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同步练习
A卷
1.两个半径相等的⊙O和⊙O分别与⊙O外切和内切,并且OO=,OO=,则⊙O与⊙O的半径分别是___________。
2.已知⊙O和⊙O外切,都与⊙O内切,如果OO=3,OO=1,OO=2,则⊙O、⊙O与⊙O的半径分别是__________。
3.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是和,大圆的一条长为的弦AB与小圆相交于C、D两点,则CD=____________cm。
4.半径分别为和的⊙O和⊙O相交于M、N两点,如果OM⊥OM,则公共弦MN的长是___________cm。
5.半径分别为,的⊙O和⊙O有公共弦AB,并且AB=,则连心线OO=____________。
6.半径分别为,的⊙O和⊙O相离,并且一条外公切线长度为,一条内公切线的长度为,则=___________;如果一条外公切线与连心线所夹锐角为α,则sinα=__________;如果一条内公切线与连心线所夹锐角为β,则sinβ=___________。
7.半径分别是和的两圆外切,则一条外公切线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8.半径分别是和的两圆的圆心距为,则一条内公切线的长度是__________。
9.半径之比为3:5的两圆外切,并且两圆上相距最远的两点距离为,则大圆半径为________cm。
10.两个相外切的小圆都与同一个大圆内切,如果以三个圆心为顶点的三角形周长是,则大圆的半径是__________cm。
B卷
1.已知⊙O和⊙O相交于A、B两点,过点A作⊙O的弦AC切⊙O于点A,作⊙O的弦AD切⊙O于点A,设BC=a,BD=b,则公共弦AB的长是______________。
2.两圆相交于A、B两点,过⊙O上一点P作⊙O的割线PAC与PBD,已知AB=2,DC=4,PB=3,则PC=______________。
3.半径分别为和的两圆相外切,则其内公切线被两条外公切线截得的线段长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O和⊙O相交于A、B两点,AC是⊙O的直径,如果AC=12,BE=30,BC=AD,则DE=______,∠E=_________。
5.已知两同心圆以O为圆心,P是大圆外一点,PA切在圆于A,PC切小圆于B,交大圆于C、D两点,如果PA=12,OP=15,PC=18,则两圆的半径分别是_____________。
6.已知⊙O和⊙O外切于一点,AB是外切公切线,A、B是切点,如果AB=6,直线AB与O O所夹的角为30°,则两圆的半径分别是____________。
7.半径分别为4和6的⊙O和⊙O外离,并且圆心距OO=20,则两条内切公切线所夹的锐角是_________度。
8.在半径为1的圆周上作两条弦AB=1,AC=,则∠BAC的度数为___________。
9.AB=2R是半圆的直径,C、D是半圆周上两点,并且弧AC与BD的度数分别是96°和36°,动点P在线段AB上,则PC+PD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
10.在△ABC中,AB=15,AC=13,高AD=12,设能完全覆盖△ABC的圆的半径是R,则R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_。
答案
A卷
1.6,1或1,6
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如下图。
设⊙O和⊙O的半径均为,⊙O 的半径为,
则对于图(A)有
对于图(B)有
2.2,1,3
3.cm
4.cm
5.
6.4,
如图,连结作⊥于E,延长到F使CF=,连结则∠,∠
∴sinα=sinβ
在Rt△中, (1)
在Rt△中, (2)
(1)-(2)得
7.
外公切线长=
8.
内公切线长=
9.
10.
设两个小圆的半径分别为,,圆的半径为R,依题意有(+)+(R - )+(R -)=20 ∴R = 10cm
B卷
1.填
2.6
∵∠BPA=∠CPD,∠PBA=∠PCD,
∴△PBA∽△PCD
故
3.
所截得线段长度 = 一条外公切线的长度 =
4.18,30°
连结AB,设AD=x,则BC=x,CD=12+x,CE=30+x
∵△ABC∽△EDC
∴
在Rt△ABC中,sin∠CAB=
∴∠E=30°,∠C=60°
在△DCE中,DE=12+x=18,CE=x +30 = 36,
由余弦定理,得DE==18
5.9,2
在Rt△POA中,R=OA=
由切割线定理,得12=PD·18PD=8
∴CD=10,DB=5。
在Rt△OBD中,OB=
6.,3
7.60°
设一条内公切线与连心线所夹锐角为α,则sinα=
∴两条内公切线所夹锐角为 2α=60°
8.R
作点C关于AB的对称点C’,在另一半圆上,并且弧BC’的度数=弧BC的度数=84°,所以∠DOC’=120°DC’=R
∵PC+PD=PC’+PD≥C’DR,当P点是DC’与AB的交点时取“=”。
故(PC+PD)min=R。
10.8.125。
R的最小值应该是△ABC对接圆半径R。
在Rt△ABD中,BD= 在Rt△ADB中,DC=
∴BC=14
由面积公式,得
∴sin∠BAC= 由正弦定理,得2R。
∴Rmin =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