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化学

化学九年级上初三自然界的水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自然界的水、水资源保护以及相关的化学概念。它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分子理论的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实验技能。内容涉及分子的性质、水的净化、水污染的防治、以及通过实验来区分不同的化学现象和物质。

所涉及的知识点

化学中关于分子性质、水的循环、水污染及防治、水的三态变化、物质的分类及其性质。

吉林省化学试卷(三)

练习题三 自然界的水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H-12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关于水资源的各种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地球上的水储存量是丰富的,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

C、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D、合理地开发利用水资源,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艰巨的任务

2、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

C、在物理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发生变化 D、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措施可以采用的是 ( )

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排放⑤控制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排放,防止形成酸雨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⑤

4、品红扩散的实验证明了 ( )

A、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 B、分子本身发生了改变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 D、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5、在点燃氢气时,先要检验其纯度,目的是。 ( )

A、证明是否有氧气 B、证明氢气是否潮湿

C、证明氢气中是否混有空气 D、证明氢气是可以燃烧的

6、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三态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分子的不断运动 B、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分子的质量发生变化 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7、在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

A、分子的数目B、分子的质量C、原子的种类D、分子的种类

8、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面的推论正确的是: ( )

A、氢的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 B、氢原子中必然有一个电子

C、氢原子必然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D、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电子

9、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含有相同原子团是。 ( )

A、H2SO4和HCl B、KMnO4和K2MnO4

C、(NH4)2SO4和NH4Cl D、HNO3和KClO3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1、从宏观上看,混合物是由 组成的,纯净物是由 组成的;从微观上看,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果是由 构成的物质就是混合物,如果是由

构成的物质就是纯净物。

2、一般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就是由于 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减小的缘故。气态物质的 很大,而液态和固态物质的都很小。液态水变为水蒸气, 增大了,而水分子没有变化。

3、有下列物质:①氦气;②铜丝;③二氧化锰;④液氧;⑤氯酸钾;⑥食盐水;⑦空气;⑧四氧化三铁;⑨石灰水;⑩白磷。(填写序号)

(l)属于混合物的有 ;

(2)属于纯净物的有 ;

(3)属于化合物的有 ;

(4)属于单质的有 。

三、简答题:(10分)

1、图中A、B均为节水标志。

(1)把其中 既作为我国新千年启用的“国家节水标志”,同时也作为节水型器具的标识最好。

(2)根据你的理解谈谈该节水标志的意义。

(3)根据中国的水资源的现状,说说节水的重要性。

(4)水危机日趋严重,节水是每个公民的义不容辞的

职责,请你结合生活提一条节水建议。

2、从分子角度分析,解释下列问题:

⑴为何氧气变成液氧后化学性质不变?

⑵水的蒸发和水的电解有何不同?

3、设计实验,试区分软水和硬水

4、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如果要除去水垢,在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采用什么物质?写出相应的反应方程式。如果在家中要除水垢,可以选用何种物质呢?

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计15分)

1、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各问题:

(l)指出电源的正、负极:A为 极,B 为极。 事先往水中加入少量NaOH,其目的是 ;

(2) C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D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 ,体积之比为 。由以上实验事实可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 组成。

2、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1: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满人2~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1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2:(如上图中甲所示)烧环B中的现象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3(如上图中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

3、右图是实验室中过滤操作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火焰给图中A里的液体加热时,A应放置在 上,使其受热均匀;

(2)图中B的名称是 ,在过滤操作中,它的作用是 ;

(3)过滤时漏斗下端管口应 烧杯内壁,漏斗中液面

应 滤纸边缘。

五、计算题:(5分)

H2和CO的混合气体与氧气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点燃,再冷却到室温,测知容器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反应中氧气有剩余,求:

(1)原混合气体中氢气的质量

(2)反应后混合气体中各气体分别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

第三套

一、选择题

B、D、B、A、A、D、C、C、B、C

二、1、(1)可燃物(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2、(1)1,4(2)2、3、4

3、氧硅铝铁

4、(1)1、7(2)3、4、5、8、

5、7

6、(1)原子(2)分子(3)离子

三、简答题

1、过氧化氢催化分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电解水等(方程式略)

2、(1)氯酸钾受热分解或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如果有催化剂化学反应的速率就会大大加快

(2)硫的燃烧,在空气中是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纯氧气中就是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红磷(方程式略)

4、氧气,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但是会使食物腐败或引起火灾(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四、实验题

1、乙中有大量白烟产生,甲中的气球逐渐的鼓起来;白磷自燃有大量的白烟产生,且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装置的压强减小;不会,因为红磷不能自燃

2、(1)C,不仅能随时填加品。且可以控制反应速度

(2)二氧化碳或氢气;大理石和稀盐酸(或锌粒和稀硫酸)

3、(1)被杯子罩住的蜡烛逐渐熄灭,另一支蜡烛正常燃烧

(2)燃烧需要氧气

(3)蜡烛燃烧生成水,可以看到烧杯壁上有水雾出现(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计算题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8031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