鸡市店子街中学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试卷涵盖了化学变化、元素和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解读、物质的分类、实验操作以及相关计算等内容。试卷结构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四个部分,旨在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了化学变化、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应用、实验操作规范、质量守恒定律以及相关计算等知识点。

2009年秋学期陕西省宝鸡市店子街中学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

店子街中学 郭丽萍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Al-27 Fe-56 Cu-64 Zn-65

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汽油挥发  B、蜡烛燃烧  C、冰雪融化  D、灯泡通电发光发热

2、距地球~处,有一个臭氧层。关于臭氧(O3)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臭氧是一种单质  B、臭氧和氧气的性质完全相同 

C、臭氧和氧气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  D、臭氧转化为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

3、用托盘天平称量易潮湿的药品时,正确的方法是将易潮湿的药品(  )

  A、直接放在干燥的小烧杯里称量 B、直接放在纸上称量 C、直接放在左盘上称量  D、直接放在右盘上称量

4、下列行为不会造成危险的是( )

将燃油残液倾到在下水道内  B、携带一箱爆竹乘坐公共汽车

C、将白磷保存在冷水中    D、在浴室内安装燃气热水器

 5、有下列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空气中的水蒸气

   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其中使空气严重污染,对人体造成很大危害的物质是(  )

  A、③④  B、①②⑤  C、③⑤  D、①③④

 6、实验室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若不加入二氧化锰,其结果是(  )

  A、不产生氧气  B、无影响  C、产生氧气的质量变小 D、产生氧气的速度很慢

 7、已知含有相同质子数与中子数的碳原子,其中一个碳原子的质量为n㎏,另一种原子的质量为m㎏,则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nm/12  B、n/  C、/n  D、12n/m

8、对下列四种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产生大量白雾  B、镁条――发出耀眼白光 

C、氢气――产生淡蓝色火焰  D、硫――刺激性气味气体

9、对于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造成失败的原因不可能是(  )

 A、收集到氧气的量太少  B、铁丝表面有锈 

C、铁丝的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D、集气瓶底没有预留少量水

10、下列关于水的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淡水主要消耗在交通运输中  B、淡水主要消耗在工业生产中 

C、淡水主要消耗在农业生产中  D、淡水主要消耗在生活中

11、镁原子显电中性的原因是(  )

 A、质子数=中子数=12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

 C、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2  D、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12

12、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  )

 A、氯  B、氩  C、镁  D、氧

13、已知核电荷数的下列各组元素中,能形成XY2型化合物的是(  )

 A、1和8  B、2和9  C、11和16  D、12和17

             点燃

14、化学方程式2H2+O2=2H20,其读法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B、每两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C、氢分子加氧分子生成水分子

 D、氢气加氧气等于水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性质只与其组成元素有关

B、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原子的排列方式可能会影响到物质的性质

D、白磷和红磷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

16、下列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镁带燃烧后质量增加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后质量减轻

C、铁粉和铜粉均匀混合,总质量为

D、碳粉和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

17、根据规律,在NH4HCO3、N2、N2O、□、N2O3、NO2、KNO3的排列中的□内应填入的化学式为(  )

A、KNO2 B、(NH4)2SO4 C、NO D、N2O5

18、在化学反应A+2B=C+3D中,已知A与4.B完全反应,生成5.C。当有1.D生成时,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  )

A、  B、5.  C、4.   D、0.

19、某+1价金属ng与氧气充分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mg,该金属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8n/(m-n)  B、/(m-n) 

C、/(m-n)  D、16n/(m-n)

20、在我们身边下列个物质存在最多的是(  )

A、纯净物  B、化合物  C、单质   D、混合物

填空题 (共30分)

21、(4分)在下列个物质: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氧化镁、五氧化二磷、四氧化三铁、氧气、氮气中,⑴无色无味的气体为_____________,⑵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为____________,⑶白色固体为_______________,⑷黑色固体为_____________。(填写化学式)

22、(6分)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⑴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⑶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__,⑷不显电性的粒子____________,⑸质量最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⑹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____。

23、(2分)工业上常用_______和__________制取氢气。

24、(2分)等质量的镁、铁、锌、铝、钠分别和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25、(2分)一种可作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推断X的化学式为______,依据是__________。

26、(6分)试分析实验时出现下列情况的可能原因。

 ⑴加热碱式碳酸铜时,试管破裂。_______________

 ⑵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发现制得的铜很快变黑。_____________

 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不到气体。_______________

27(8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然后然后回答问题。

  臭氧的化学式是O3,在通常情况下是淡蓝色、有鱼腥臭味的气体。臭氧不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为氧气,并放出大量热,O3的氧化能力比氧气强的多。若将氧气通过臭氧发生器,在无声放电的条件下,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氧气中含有约3℅的O3。臭氧在地面附近的大气层中含量极少,在离地面约处有一个厚度极薄的臭氧层。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它是一切生命的保护层。超音速飞机排除废气中的CO、CO2、NO等气体,家用电冰箱中使用的制冷剂“氟利昂”等对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⑴氧气和臭氧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

⑵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臭氧的集气瓶中,可以看到___________。

⑶写出在臭氧发生器中氧气转变为臭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⑷可以采用什么措施保护臭氧层?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题(共20分)

28、(15分)有下列(1)到(6)种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填装置序号)

               B

A   

(2)

 (3) C    (4)  D

(5)  E      (6)

⑴写出有标号的仪器名称A___B___C___D___E___

⑵实验室要制取氢气应选用装置___,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氢气还原氧化铜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操作步骤有a、加热b、停止加热c、通入氢气d、停止通入氢气。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⑶收集氢气可选用的装置为_________,若用装置(3)收集氢气,应该__进气__出气.(填长管或短管)

29、(5分)右图为实验室过滤的操作示意图

过滤时漏斗末端管口应_____烧杯内壁,漏斗中液面应____滤纸边缘,玻璃棒应___滤纸。

在粗盐提纯实验中,玻璃棒共使用了四次,其作用分别为搅拌(加速溶解)、引流、搅拌(_________)、_______。

计算题(共10分)

 30、(5分)将硫在给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如下实验数据

分析数据回答(1)在三次实验中第____次恰好完全反应。

在第___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_____g。

在第___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_____g。

 31、(5分)氢气通入盛有氧化铜的试管加热一段时间,撤去酒精灯,待冷却后称得试管内固体物质质量为8.。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

附加题(10分)

 32、在托盘天平的左右两盘内分别放入浓度和质量都相等的足量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在左盘放入镁,在右盘放入铁,完全反应后平衡。则加入镁和铁的质量比是多少?

试卷说明

1、命题意图:按照新课程的评价理念,通过命题实例,以命题涉及的范围为视角,探索了初中化学“紧扣基础,灵活多变;重视过程,考查方法;渗透人文,强化教育;源于生活,注重联系;模仿探究,体验活动;开放创新,张扬个性;运用史料,验证假设;提供事实,分析综合”的基本命题思路。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和认知水平。充分体现了前四单元的教学重点与难点。

2、试卷结构:选择题40分,填空与简答30分,试验与探究20分,计算题10分。难度分布为简单题占65%,中等题占30%,难题占5%

典型试题:

例如22、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⑴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__,⑵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___________,⑶带正电荷的粒子是________,⑷不显电性的粒子____________,⑸质量最小的粒子________________,⑹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粒子主要是____________。

考察了学生对于微观概念的理解情况。属于基础知识考查。

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009年秋学期陕西省宝鸡市店子街中学九年级化学期末测试题

店子街中学答案

一、共40分

二、填空题

21、⑴CO2、O2、N2

⑵SO2  ⑶P2O5 MgO  ⑷Fe3O4

22、⑴分子 ⑵原子 ⑶质子、原子核(少写、多写、错写均不给分)⑷中子、分子、原子(少写、多写、错写均不给分) ⑸电子 ⑹原子核或质子和中子

23、天然气  水煤气

24、铝>镁>钠>铁>锌(写元素符号也对)

25、CH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26、⑴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或者试管外壁有水

⑵先停止通入氢气后停止加热或者停止加热后没有等试管冷却就停止通入氢气

⑶装置漏气

27、⑴分子构成不同

⑵燃烧现象比在氧气中更加剧烈

    放电

⑶2O3=3O2

⑷使用清洁能源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三、实验题(每空1分,方程式2分)

28、⑴A酒精灯B铁架台C广口瓶D水槽E锥形瓶

⑵(5);只要是金属和酸反应生成氢气均可;(6);c、a、b、d;

H2+CuO=H2O+Cu

⑶(2)、(4);短进长出

29、⑴紧贴;低于;紧靠三层

⑵(防止液滴飞溅);转移固体

四、计算题

 30、(每空1分)⑴2;

    ⑵1;14.

    ⑶3;

 31、解:设未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1分) 

    H2+CuO=H2O+Cu(1分)

           80     64

10-x    8.4-x

80/(10-x)=64/(6.4-x)(1分)

x=2.(1分)

    参加反应的氧化铜质量=10-2.0=8.(1分)

答:(略)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62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