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提技能·达标训练
1.(2013·济南中考)以下对自然资源利用的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解析】选C。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铝,冶炼得到金属铝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天然气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海水中的镁元素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提取的金属镁属于单质,故海水提取镁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木材制成桌椅的过程,只是木材形状发生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减少海洋污染是每个公民的责任。下列情况中不会造成海洋污染的是( )
A.垃圾填海 B.油轮泄漏
C.海水“晒盐” D.生活污水排入海洋
【解析】选C。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油轮泄漏、倾倒工业废料和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海洋。海水“晒盐”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
3.(2013·建设兵团中考)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它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可用来鉴别自来水与蒸馏水的是(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解析】选D。根据化学反应可知,自来水中含有氯离子,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4.浩瀚无际的海洋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海水制备金属镁,主要有以下步骤:①电解熔融的氯化镁;②加熟石灰;③加盐酸;④过滤;⑤浓缩结晶。其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②④⑤③① B.③②④①⑤
C.③④②⑤① D.②④③⑤①
【解析】选D。用海水制镁应先加入Ca(OH)2,Ca(OH)2与MgCl2反应产生Mg(OH)2沉淀,过滤后得到Mg(OH)2固体,然后加入盐酸,反应得到MgCl2溶液,浓缩结晶得MgCl2固体,电解即得镁,故选D。
5.下列关于“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燃冰”存在于海洋表面
B.“可燃冰”能燃烧,所以水也有可燃性
C.“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或废气
D.“可燃冰”就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
【解析】选C。可燃冰是天然气和水在低温、高压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不可能存在于海洋表面,A、D错;可燃冰与水性质不同,B错。
6.如图是用蒸馏法淡化海水的简易装置,对该装置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加热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试管①与试管③中的水分子结构不同
C.导管②中主要发生水三态变化中的液化过程
D.试管①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来越大
【解析】选B。为避免水蒸气逸散,加热前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水蒸气冷凝属于物理变化,水分子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导管②中水蒸气液化为液态水;试管①中随着水的蒸发,溶质的质量分数越来越大。
7.(2012·烟台中考改编)烟台是座美丽的海滨城市。下列对海洋化学资源利用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利用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B.利用风吹日晒的方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C.利用向海水或卤水中加入石灰乳的方法将海水中的Mg2+富集沉淀出来
D.利用海底蕴藏的大量“可燃冰”作燃料,以它为燃料不会加剧温室效应
【解析】选D。海水淡化常用的方法是多级闪急蒸馏法;从海水中制取食盐常用风吹日晒即蒸发的方法,将海水中的镁离子富集常用加石灰乳的方法,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作为燃料会加剧温室效应。
8.如图表示的是海水中溶解的盐分中各种离子的质量分数。请你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是________(填离子符号)。
(2)镁离子的含量为________。
(3)其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和含量第二多的金属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
(4)图中给出的六种离子可以形成________种盐,含量最多的盐是________。
【解析】由图示可知,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金属离子为Na+,质量分数为30.61%,镁离子的含量为3.69%;含量最多的非金属离子为Cl-,含量第二多的金属离子为Mg2+,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图中给出的六种离子可以形成如下八种盐:NaCl、Na2SO4、MgCl2、MgSO4、CaCl2、CaSO4、KCl、K2SO4,其中含量最多的盐为NaCl。
答案:(1)Na+ (2)3.69% (3)MgCl2 (4)8 NaCl
9.(2012·安顺中考)海水中有大量可以利用的化学资源,如氯化镁、氯化钠、溴化钾等。综合利用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1)贝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在实验室中进行此项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第③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考查海水制备金属镁的流程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常见物质的特征及与其他物质反应、混合物的分离方法的掌握能力。海水中加入石灰乳后得到氢氧化镁沉淀,将氢氧化镁沉淀分离出来应该用过滤的方法,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漏斗;CaO与水反应生成Ca(OH)2,由Mg(OH)2得到MgCl2,应和盐酸反应。
答案:(1)CaCO3 (2)过滤 漏斗 (3)CaO+H2O====Ca(OH)2
(4)Mg(OH)2+2HCl====MgCl2 + 2H2O
10.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从海水中提取。步骤如图所示:
(1)为了使MgCl2转化为Mg(OH)2,试剂①可选用______。为了使MgCl2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的试剂①的量应____________。验证MgCl2已完全转化为Mg(OH)2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试剂①后,能分离得到Mg(OH)2沉淀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
(3)为使工艺符合绿色化学的原则,以下建议中,可采取的是________。
A.电解MgCl2产生的Cl2可循环使用制取盐酸
B.溶液A可直接排放到河中
C.利用海洋潮汐发电电解MgCl2固体
【解析】将MgCl2转化为Mg(OH)2,需加可溶性的碱类,如NaOH、Ca(OH)2等,考虑成本因素,应选择Ca(OH)2,并且要足量;当滴加Ca(OH)2溶液后,如无沉淀产生,则表明液体中MgCl2已反应完全。由反应MgCl2+Ca(OH)2====Mg(OH)2↓+CaCl2知,溶液A中一定含有生成的CaCl2和海水中未反应的NaCl,也可能含有过量的未反应的Ca(OH)2,盐的成分较多,直接排放到河中会造成污染。
答案:(1)石灰乳[或石灰水或Ca(OH)2] 过量 向液体中滴加澄清的石灰水,如无沉淀产生,则表明液体中MgCl2已反应完全 (2)过滤 (3)A、C
11.(2013·天津中考)现有含杂质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求: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
(2)所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解析】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氯化钠,根据氯化钠的质量可求得参加反应的氯化镁的质量,进而可求得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求得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将求得的氢氧化钠质量除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可求得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0%=
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2NaOH====Mg(OH)2↓+2NaCl
95 80 117
L海水,塞好橡皮塞,用酒精灯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小试管内收集到很少液体,试管口有大量白雾。
乙同学建议对该装置进行改进,你认为改进的措施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小试管里的冷凝水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现象为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问题一:晒盐后的卤水中富含镁离子,此时加入石灰乳,会生成较多的氢氧化镁。问题二:该实验需将水蒸气重新冷凝得到液态淡水,如何操作才能使冷凝效果更好是设计实验的关键,方法很多,如将小试管内的长导管加长、使用冷凝管、将小试管放在盛有冰水的烧杯中、在导管上缠绕湿冷的毛巾等;硝酸银溶液与氯离子可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而蒸馏得到的水中没有氯离子,因而不会得到沉淀;根据加入硝酸银无明显现象可得出结论:蒸馏法可淡化海水。
答案:问题一:丙
问题二:②将小试管内的长导管加长;使用冷凝管;将小试管放在盛有冰水的烧杯中(答出一项即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③无沉淀生成(或无明显现象) 将海水蒸馏可以得到淡水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