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数学

九年级数学第26章整章复习题10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主要考察九年级学生对于二次函数的理解及应用。内容包括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图像变换、解析式的确定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试题涵盖了填空题、选择题和解答题等多种题型,全面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二次函数的基本性质、顶点坐标与对称轴的确定、图像变换原理、通过图像求解函数值、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如刹车距离问题)。

九年级数学第26章整章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函数的对称轴是_________,顶点坐标是_________,当_______时,函数取得最_________值,值为_________.

2.已知一抛物线和的图象形状相同,对称轴平行于轴,且顶点坐标为,则它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

3.函数中,当时,相应的函数值为,则.(选填“<”、“>”或“=”)

4.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当时,对应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且与轴的正半轴相交,请你写出一个

满足条件的二次函数关系式_________.

6.请你写出函数与具有的一个共同的性质_________.

7.某校运动会上,张强同学推铅球时,铅球行进的高度(米)与水平距离(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张强同学的成绩是_________米.

8.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的解是_________.

9.已知二次函数的最小值为,那么的值为_________.

10.若二次函数,当取时,函数值相等,则当取时,函数值为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函数中是的二次函数的是(  )

A. B.

C. D.

2.在同一坐标系中,作的图象,他们共同的特点是(  )

A.都关于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上

B.都关于轴对称,抛物线开口向下

C.都关于原点对称,抛物线的顶点都是原点

D.都关于轴对称,抛物线的顶点都是原点

3.若抛物线经过原点,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A. B. C. D.

4.已知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那么(  )

A. B.

C. D.

5.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如图3所示,则关于的方程的根的情况是(  )

A.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数根 B.有两个异号实数根

C.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6.把抛物线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关系式是,则有(  )

A. B.

C. D.

7.周长是的矩形,它的面积与一边长的函数图象大致是下图中的(  )

8.当取任意实数时,抛物线的顶点所在的曲线是(  )

A. B. C. D.

9.与抛物线关于轴对称的函数关系式是(  )

A. B.

C. D.

10.某抛物线经过点和,则这个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

A. B. C. D.

三、解答题

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它与直线的交点是,求抛物线和直线所对应的的函数关系式.

2.如图4,在中,是上一点,且.

(1)求点的坐标;

(2)求过点三点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顶点的坐标.

3.有一个运算装置,当输入值为时,其输出值为,且是的二次函数,已知输入值为时,相应的输出值分别为.

(1)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如图5,在所给的坐标系中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并根据图象写出当输出值为正数时输入值的范围.

4.汽车在行驶中,由于惯性作用,刹车后还要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住,我们称这段距离为“刹车距离”,刹车距离是分析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个限速千米/时以内的弯道上,甲、乙两车相向而行,发现情况不对,同时刹车,但还是相碰了,事后现场测得甲车的刹车距离为米,乙车的刹车距离超过米,但小于米.查有关资料知,甲种车的刹车距离(米)与车速(千米/时)之间有如下关系:;乙种车的刹车距离(米)与车速(千米/时)的关系如图6所示,请你就两车的速度方面分析相碰的原因.

5.如图7,已知两点坐标分别为和,动点从开始在线段上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原点运动.动直线从轴开始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上平行移动(即轴),并且分别与轴、线段交于点,连结,设动点与动直线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秒.

(1)当秒时,求梯形的面积.

(2)为何值时,梯形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是多少?

(3)当梯形的面积等于的面积时,求线段的长.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97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