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六)
溶液的酸碱性
(30分钟 5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2·雅安中考)“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的认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有:(1)明确碳酸的不稳定性;(2)明确溶液浓度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即酸溶液的浓度越大酸性越强;(3)明确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即酸溶液的酸性越强,其pH越小,碱溶液的碱性越强,pH越大。因碳酸易挥发,且其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而将碳酸型饮料晃动后打开瓶盖,有大量气泡冒出,从而使饮料中二氧化碳含量降低,酸性减弱,溶液的pH变大。
2.(2013·临沂中考)下表是一些物质的近似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A.苹果汁 B.雨水 C.西瓜汁 D.鸡蛋清
【解析】选A。本题考查对溶液的酸碱度与其pH关系的认识。溶液的pH越小,其酸性越强,故选A。
3.2014年5月,某市进行初中理化实验技能考查,在化学实验中小芳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该溶液显中性
B.该溶液显酸性
C.该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D.该溶液是一种酸溶液
【解析】选C。向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呈蓝色,该溶液显碱性,故A、B错误;碱性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故C正确;酸溶液显酸性,不显碱性,故D错误。
4.下图中的4条曲线,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pH变化的是( )
【解析】选A。胃液pH小于7,喝大量的水后,胃液中的胃酸会被稀释,酸性减弱,pH增大,但不可能大于7(即变成了碱性),只能越来越接近于7。
【规律方法】结合图像考查酸碱性与pH的关系是中考的热点,要使学生学会从图像中获得信息,来分析解决问题。分析函数图像,要使学生明确横轴和纵轴的意义,抓住图像中的关键点,如零点、最高点、转折点、最低点,还有曲线的变化趋势等。
5.(2013·滨州中考)下表是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
有关它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奶的酸性比桔子汁强
B.用湿润的pH试纸蘸取厕所清洁剂测其pH
C.草木灰水显酸性
D.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桔子
【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酸碱度的认知应用能力。解答本题需明确两点:(1)酸碱度与酸碱性的关系;(2)pH的测定。pH大于7显碱性,pH越大碱性越强;pH小于7显酸性,pH越大酸性越弱;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润湿;桔子汁显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
6.(2013·衡阳中考)某同学在化学晚会上用毛笔蘸取一种无色液体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了“化学魔术”四字,然后再喷上另一种无色液体,白纸上立即出现了红色的“化学魔术”四字。该同学所用的两种无色液体可能是( )
A.NaOH溶液、酚酞溶液
B.CuSO4溶液、NaOH溶液
C.紫色石蕊溶液、酚酞溶液
D.酚酞溶液、“雪碧”饮料
【解析】选A。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颜色和酸碱指示剂的应用。CuSO4溶液为蓝色,B不可能;石蕊溶液为紫色,C不可能;酚酞溶液遇到显酸性的“雪碧”饮料不变色,D不可能;NaOH溶液和酚酞溶液都是无色的,酚酞遇到显碱性的NaOH溶液变红色,A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7.(6分)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回答下列问题:
(1)厨房清洁剂呈________性,在少量厨房清洁剂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呈________色。
(2)酸雨的酸性比正常雨水的酸性________(填“强”或“弱”)。
(3)测量苹果汁pH时,pH试纸是否需要先用蒸馏水湿润________(填“是”或“否”)。
【解析】厨房清洁剂pH大于7,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酸雨的pH比正常雨水的pH小,酸性更强;测溶液的pH时,若pH试纸先用水润湿,则相当于将溶液稀释,可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答案:(1)碱 红 (2)强 (3)否
8.(8分)请用具体实验解释图中的函数图像:
(1)x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__的过程;
(2)y可以表示向水中加入________的过程;
(3)z可以表示向______________中加入水的过程。(分别写出一种适当的物质)
【解析】本题结合图像考查溶液pH的变化。(1)水的pH=7,加入此物质时溶液pH升高,显然加入了显碱性的物质;(2)物质加入水中所得溶液的pH保持中性,故加入的物质为中性物质;(3)加水前溶液的pH<7,显然为酸性溶液,加水后溶液酸性变弱,pH变大。
答案:(1)熟石灰 (2)氯化钠 (3)稀盐酸(前面三个空答案不唯一,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9.(12分)(2012·菏泽中考)学习氢氧化钠的性质之后,知道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H2O、Na+、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某科技小组想进一步探究是哪一种粒子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提出猜想】猜想①:可能是H2O;猜想②:可能是Na+;猜想③:可能是OH-。
【实验验证】
【讨论反思】有同学认为猜想①不需要实验验证就可以排除,你认为该同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以验证使酚酞变红的粒子为主题,探究了溶液中哪种粒子使酸碱指示剂变色。解题时可采用排除法,即排除钠离子、水分子使酚酞试液变红,从而证明是氢氧根离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实验操作②取用的氯化钠溶液中含有Na+,滴入酚酞不变红,说明Na+不能使酚酞变红。
答案:【实验验证】试管内溶液仍为无色 Na+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试管内溶液变为红色 OH-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讨论反思】无色酚酞试液中有大量水分子,已经证明水分子不能使酚酞变红色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