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数学

河北保定08-09学年九年级上期末试卷一--数学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是针对九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设计的,涵盖了数学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和数据分析等内容。题目形式多样,既有选择题也有填空题和解答题,旨在全面评估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知识掌握情况。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份试卷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代数方程的解法、几何图形的性质及变换、概率计算以及二次函数图像的理解和应用等知识点。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人教版九年级上期末检测试题(一)

(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一、精心选一选(每小题3分,共30分)

1、已知,则的值是( )D.

A.0   B.   C.    D.0或

2、下列A、B、C、D四幅“福娃妮妮”图案中,能通过顺时针旋转图案(1)得到的是( )C

3、如图,用放大镜将图形放大,应该属于( )A

A.相似变换 B.平移变换 C.对称变换 D.旋转变换

4、已知三角形三边为、、,其中、两边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c的取值范围是( )B

A. B. C. D.

5、如图,内切于,切点分别为.已知,,连结,那么等于(  )B

A. B.

C. D.

6、在一个全透明的正方体上面嵌有一根黑色的金属丝,如图所示,金属丝在俯视图中的形状是( )A

7、如图所示,小华从一个圆形场地的A点出发,沿着与半径OA夹角为α的方向行走,走到场地边缘B后,再沿着与半径OB夹角为α的方向折向行走。按照这种方式,小华第五次走到场地边缘时处于弧AB上,此时∠AOE=56°,则α的度数是( )。A

A、52° B、60° C、72° D、76°

8、如图是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一部分,图象过点A(-3,0),对称轴为x=-1.给出四个结论:①b2>;②+b=0;③a-b+c=0;④<b.其中正确结论是(  ).B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9、如图,若A、B、C、D、E,甲、乙、丙、丁都是方格纸中的格点,为使△ABC与△DEF,则点F应是甲、乙、丙、丁四点中的( ).A

A、甲 B、乙 C、丙 D、丁

10、右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C

二、细心填一填(每小题3分,共30分)

11、写出一个含有字母x且取任意实数都有意义的二次根式 。答案不唯一,如等

12、毕业了,大家都依依不舍,为了美好的记忆,每个人都向其他同学赠送一张照片,全班一共送出2450张照片,则全班一共有 名学生。50

13、如图,一个圆绕直线MN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展开你的想象,说出与它类似的物体 (填一个即可). 答案不唯一,如汽车的内胎.

14、如图,两圆有多种位置关系,图中不存在的位置关系是 。相交

15、已知二次函数,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根是和,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答案:

16、如图,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网格上线段AB表示一个斜坡,则这个斜坡的坡度是 。i=2:7

17、、如图,线段AB切⊙O于点P,且与⊙O构成一个轴对称图形,则对称轴与点P的位置关系是 。点P在对称轴上.

18、已知点A、B、C、D的坐标如图所示, 是图中两条虚线的交点,若△ABC和△ADE相似,则点的坐标是_________.

(4,-2)

19、如图,一个由若干个正方形搭建而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请在右边的虚线方框内画出该几何体的一种俯视图。

20、观察下面的一列二次根式,并填空

(1)第n个二次根式可表示为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2)通过观察估算:第16个二次根式的值在 和 这两个连续正数之间。16,17。

三、用心解一解(共60分)

21、(7分)九年级(4)班在一次答题活动中,签筒中有4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签里头分别写上了一个方程:①;②;③;④。

(1)四个方程中有几个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并解有关方程;

(2)小明首先抽签,他看不到纸签上的方程的情况下,从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纸签,那么他抽到两根均为正整数的方程的概率是多少?

(1)1个,,,;

(2)因为只有方程的两根均为正整数,所以P(正整数解)=。

22、(10分)(1)解方程:(3x+2)(x+3)=x+14

(2)计算:。

(3)(5分) 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3、(10分)操作: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P是CD上一动点(与C、D不重合),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P重合,并且一条直角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直角边与正方形的某一边所在直线交于点E。

探究:①观察操作结果,哪一个三角形与△BPC相似,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②当点P位于CD的中点时,你找到的三角形与△BPC的周长比和面积比分别是多少?

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

∵∠BPE=90°,

∴∠BPC+∠DPE=90°,又∠BPC+∠PBC=90°,

∴∠PBC=∠DPE,又∠C=∠D=90°,

∴△BPC∽△PED。

如图(2),同理可证△BPC∽△BEP。

②如图(1),

∵△BPC∽△PED,

∴△PED与△BPC的周长比等于对应边的比,即PD与AC的比,

∵点P位于CD的中点,

∴PD与AC的比为1:2,

∴△PED与△BPC的周长比1:2,

△PED与△BPC的面积比1:4。

如图(2),

∵△BPC∽△BEP,

∴△BEP与△BPC的周长比等于对应边的比,即BP与BC的比,

设BC=2k,则PC=k,BP=k,

∴BP与BC的比为:2,

△BEP与△BPC的周长比为:2,△BEP与△BPC的面积比为5:4

24、(8分)某开发区为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每年都新建一批住房,从2004年到2006年底人口总数和人均住房面积的统计结果如下表.请根据下面两表提供的信息解答问题.

人口总数表:

人均住房面积表:

(1)该区2004年和2006年中,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住房面积多?多增加多少万平方米?

(2)由于经济发展需要,预计2008年底该区人口总数比2006年底增加1.5万,为了使2008年底该区人均住房面积达/人,试求2007年、2008年这两年该区住房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应达到百分之几(精确到百分位)?

解:(1)06年比05年增加多,增加了25.2万平方米

(2)198(1+x)2=234

解之得, x1≈,x2≈ (不符题意,舍去)

答: 试求2007年、2008年这两年该区住房面积的年平均增长率应达到8.7%

25、(10分)小明将她家乡的抛物线型彩虹桥按比例缩小后,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示意图,图中的三条抛物线分别表示桥上的三条钢梁,x轴表示桥面,y轴经过中间抛物线的最高点,左右两条抛物线关于y轴对称,经过测算,右边抛物线的表达式为.

(1)直接写出左边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抛物线彩虹桥的总跨度AB的长;

(3)若三条钢梁的顶点M、E、N与原点O连成的四边形OMEN是菱形,你能求出钢梁最高点离桥面的高度OE的长吗?如果能,请写出过程;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1),

(2)因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是D(20,0),B(40,0),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是D(-20,0),B(-40,0),所以AC=20米,CD=40米,DB=20米,抛物线彩虹桥的总跨度AB的长为80米。

(3)可以求出OE的长,

连接MN,

∵四边形OMEN是菱形,

∴MN垂直平分OE,又M(-30,5),

∴OE=10m.

26、(10分)如图甲,已知在⊙O中,AB=,AC是⊙O的直径,AC⊥BD于F,∠A=30°.

(1)连结BC,CD,请你判定四边形OBCD是何种特殊的四边形?试说明理由.

(2)若用扇形OBD围成一个圆锥侧面,请出这个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

(3)如图乙,若将“∠A=30°”改为“∠A=22.5°”,其余条件不变,以半径OB、OD的中点M、N为顶点作矩形MNGH,顶点G、H在⊙O的劣弧上,GH交OC于点E.试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1)四边形OBCD是菱形.

如图丙,∵AC⊥BD,AC是直径,

∴AC垂直平分BD.

∴BF=FD,.

∴∠BAD=2∠BAC=60°,

∴∠BOD=120°.

∵BF=AB=2,

在Rt△ABF中,

AF====6.

在Rt△BOF中,

∴OB2=BF2+OF2.即. 解得OB=4.

∵OA=OB=4,

∴OF=AF-AO=6-4=2,

∵AC=2OA=8,

∴CF=AC-AF=8-6=2,

∴CF=OF,

∵BF=FD,AC⊥BD

∴四边形OBCD是菱形。

(2)扇形OBD的弧长==,

设圆锥的底面圆的半径为r,则周长为2πr,

∴. 解得.

(3)如图丁,连结OH,

∵∠A=22.5°,∴∠BOC=45°,

∵∠BOD=∠BOC=90°,OB=OD=4,

∴BD=OB=4. 即OF=BD=2,

∵M、N是OB、OD的中点,

∴MN=BD=×4=2,

∵四边形MNGH是矩形,

∴MN=GH=2, EH=EG=MN=,

在Rt△HOE中,

OE2=OH2-HE2,即OE2=42-()2

解得OE=.

∴EF=OE-OF=-2,

∵扇形OBD的面积==××4=,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4×4-(-2)2=-8-+8

=-.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6855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