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县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制 卷:望江县赛口初级中学 严旺生
审 核:望江县赛口初级中学 方 君
注意事项: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 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1.下列诗句中一定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
A.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3. 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澄清石灰水 B.冰水混合物,五氧化二磷
C.矿泉水,河水 D.净化后的空气,受污染的空气
4.右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5.用托盘天平称取某固体药品,称取过程中发现指针向左偏,则应该( )
A. 增加砝码 B. 增加药品 C. 减少砝码 D. 减少药品
6. 下列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
A 蜡烛+氧气——二氧化碳+水 B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
C 硫 + 氧气——二氧化硫
D 过氧化氢—— 水 + 氧气
7. 用分子观点解释右图漫画中小女孩的话,正确是( )
A.分子质量小 B.分子间有间隔
C.分子体积小 D.分子在不断运动
8. 一氧化氮是汽车尾气中的一种大气污染物,它是一种无色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在空气中能与氧气迅速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在实验室中收集一氧化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 B. 向上排空气集气法或者排水集气法
C. 向下排空气集气法 D. 排水集气法
9. 如图,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
A 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 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C 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 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10. 为了警示世人因气候变化对人类危害的关注,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 “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下列做法或认识不符合这—主题的是( )
A.提倡乘坐公共交通、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出行
B.广泛使用酒精、沼气,既可解决能源问题,也有利减轻温室效应
C.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D.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二、 本大题包含6个小题,共40分。
11.(5分)在氧气中点燃下列物质,根据反应的现象用序号填写:①铝薄 ②木炭 ③细铁丝 ④红磷 ⑤蜡烛。
⑴能发出耀眼白光的是________; ⑵生成物在常温下只有气体的是______;
⑶有浓厚白烟生成的是_____; ⑷生成物能使石灰水变浑的是________; ⑸生成黑色固体的是________。
12.(5分) 学习水的组成这一课题后,同学们己经知道水在通电的条件下能生成氢气和氧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对电解水的实验很感兴趣,很想通过实验验证这一结论。于是在征得老师同意后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理论体积比是____________ ;
(2)如果你是这次实验的参与者、请认真分析实验数据,你会发现什么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推测产生这一间题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分)小刚收集到一瓶浑浊的河水,他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蒸馏水。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物质的名称是 ,操作①的名称是 ,若经过操作①后,所得液体C中仍有浑浊,其原因可能是 (填写序号);
a.漏斗内的滤纸有破损 b.漏斗下端未靠在烧杯内壁 c.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
(Ⅰ) (Ⅱ) (Ⅲ)
(2)操作②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该过程主要是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小刚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发现有较多浮渣产生,说明液体D是 水。操作③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经过操作③以后,小刚重复上述实验,他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14.(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臭氧是淡蓝色气体,大气中的臭氧层能有效阻挡紫外线,保护地球的生存环境,但目前南极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材料2.复印机在工作时,会因高压放电产生一定浓度的臭氧。长期吸入大量臭氧会引起口干舌燥,咳嗽等不适症状,还可能诱发中毒性肺气肿。
材料3.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化学式为O3)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①物理性质: ;②化学性质: ;
③用途: 。
(2)请从分子构成的角度,指出氧气和臭氧的不同点: ;
(3)从上述材料中可见臭氧对人类有利有弊。请再举出一种物质,并说出其利弊:
。
15.(8分)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盛放在燃烧匙内的物质是 .(1分)
(2)实验中看到 ,同时水进入
,约占 。(3分)
(3)如果实验步骤是:①先用止水夹夹紧橡皮管;②点燃燃烧匙里的红磷;③将燃烧匙插入集气瓶并塞上塞子,④燃烧完毕后,打开止水夹。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2分)
(4)某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所示),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2分)
16.(8分)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的形如小枕头“蛋黄派”,如图所示。通过查阅资料可知:这种真空充气包装技术,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
(1)请你以此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包装气体的成分作出猜想。(2分)
你的猜想是: ,
依据是: .。
(2)请设计实验,检验上述猜想的正确性。填写下列实验报告:(4分)
(3)从获得气体的难易和经济性考虑,若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使用的气体最好是: 。(2分)
(4)你还能提出哪些猜想?并说明你的依据(多提一个加2分,最多加4分本卷满分60分)。
望江县2009—201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非选择题(40分)
11.(1)①;(2)②;(3)④;(4)②⑤;(5)③。(每空1分)
12.(1)2:1;(1分)
(2)发现的问题:氢气和氧气实际的体积比和理论体积比不符;(或:电解水负极与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与理论体积比不相等,大于2:1;从第四分钟起,每两分钟内负极与正极生成气体的体积比与理论体积比相等。)(2分,合理即可给分)
(3)可能原因为: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或: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生成的氧气与电极反应) (2分,合理即可给分)
13.(1)明矾 ; 过滤 ;ac
(2)Ⅱ;物理
(3)硬;Ⅰ;有大量泡沫产生,无浮渣。(本大题每空1分)
14:(1) ①淡蓝色气体 ;(1分)
②具有强氧化性 ;(1分)
③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1分)
(2) 构成它们各自分子的氧原子的个数不同; (1分)
(3) CO2 可用于灭火但过多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2分)
15.(1)红磷(1分)
(2)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集气瓶容积的1/5. (每空1分)
(3)造成进入集气瓶水少于1/5的原因:气密性不好、红磷不足、没有冷却到室温、导管内没有先灌满水等;(2分)
(4)装置始终密闭,空气没有逸出,实验结果准确(2分,合理即可给分)
16.(1)二氧化碳(CO2);(1分) 防止挤压变形或腐败。(1分)
(2)(4分)
(3)空气(2分)
(4) 猜想二:空气; 依据:防止挤压变形
猜想三:氮气; 依据:防止挤压变形或腐败
猜想四:稀有气体;依据:防止挤压变形或腐败等。(合理即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