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4第九单元 溶液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涵盖了溶液的基本概念、溶液的配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实验操作以及相关的计算。试题通过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等多种形式,全面考察学生对溶液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可以通过溶解度曲线来了解不同条件下物质的溶解性,并且可以运用实验操作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综合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2 S:1:35.5 Na:23 Zn:65

一、选择题

1.厨房中的下列物质:①食盐、②面粉、③植物油、④蔗糖、⑤食醋、⑥白酒,加入水中充分搅拌能得到溶液的一组是 ( )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③④⑤⑥

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一种是溶液,后一种是化合物的是 ( )

A.乙醇、二氧化碳 B.稀硫酸、液氧

C.汽水、干冰 D.冰水混合物、氧化铜

3.下列各组混合物最易反应的一组是 ( )

A.两种块状固体混合 B.两种粉末混合

C.两种溶液混合 D.一种固体投入到另一种溶液中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化合物

B.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C.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D.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5.各种洗涤剂已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溶质和溶剂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叫溶液

B.溶液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冰和水混合在一起,冰是溶质,水是溶剂 .

D.油脂溶解在汽油中,油脂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7.(2010·湛江)图9-55是熟石灰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熟石灰属于易溶物

B.任何固体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C.石灰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D.把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升温到lOO ℃溶液变浑浊

8. 时,向l未知浓度的KCl溶液中加入 KCl 后,一定正确的是 ( )

A.溶液质量变为 B.溶质质量发生变化

C溶液浓度变大 D.溶剂质量不变

9.常温下,在氯化钠中加入水,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 ( )

A.15% B.20% C.25% D.33.3%

10.下列条件下的氯化氢气体的溶液即为盐酸,其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

A的饱和溶液 B的不饱和溶液

C的饱和溶液 D的不饱和溶液

11.现有下列仪器:①托盘天平;②烧杯;③集气瓶;④药匙;⑤玻璃棒;⑥水槽;⑦量筒.欲配制含溶质x%的食盐水,用到的仪器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⑤⑥⑦ C.①②④⑤⑦ D.②③⑤⑦

12.现有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它们的性质如下表所示:

要将此固体混合物分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 ( )

A.过滤 B.蒸馏 C.结晶 D.冷却热饱和溶液

13.炎热的夏天,小林打开冰箱,从的冷藏室中拿出一杯有少量蔗糖晶体的溶液m,在

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晶体消失了,得到溶液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时的m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室温下,n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蔗糖晶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D.m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台州是个滨海城市,有充足的海水资源.人们常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使

海水中的水分蒸发获得粗盐在此过程中 ( )

A.水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钠的质量不变

C.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始终不变 D.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变小

二、填空题。

15.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

实验室为了配制 5%的氯化钠溶液,需进行如下操作:①计算;②用

称取 g氯化钠;③用 (填“10 mL”或“50 mL”)量筒量取 mL水;④将两者置于烧杯中,用 (填仪器名称)搅拌至溶解.

16.(1)如图9 - 56所示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可知:在T

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 g;在 ℃时,a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0%的葡萄糖溶液可作为注射营养液.若用葡

萄糖配制10%的葡萄糖溶液,需加入水 g.

17.根据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如图9—57所示,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

(2)从图中你还能获得哪些信息?(任填一条) ;

(3)分析t时,将乙物质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欲使t时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 (任填一种方法).

18.现有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不同温度和体积的水,试管编号及相关数据如下表.

(1)向三支试管中各加入0.硫酸铜粉末,完全溶解.溶液颜色最深的是 .

(2)再向B、C两支试管中加硫酸铜粉末至饱和,则B中溶液的颜色较C中的 .

(3)由此实验可得出:①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有色溶液的颜色越 ;② .

三、实验题

19.某同学做了如图9—58所示的两个实验:

(1)实验1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2)实验2中澄清石灰水的现象是 ,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四、简答题

20.汽水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称为碳酸饮料.

(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泡沫会自动喷出,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2)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请解释其中的原因.

(3)根据上述(1)(2)的现象推断制取饮料时,加入二氧化碳气体的适宜条件.

21.实验室欲配制质量分数为50%的NaCl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操作步骤是 、 、 .

(2)分别说明图9—59中A、B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并改正.

A操作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改正: 若其他操作都正确,A操作导致最后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B.操作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改正:

五、计算题

22.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P=1./mL)的浓H2SO4配500 mL 溶质质量分数为20%(p=1./mL)的稀H2SO4溶液,需浓H2SO4及水的体积分别是 .

23.图9—60是实验室所用盐酸的试剂瓶上标签的部分内容。请仔细阅读后计算:

(1)欲配制14.3%的稀盐酸,需要用这种盐酸多少毫升?

(2)锌与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理论上可制得氢气多少克?

图9—60

参考答案

1.C[提示:食盐、蔗糖、食醋、白酒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C[提示:汽水

为C02等加压溶于水制得的]

3.C[提示:溶液中反应物接触面积最大]

4.D[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溶液的内涵和外延.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应是混合物,A错;溶液可能是无色的,也可能是有色透明的,如高锰酸钾溶液、石蕊试液等,C错;溶液由溶剂和溶质构成,并不局限于一种,D错]

5.A[提示:油污能够溶解在汽油里,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溶解现象而不是乳化现象;用洗洁精洗油污、用肥皂洗衣和用沐浴露洗澡则是洗涤剂中的乳化剂将大的油珠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流走的过程,属于乳化现象]

6.D[提示: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及性质.溶液是由溶质与溶剂混合形成的混合物,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但溶液不一定无色透明(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不透明);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存在状态,故冰和水混合形成的是纯净物,不属于溶液;本题只有D项中的说法正确]

7.D

8.D[提示:时,100gKCl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若溶液不饱和,再加入KCI可能全部溶解,也可能只溶解一部分,此时溶质的质量增大,溶液的质量增大,溶液浓度增大.只有当5 gKCl全部都溶解时,溶液的质量才会变为.若原溶液是饱和的,加入的KCl不再溶解,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液的浓度都不发生变化.不论原溶液是否饱和及加入的KCl是否溶解,溶剂质量都不发生变化]

9.B[提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10.A[提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1.C[提示: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溶解,这些步骤中不需要集气瓶和水槽]

12.B[提示:蒸馏是利用混合物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种方法]

13.A[提示:时,m溶液中有固体剩余,一定为饱和溶液]

14.B[提示:水分蒸发,NaCl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15.②托盘天平;2.5③50 mL;47.5 ④玻璃棒[提示:②× 5%=2.,称取固体药品用托盘天平;③一2.=47.,47.÷/mL=47.5 mL]

16.(1)60;T2 (2)90[提示:做第(1)小题时,要会从溶解度曲线中得到所需的数据,即清楚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溶液的质量;÷10%=,则加入水的质量:一=.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等知识点]

17.(1) (2)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合理即可) (3)不饱和;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任填一种即可)[提示: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和溶解度曲线分析,可得到t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t℃时,将l乙物质放入水中,由于此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要使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

18.(1)A (2)浅 (3)①深;②温度越高,硫酸铜的溶解度越大(或温度不同,硫酸铜的溶解度不同)

19.(1)变浑浊;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了难溶于水的碳酸钙 (2)变浑浊;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石灰水受热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提示;实验1中是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实验2中要考虑到,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的变化.本题较为新颖,通过对实验现象的推断,引导我们联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情况,以及生石灰与水反应的热量变化,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所以从水中自动逸出. (2)汽水进入人体后,温度升高,二氧化碳溶解度减小,所以会逸出,造成打嗝. (3)制取碳酸饮料时,加入二氧化碳的适宜条件是低温、加压,使饮料中溶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21.(1)计算;称量;溶解 (2)偏小;左物右码;37.5;偏大;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提示:A操作导致最后的溶质质量为一0.=1.,溶液质量为一(2.—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37.5%]

22.63.2mL;453.7mL[提示;在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式中的各种量都用质量表示,不得用体积数据代替,首先应算出浓H2SO4及水的质量,再化成体积.

500 mL稀H2SO4溶液的质量:500 mL×1./mL=.

500 mL稀H2SO4溶液中含H2SO4:×20%=.

需浓H2SO4质量:÷98%≈116..

需浓H2SO4的体积:116.÷1./mL=63.2 mL.

需水的质量为:一116.=453。,即需水的体积为453.7 mL]

23.(1)650 mL (2)0.49[提示:(1)设需用盐酸的体积为x,

×l4.3%=x×l./cm3×20%,x=3=650 mL.

(2)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y.

Zn+2HCL====ZnCl2+H2↑

65 2

y

,解得y=0.]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844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