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2年九年化学级期中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九年级学生的化学期中考试卷,涵盖了多个化学基础概念、实验操作、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等多个方面的内容。题目设计旨在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包括物质分类、实验安全、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气体的制备和收集方法等。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化学变化、物质分类(纯净物与混合物)、实验安全、化学反应类型(如分解反应)、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气体的制备与收集、水资源保护、化学用语、气体检测方法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与运用。

江汉区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瓷碗破碎 B.西瓜榨成汁 C.冰雪融化成水 D.甜菜逐渐长大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可乐饮料 B.部分结冰的水 C.洁净的空气 D.高铁酱油

3.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4.在用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的仪器是

A.导气管 B.试管 c.集气瓶 D酒精灯

5.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下列实验操作安全的是

A.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用手触摸刚加热过的试管

C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向酒精灯中加酒精

D.在实验室里用品尝味道的方法鉴别某些物质

6.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否为铁粉。小明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发现有黑 色粉末被吸起来。就“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假设 B实验 C.观察 D.做出结论

7.鉴别出: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

A分别将燃着木条分别伸入瓶中B.分别将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

C.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D.观察它们的颜色

8.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的火焰为淡蓝色

B.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氧气具有可燃性

D.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属于分解反应

9.下列有关空气中各种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越差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与任何物质反应

D.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10.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水通电分解时,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气体体积的2倍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D.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

11.2011年世界水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严格管理水资源,推进水利新跨越”,水资源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已受封人们的普遍关注。下列用水行为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①将工业冷却水进行循环利用 ②用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灌溉农田

③用洗菜、淘米的水浇花、冲厕所 ④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⑤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代替人工擦洗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⑤

12;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它一定是放射了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D.该原子的原子核

13.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昧。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14.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5.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o”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16.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A.——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零价 B.2H——2个氢元素

C.2H20——2个水分子 D.CuO——氧化铜

17.饮用水用CI2消毒会促使一些致癌物质生成。为消除隐患,现在已经采用高效安全的CIO2消毒杀菌。下列对CIO2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CIO2中含有氧气

B.C1O2是一种氧化物

C.C1O2是由氯元素、氧元素组成

D.一个CIO2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18.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 +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

19.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的种类 B.元素的种类 C.原子的个数 D.物质的种类

20.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向左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A.注射器内有液体

B.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C.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D.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二、填空题(12小题,共54分)

21.(4分)请按要求用相应的化学符号填空。

22.(4分)实验操作不当会导致实验失败。请你找出每个实验失误的主要原因,将其填在相应的空格中。(填一种原因即可)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水槽中的水变成红色 。

(2)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

(3)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未观察到铁丝燃烧的现象

(4)将浑浊的河水过滤后,滤液依然是浑浊的

23.(4分)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l:在标准状况下,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其化学式为O3。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资料2:臭氧有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请根据资料总结臭氧的性质:

①臭氧的物理性质: ②臭氧的化学性质: ;

(2)磷在臭氧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相同。请写出磷在臭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4.(3分)利用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回答:

(1)分子与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2)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原因是一

(3)氧气与氢气的化学性质不同,其原因是

25.(7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且可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块状的大理石与稀盐酸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你认为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6.(5分)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每个人都要爱护水资源。

(1)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悬浮的杂质,过滤用到的仪器除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

(2)实验室里,常用 检验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常见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若水中含有少量色素,可用 将其除去(填一种物质即可)。

(3)能得到纯净水的操作是 。

27.(5分)右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请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填空:

(1)A为 极,B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

(2)通过实验现象,可得出水由 组成;

(3)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28.(5分)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 利用下表所给信息和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根据相关要求填空。

(1)由图表可知:硫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粒子④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该元素为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粒子③在化学反应中易_ _ :(填“得”或“失”)电子。粒子①与③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29.(5分)单氟磷酸钠(Na2PO)易溶于水,有杀菌作用,防龋齿效果好,是牙膏行业常用的活性添加剂。牙膏中单氟磷酸钠的含量若达到0.76%,就可使龋齿减少17%~38%。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23;P-31;O-16;F-19)

(1)牙膏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单氟磷酸钠中F为-1价,则其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

(3)单氟磷酸钠中钠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0.(5分)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中的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蜡烛在空气中充分燃烧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则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用

元素符号填空),理由是 。

(2)将ag氯酸钾与bg二氧化锰充分混合、加热,待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cg。由以上信息可知:生成物中氯化钾的质量为 g,氧气的质量为 g。

31.(4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将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I)进行了大胆改进,用图Ⅱ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试管的容积为45mL、注射器的针筒润滑性非常好,不考虑摩擦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I.图Ⅱ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按图I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红磷在瓶内燃烧时,如果止水夹未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小”、“不变”或“偏大”)。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不能达到目的,原因是 。w!w!w.!x!k!b!1.com

(2)按图Ⅱ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点燃红磷前活塞在20ml刻度处。待红磷与氧气充分反应,且装置完全冷却后,注射器的活塞将停留在 ml刻度处(结果取整数)。

(3)对照图I实验,你认为图Ⅱ实验的优点是 。

32.(5分)为了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用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与氯酸钾进行实验。下表是二氧化锰的用量与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时,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与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

(1)据上表数据可知二氧化锰与氯酸钾的质量比为 时,反应速率最快;

(2)二氧化锰的用量过少时产生氧气的速率很慢,原因是 ;

(3)收集氧气的方法有两种。为准确判断生成氧气所需的时间,应该用 收集氧气;

(4)右图是化学中“有名”的多功能装置,有如下用途:

①可以用于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收集氧气时,应从 (填“a”或“b”,下同)。

端通入氧气。

②可以用来检验某种气体。检验二氧化碳时,可先在瓶中装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从 端通人二氧化碳气体。

三、计算题(1小题,共6分)

33.(6分)利用右图装置能制取氧气并测定所收集气体的体积。

(1)小华同学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再加入含有0.过氧化氢的溶液。待充分反应后,求生成氧气的质量。

(2)若用右图所示装置收集300ml氧气,应选用 ml(填“l或“100"或"500")量筒。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Mn-55)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67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