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4第三节 溶液的酸碱性基础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于酸碱指示剂、pH值以及溶液酸碱性的理解和应用。题目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实际操作的多个方面,包括如何使用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值、如何根据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如石蕊试液和酚酞试液)的变色规律等。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酸碱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所涉及的知识点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及pH值的测定方法。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提技能·达标训练

1.光明中学的小方同学在学习酸碱指示剂与常见酸、碱溶液的作用时,归纳出如图所示的关系,图中A、B、C、D是两圆相交的部分,表示指示剂与酸、碱溶液作用时所显示的颜色,则其中表示不正确的是(  )

A.紫色 B.蓝色 C.红色 D.无色

【解析】选A。酸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色,碱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A选项错误。

2.(2013·泰安中考)生活中一些物质的pH如下表所示,其中显碱性的是(  )

A.柠檬 B.糖水 C.牙膏 D.牛奶

【解析】选C。本题考查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四种物质中只有牙膏的pH大于7,呈碱性,糖水的pH等于7,呈中性,柠檬、牛奶的pH都小于7,呈酸性。

3.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A.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

B.将试纸用水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

C.将待测液倒入玻璃片的试纸上

D.把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试纸上

【解析】选D。不能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不能用水润湿试纸,润湿后再测溶液的pH,可能产生误差。

4.(2013·重庆中考B卷)下图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其中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是(  )

【解析】选D。本题考查物质的pH与指示剂显色的关系。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其溶液呈碱性,题中四种物质中只有炉具清洁剂的pH大于7,其溶液呈碱性,故选D。

5.(2012·泰安中考)下表是部分农作物生长对土壤pH的要求。如果某地区经常降酸雨(指pH<5.6的雨水),则该地区最不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  )

A.大豆 B.茶 C.玉米 D.马铃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酸雨和物质酸碱性的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酸雨指的是pH<5.6的雨水,所以适合在碱性的土壤中生长的作物不适合在该地区种植。

6.(2012·广州中考)将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pH可能是(  )

A.6 B C.11 D.14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溶液pH的关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NaOH溶液加水稀释后,碱性会降低,不会变成碱性更强的溶液,也不会变成酸性溶液。A表示酸性溶液,C、D表示碱性更强的溶液。

7.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不变色,向该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则(  )

A.一定显红色

B.可能仍为紫色,也可能显红色

C.一定显无色

D.可能显蓝色

【解析】选B。无色溶液加入酚酞试液后不变色,说明该溶液是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中性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仍为紫色。所以本题选B。

8.通过实验我们测得了食盐溶液、石灰水、盐酸、食醋的pH,请你在下图中判断表示食盐pH的点是(  )

【解析】选C。食盐溶液的pH=7,石灰水的pH>7,盐酸、食醋的pH<7。由此判断图中C点为食盐的pH。

9.日常生活中部分常见物质的pH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橙汁、酸奶都呈酸性

B.pH小于7的雨水属于酸雨

C.肥皂的碱性比氨水强

D.柠檬酸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解析】选A。由题目图示可知,橙汁、酸奶的pH都小于7,呈酸性,A正确;纯水的pH小于7,但不是酸雨,B错;氨水的pH大于肥皂的pH,故氨水的碱性强于肥皂,C错;因柠檬酸呈酸性,故柠檬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D错。

10.(2012·安徽中考)取一滤纸条,等间距滴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的pH大于7

B.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不断运动

D.所有分子的运动速率都相等

【解析】选D。本题考查实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应明确以下两点:

(1)氨水显碱性,酸、碱能使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分子不断运动,不同的分子,运动速率不同。氨水属于弱碱,所以氨水的pH大于7,A正确;酸碱指示剂是指遇到酸和碱呈现不同颜色的物质, B正确;分子是时刻在不断运动的, C正确;由图示现象可知变蓝的点要比变红的点多,说明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得快, D错误。

11.测得生活中一些液体的pH如下表:

(1)上述液体中,呈中性的是__________,能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是__________;

(2)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pH试纸测定厕所清洁剂的pH时,先将pH试纸用水润湿,结果会_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溶液酸碱性与酸碱度的关系。(1)糖水的pH=7,呈中性;厨房清洁剂的pH>7,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使雨水呈弱酸性。(3)厕所清洁剂的pH<7,呈酸性,将pH试纸用水润湿,导致厕所清洁剂的酸性减弱,结果偏大。

答案:(1)糖水 厨房清洁剂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雨水生成酸 (3)偏大

12.小明在一种未知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后发现溶液不变红。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溶液呈________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定该溶液的酸碱性,请阐述你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向未知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说明呈酸性;若不变色,说明呈中性。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而遇酸性溶液或中性溶液均不变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成蓝色,遇中性溶液不变色仍为紫色。

答案:(1)酸性或中 无色酚酞试液在酸性和中性溶液中都不变色 (2)向未知溶液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说明呈酸性;若不变色,说明呈中性

13.许多植物的果实和花瓣中含有色素。现提取几种植物的果实或花瓣的汁液,用稀酸、稀碱和水逐一检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1)上述植物的汁液不能用来区别稀酸和稀碱溶液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植物的名称)

(2)手工制作一朵纸玫瑰花,用pH=12的某种溶液浸泡后晾干,用所提取的玫瑰的汁液均匀地涂在纸玫瑰花上,纸花会变成________色。

(3)与实验中常用的指示剂石蕊的变色原理相似的是________。(填植物的名称)

【解析】(1)植物的汁液只有在稀酸和稀碱的溶液中呈现的颜色不同,才能用来区别两者。分析题中表格信息,可以看出万寿菊、胡萝卜的汁液在酸性、碱性溶液中呈现的颜色相同,故不能用来区别两者。

(2)pH=12的溶液呈碱性,玫瑰的汁液遇到碱性溶液呈绿色。

(3)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四种植物的汁液中牵牛花的变色原理与石蕊相似。

答案:(1)万寿菊 胡萝卜 (2)绿 (3)牵牛花

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常温下碳酸钠饱和溶液的酸碱度。

【猜想与假设】溶液的pH可能是(填入你的猜想与假设):

①pH>7;②pH________;③pH________。

【设计与实验】小方、小钟、小陈三位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小方: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钟:取pH试纸于玻璃片上,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然后用玻璃棒蘸取碳酸钠溶液点在pH试纸上,测得pH>7。

小陈:取pH试纸直接浸入碳酸钠溶液中,测得pH>7。

【评价与反思】以上三位同学中操作规范的是________同学,其余两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从物质的类别看,碳酸钠是一种________(填“酸”“碱”或“盐”),它的溶液显碱性,说明显碱性的溶液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解析】本题是对溶液酸碱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pH试纸的使用,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的有关知识。【猜想与假设】溶液可呈酸性、碱性或者中性。【评价与反思】把pH试纸润湿会使溶液被稀释导致数值不准确,直接放入待测液中会污染溶液。【结论】碳酸钠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类,据小方设计的实验知碳酸钠溶液显碱性,所以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

答案:=7(或<7) <7(或=7) 小方 小钟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小陈直接将pH试纸浸入Na2CO3溶液中 盐 不一定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83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