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2014第六单元 化学与社会发展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以及计算题四个部分。试卷内容涵盖了化学材料、能源、环境、化肥等方面的知识点,旨在考察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适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材料的应用、能源分类与利用、环境保护措施、化肥成分及其反应特性。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单元评价检测(六)

第六单元

(45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a-4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13·山西中考)下列物品使用的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铝合金门窗 B.玻璃杯子

C.塑料薄膜 D.羊毛围巾

【解析】选C。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三类。铝合金是合金,A错;玻璃是硅酸盐材料,B错;塑料薄膜是有机合成材料,C正确;羊毛围巾是天然材料,D错。

2.根据能源消耗后是否造成环境污染,可将能源划分为:污染型能源和清洁能源。下列选项中前者为清洁型能源,后者为污染型能源的是(  )

A.煤 风能 B.太阳能 石油

C.石油 氢能 D.煤 石油

【解析】选B。根据题中信息可知:因化石燃料燃烧后的生成物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污染型能源;氢能、风能、太阳能等属于新能源,使用后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属于清洁型能源。故选B。

3.“无土栽培”是一项利用化学试剂配成的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新技术。下列是某营养液所含的成分,其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Cl B.KH2PO4

C.Ca(NO3)2 D.CaSO4

【解析】选B。复合肥是含有N、P、K中至少两种营养元素的肥料,A项只含钾元素,属于钾肥;B中含有钾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C中只含氮元素,属于氮肥;D中不含氮、磷、钾元素,不属于复合肥。

4.材料是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下列物品与材料类别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

B.涤纶衣服——有机合成材料

C.玻璃钢——金属材料

D.陶瓷假牙——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选C。玻璃钢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复合在一起制成的新材料,属于复合材料。

5.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限制使用塑料袋——减少污染

B.杜绝非法开采矿山——保护资源

C.开采海底石油——开发新能源

D.研制自清洁玻璃——研究新材料

【解析】选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且燃烧产物污染环境,不属于新能源。

6.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使用节水型马桶

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解析】选C。任意排放生活污水会引起水污染。

7.(2013·株洲中考)合成材料的应用与发展,大大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是合成材料废弃物的急剧增加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废弃塑料带来的“白色污染”尤为严重,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用布袋代替塑料袋购物

B.使用微生物降解塑料

C.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

D.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解答本题需明确控制“白色污染”的关键。控制白色污染需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杯会加速白色污染。

8.(2013·黄冈中考)是世界环境日,下列有关环境与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塑料是减少白色污染的有效方法

B.目前氢能源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淡水资源缺乏

C.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化工厂可通过加高烟囱排放废气,防止形成酸雨

【解析】选C。减少白色污染的方法是使用可降解的塑料,不能焚烧塑料,否则会造成环境污染,选项A错误;目前氢能没有广泛推广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合适的光催化剂,选项B错误;加高烟囱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会防止酸雨形成,选项D错误。

9.“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有些是不健康的

B.合金、塑料、橡胶是三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

C.制造“神舟”十号宇宙飞船,使用了多种新型材料

D.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

【解析】选B。互联网上的信息有些是不健康的,青少年要节制上网,不浏览不健康的网站,A正确;制造宇宙飞船使用了多种新型材料,核能、太阳能、氢能发展前景广阔,故C、D正确;B中的合金不是高分子材料。

10.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和尿素都是白色固体,也是重要的化肥。下列物质能够将尿素从这四种化肥中鉴别出来的是(  )

A.氢氧化钙 B.稀盐酸

C.氯化钠 D.水

【解析】选A。这四种化肥中,只有尿素不属于铵盐,其他三种铵盐皆能与Ca(OH)2作用产生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而尿素与Ca(OH)2不反应,故Ca(OH)2能把尿素鉴别出来。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38分)

11.(5分)纽扣电池是一种常用的微型银锌电池,在电池内装有氧化银和锌等物质。当电池工作时,主要是锌与氧化银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从而产生电流,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其中锌元素的化合价由__________价转变为________价。

【解析】从题目提供的信息,锌与氧化银反应可能得到的单质是氧气或银,但如果单质是氧气,锌与银两种元素无法组成化合物,所以单质只能是银。另一种物质是氧化锌。

答案:Zn+Ag2O====2Ag+ZnO 置换 0 +2

12.(10分)(2013·莱芜中考)化学正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环境、能源、材料、健康等。

(1)某空间站能量转化有两条途径:当向阳时利用光电转化器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背阳时利用氢氧燃料电池将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制作三鲜水饺的主要原料有虾仁、鸡蛋、韭菜、面粉等,其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素有蛋白质、________。

(3)房屋装饰常用到铝合金、玻璃、涂料等材料,其中属于硅酸盐材料的是____________。

(4)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经研究发现不含碳元素的NH3燃烧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将NH3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3O26H2O+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应用。(1)氢氧燃料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韭菜可以提供维生素,面粉可以提供糖类,糖类是供人体生命活动利用的主要能源物质。(3)玻璃属于硅酸盐材料。(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因此可以确定另一种产物为2N2。

答案:(1)化学 电 (2)糖类

(3)玻璃 (4)2N2

13.(6分)(2013·绥化中考)作为中学生,不仅要学习文化知识,而且要关注能源、材料、环境等问题。

(1)随着全球能源使用量的增长,煤、________、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迫切要求人们开发新能源。

(2)衣服通常是由纤维织成,棉花、羊毛等属于________________纤维(填“天然”或“合成”)。

(3)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都与空气污染有关,煤燃烧后能产生很多气体污染物,其中溶于雨水后,可以形成酸雨的气体是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一种即可)。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能源、材料和环境问题。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2)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棉花、羊毛是自然存在的纤维,属于天然纤维。

(3)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答案:(1)石油 (2)天然 (3)SO2

14.(10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下列物质:天然气、氢气、乙醇、汽油、柴油,其中属于最清洁的燃料的是______________。

(2)海底埋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可成为未来的新能源,其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甲烷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煤燃烧时会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与二氧化氮能发生反应:SO2+NO2====SO3+X,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燃料燃烧反应产生的能量来做饭、取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解析】(1)氢气燃烧的产物是水,无污染,是最清洁的燃料。(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共有1个S、1个N、4个O,反应后SO3中含有1个S、3个O,因此X中应含有1个N、1个O,故应是NO;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4)化学反应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木炭燃烧放出热量,而炼铁需要吸收能量,故A错误;化学反应中燃烧能释放出热量,氧化钙和水反应也能释放出热量,故B错误;当今社会,主要能源仍是以化石能源为主,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故C正确。

答案:(1)氢气 (2)CH4 (3)NO SO3+2NaOH====Na2SO4+H2O (4)C

15.(7分)(2012·肇庆中考)下图是某化肥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1)碳酸氢铵保存时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混合研磨就会发生反应,并可闻到刺激性气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闻到的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氨气,它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________色。

【解析】结合图中该化肥的注意事项,可以得出保存该化肥时要密封保存、防潮防晒;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水和氨气,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答案:(1)密封保存、防潮防晒

(2)NH4HCO3+Ca(OH)2====CaCO3+NH3↑+2H2O 蓝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2分)

16.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

猜想②:该化肥是____________,

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

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

(1)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_____________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________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__________不成立。

(3)在步骤(2)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若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①成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铵盐可与碱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尿素不是铵盐,不跟碱反应,故本小题“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不成立;

(2)NH4HCO3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根据题意“若无气泡放出”,所选试剂应为HCl溶液(盐酸),“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不成立;

(3)根据硫酸盐可与钡盐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来区别盐酸盐和硫酸盐。钡盐可选择氯化钡溶液。

答案:【猜想】(NH4)2SO4(或硫酸铵)

【实验探究】(1)④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或(NH4)2SO4+Ca(OH)2 ====CaSO4+2H2O+2NH3↑或NH4HCO3+Ca(OH)2====CaCO3↓+2H2O+NH3↑(其中之一均可)

(2)HCl(或盐酸) ③

(3)BaCl2(或氯化钡) 无白色沉淀产生 有白色沉淀产生

(NH4)2SO4+BaCl2====BaSO4↓+2NH4Cl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10分)

17.(2013·通州中考)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可以有效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若用12.5 t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配成泥浆,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多少?(精确到0.1 t)(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aCO3+O2+2SO22CaSO4+2CO2)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根据提示的化学方程式找碳酸钙与二氧化硫的质量关系,由碳酸钙的质量可以计算二氧化硫的质量。

答案:解:设理论上碳酸钙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2CaCO3 + O2+ 2SO2 2CaSO4+2CO2

200 128

12.5 t×80% x

= x=6.4 t

答:理论上碳酸钙能完全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6.4 t。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7857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