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3-2014第一学期九年级化学期末复习题三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设计的化学复习练习。试卷内容涵盖了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质分类、实验操作、物质的化学性质、气体的收集方法等多个方面。试题形式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和实验题,旨在全面检测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所涉及的知识点

主要知识点包括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分、物质的分类、实验操作的基本规范、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绿色化学概念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

2013-2014第一学期期末化学复习练习三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石墨粉打开生锈的铁锁 B.金刚石刻划破璃

C.植物光合作用 D.铅笔芯折断

2、加热某种固体有气体产生,对于这一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是化学变化 B.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C.是物理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3、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铁、氧化铁、氯化铁 B.冰、干冰、可燃冰

C.氧气、二氧化碳、空气 D.金刚石、铁矿石、石灰石

4、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5、下列实验结果或操作正确的为( )

 A. 天平称得某物质的质量为36.76 g

 B.为了防止液滴飞溅,应该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滴加液体

 C.洗净后的试管,放置晾干的正确方法是管口向下,并倒扣在试管架上

 D.用100mL的量筒量取20mL的液体

6、某同学用量筒量取5.0ml水时仰视读数,则所量水的体积( )

A.等于5.0ml B.大于5.0ml C.小于5.0ml D.不能确定

7、“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少,减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保护环境。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节约用电 B.大量砍伐森林 C.提倡使用一次性木筷 D.尽量使用私家车等交通工具

8、小明欢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A. 建立假设 B. 收集证据 C. 设计实验 D. 做出结论

9、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 产品。

  B.在 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生产出绿颜色产品。

10、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 )

 A.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氧化碳,后给试管加热

 B.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C.称量固体药品时,先在左盘放药品,后将砝码放在右盘中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再点燃,以免发生爆炸

11、右图是镁和氯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原子结构图中X=8 B.氯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

C.镁是金属元素、氯是非金属元素 D.镁和氯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

12、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红磷燃烧生成白烟五氧化二磷

13、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 的方法是( )

A.通过浓硫酸 B.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点燃混合气体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14、下列各选项中,解释与事实不吻合的是 

15、二甲醚(C2H6O)作为一种新能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8 B.二甲醚属于氧化物

C.二甲醚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二甲醚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16、下列描述与化学方程式表示一致的是

A.碳在空气中充分燃烧 C+O2CO

B.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2Fe+3CuSO43Cu+Fe2(SO4)3

C.镁带燃烧 Mg+O2MgO2

D.红磷燃烧 4P + 5O2 2P2O5

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W、G、H、P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W待测值是13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P是生成物 D.物质H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二、填空题:

18、用化学用语表示:

(1)3个钾原子 ;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

(3)甲烷 ; (4)2个碳酸根离子 ;(5)氮气

19、-,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举行。

(1)世博园上空飘浮的气球,从安全角度考虑,气球内充入的气体可能是 。

(2)世博园区内使用的电动车有效地减少了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这些物质中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会造成酸雨的是________,能与血液里的血红蛋白结合,造成人体中毒的是_______。

20、(1)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①红磷除去空气中的氧气: ,属于 反应。②点燃镁条: ,先用砂纸把表面灰色的氧化膜磨净,镁条露出 色的金属光泽,为防止烧坏桌面,桌面应垫上 。

(2)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 (填字母)的量筒。

  A.5mL B.10mL C.100mL

21、钙为骨质疏松的患者需补充的元素,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右:

(1)X的值是 ,钙原子容易 电子形成离子。

(2)下列微粒中_______与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填序号)

(3)小明每天需服用2片钙片,每片含碳酸钙,则小明每天从钙片中摄入的钙元素的质量为 g。

22、①酒精是一种无色、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碘可完全溶解在酒精中,酒精还能溶解许多其他物质;④酒精易燃烧;⑤常被用着酒精灯和 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⑥酒精灯在灯芯上气化;⑦且边气化边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根据上述文字叙述可归纳出(填序号):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描述酒精用途的是 。

23、下列事实说 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主要原料说明空气中含有 ;

(3)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会逐渐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4)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石灰水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24、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A. 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⑴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除去固体小颗粒;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 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⑵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的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请判断,次氯酸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⑶为了判断得到的自来水是硬水或软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

三、实验题:

25、下列是初中化学部分重要的实验或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A.水的电解实验 B.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 C.探究二氧化碳性质 D.气体制备装置(1)A实验玻璃管②中产生的气体是 ;

(2)B实验如果实验数据小于21%,可能原因是 (写出一点);

(3)C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4)写出用D装置制取一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26.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A B C D E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装置中标“a”“b”的仪器名称分别是_____ 、 。

(2)发生装置A与C连接制取氧气,当收集完氧气后,应先 ,再 。

(3)用装置B与 连接可以制取二氧化碳,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

(4)实验室可以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反应装置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本实验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为 (填字母序号),依据是 。

(5)把25g石灰石样品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反应,也不溶解),生成气体的质量为8.8g。则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7、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 。

(3)E中的实验现象是 。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71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