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度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四)
/化学试卷
命题:梅苑学校 仲伟伟 考试时间:2013年3月26日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化学和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请你在答题前先把密封线
内的项目填完整。
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Mg-24,
一、我会选 (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表格内)
1.下列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铁钉生锈 B.氢气燃烧 C.氢氧化钠固体潮解 D.浓氨水挥发
2.下图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肥肉 B.山芋 C.青椒 D.鸡蛋
3.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化学式为C24H38O4)是一种常见的“塑化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24H38O4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2︰19︰2 B.邻苯二甲酸二辛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C24H38O4由24个碳原子、38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构成 D.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属于氧化物
4. 媒体报道,重金属镉正通过污染土壤侵入稻米,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多地市场上约
10%大米镉超标。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镉元素的原子核内有48个中子 B. .镉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C. 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D.长期食用含镉大米会危害人体健康
5. 2015年地球日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描述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到大草原去开荒种地 B. 为粮食增产,多施用高效化肥、农药
C.大力使用化石燃料 D.努力实施“绿色化学”,把化学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减到最低
6.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 今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一枚铁钉,表面析出银白色物质,滤纸上的物质是( )
A. . Fe和Cu B. Ag 和Fe C. Ag和Cu D. Ag
8.下列选项符合下列关系的是( )
9.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中装入液体试剂,按下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液体中有气泡冒出;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发现乙中页面上升,溶液变浑浊。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Ⅰ所示。常温下,分别向装有适量甲、乙物质的两支试管里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两支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将两支试管放入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里,如图Ⅱ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B.两支试管里剩余的固体都增多
C.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装有甲物质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二、我会填(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7分)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1)根据右图服装标签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羊毛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B.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C.里料和面料可用燃烧法区别
(2)厨房中食盐里阴离子的化学符号是 ,画出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苏打的化学式为 ,属于 (酸、碱或盐)
(3)请设计实验证明铝的活动性大于铜(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12.(7分)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图Ⅰ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制取负极气体的一种收集方法是 。
(2)将喷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纸花,放入集气瓶图Ⅱ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写出图Ⅲ装置中小烧杯B的作用为 。
(4)河水经过图Ⅳ装置后得到的水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活性炭的作用是 。13. (6分)下图所示是Ca(OH)2的部分性质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A中的实验现象是 。
(2)C中的实验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这三个实验后的所有物质倒入同一洁净的烧杯中,静置,观察到上层溶液为无色,底部有白色沉淀。取少量上层溶液与足量稀盐酸混合,无明显现象。综合分析可知: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和 ,可能含有的溶质是 。
14. (7分)杨明同学在阅读课外资料时了解到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和黑色的氧化亚铁三种,这三种氧化物都能与酸发生反应而溶解。联系课堂上学过的知识,他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请你与他一起探讨问题。
[问题1] 铁燃烧的产物为什么不是Fe2O3呢?
[查阅资料] 1. 四氧化三铁和氧化铁的分解温度、铁的熔点见表;
2. 氧化铁高温时分解成四氧化三铁和氧气
[理论探讨]
根据实验现象,并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铁在氧气里燃烧时产生的高温应在___ __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Fe2O3已分解,所以铁在氧气里燃烧的产生是Fe3O4。
[拓展延伸] (1)Fe2O3高温时会分解成Fe3O4和一种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有些超市的食品密封包装袋内使用铁粉做双吸剂粉末,双吸剂的作用是
[问题2] 实验室用一氧化碳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后的固体生成物中除铁外还有可能含有其他铁的氧化物。为了进一步验证其固体成分,杨明同学又设计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 将黑色固体研磨后,取少量加入足量稀盐酸溶液中固体全部溶解,观察到有气泡出现,溶液未变黄色,据此得出的结论是一定有 。
[步骤二] 取步骤一研磨后的黑色固体用磁铁吸引,如果 ,说明黑色固体只有单质铁;
如果 说明黑色固体为单质铁和氧化亚铁。
15.(7分+4分)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某小组同学按题下图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1)贝壳高温锻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操作I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
(3)溶液蒸发结晶得到固体C的过程中,常用玻璃棒搅拌,其目的是 ;
【问题与发现】 该小组同学所得固体C一定是纯净的NaOH吗?
[猜想与假设] 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丙:NaOH和 的混合物
【探究与验证】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如下表,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
(注意:若答对下列问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认真研究实验流程,讨论后一致认为 同学的实验方案不正确,理由是 。
【拓展】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实验室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
。
三、我会算(6分)
16. 已知氯化镁样品中含有杂质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以下实验测定其中氯化镁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溶液,然后将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四次加入其中,充分振荡(实验数据见下表)。
(1)表中x = 。
(2)求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014-2015学年度淮北市九年级“五校”联考(四)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我会选(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二、我会填(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7分)(1)BC (2)Cl- Na2CO3 ; 盐
(3)2Al + 3CuSO4=== Al 2(SO4)3+3Cu (只要合理就行)
12. (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7分)(1)2H2O 2H2↑+O2 ↑;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2)紫色纸花变红;(3)与A对比;(4)混合物;吸附色素、异味等
13.(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6分)(1)浑浊;(2)浑浊;
Ca(OH)2+Na2CO3==Ca CO3 ↓ + 2 Na OH ; (3)氯化钠;氯化钙。
14.(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计7分+4分)
[理论探讨]l535℃~l538℃
[拓展延伸](1)6Fe203 高温 4Fe304+02↑;(2)吸收氧气和水等物质
[步骤一]有单质铁;
[步骤二]黑色固体被磁铁全部吸引;被部分吸引。
15.(1)CaCO3高温CaO+CO2↑; (2)漏斗; (3)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猜想与假设]丙:Ca(OH)2 ; 【探究与验证】乙:稀盐酸;丙:有白色沉淀。
【奖励4分】(反思与评价2分)甲;Na2CO3溶液呈碱性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拓展2分)取适量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2滴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加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时止,红色不消失,说明部分变质。(答案合理即可)
16. (1)5.8;(1分)
(2)解:设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0.5分)
MgCl2 + 2NaOH = Mg (OH)2↓+ 2Na Cl (2分)
80 58
25gX 2.9g (1分)
80∕25gX == 58∕2.9g
X==16% (1分)
答:氢氧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 (0.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