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济南市十九中2015九年级物理上期中试题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九年级上学期的物理考试内容,重点考察学生对热现象、物态变化、能量转换、电路分析等多个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试题类型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部分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而非选择题部分则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所涉及的知识点

本试卷主要考察了学生对物态变化(如熔化、凝固、升华、液化)、能量转换(如内能与温度的变化)、电路分析(如电路故障、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及物理实验(如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情况。

济南市十九中2014-2015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物理试卷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四季分明的辽宁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2.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白雾,这种白雾是(  )

A. 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B. 二氧化碳气体液化形成的小液滴

C.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D. 干冰熔化形成的小液滴

3.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冬天常见的霜,是空气中水蒸气直接升华而成的小冰粒

B.仲夏,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冰棍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大风吹起尘土“漫天飞扬”,是扩散现象造成的

D.100℃的水蒸气烫伤比100℃的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5.炎热的夏天,课桌上一个杯子中有一把金属勺,把热水瓶中的开水(略低于100°C)倒入杯中,一会儿金属勺熔化了。当杯中的水温降为室温(26"C)后,杯中凝固出一金属块。关于这种金属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金属熔点高于l00"C B.该金属熔点低于26"C

C.该金属凝固点高于100"C D.该金属凝固点低于100"C

6.打开冰箱门,常常能看到冷藏室内壁上有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由食物中的水分经过下列哪些物态变化形成的( )

A.升华、凝华 B.汽化、熔化 C.凝华、熔化 D.汽化、液化

7.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

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

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熔化现象

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

8.将刚烧开的水倒入干冰(固态CO2)中,水像重新沸腾一样:水中有大量气泡,同时水面上有大量“雾气”。“雾气”通过鼓风机喷入舞台,即可制造“云雾缭绕”的舞台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气”是水蒸气        B.“雾气”是小冰晶

 C.气泡内主要是水蒸气      D.气泡内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9. 图2所示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萘的熔点是80℃

B.BC段表示萘的熔化过程,历时约3min

C.萘从A点开始熔化,到D点熔化结束

D.萘属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10.夏天,人们喜欢到海边度假.白天,海风拂面,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昼夜温差可达.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11.用锤子反复击打铁块,铁块的温度升高,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2.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分别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

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的比热容大,是水  

B.甲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C.乙的比热容大,是水  

D.乙的比热容大,是煤油

13.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  )

14.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5.下列有关热和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16.下列现象中,属于热传递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17.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白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会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18.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和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吸热,温度一定升高 B.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功

C.某一铁块,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小 D.温度高的物体把温度传给温度低的物体

19.如图所示是内燃机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压缩冲程的是( )

20.一个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则这个物体( )

A.带负电 B.带正电 C.不带电 D.带正、负电都可能

21.干燥的天气里,在阳光下用塑料梳子梳理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主要原因是( )

A、头发散失了水分后变硬 B、由于摩擦起电,头发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C、由于太阳照射和摩擦产生热而使头发膨胀

D、由于梳子机械分离作用使头发彼此分开

22.如图1所示的四个电路中与右边的图2对应的是( )

A B 图1 C D

23.如图所示是小蒋同学研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电路图。当闭合电键时,A1电流表无示数,A2电流表有示数;如把两灯互换,则闭合电键后两电流表均有示数。则电路中存在故障的原因是( )

L1断路 B L1短路 C L2断路 D L2短路

24.如图3所示各电路图中,电流表和电压表使用均正确的是图 ( )

25.大约是下列哪个用电器的工作电流( )

A、收音机 B、手电筒 C、家用冰箱 D、家用空调

26.有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

B、使用前均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C、使用两种电表时,均要注意选择量程

D、两表均不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27.小明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小明对此有下列理解 , 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 )

组成塑料的分子问间隙很小,汽油会源源不断地渗出塑料桶来

汽油与塑料桶发生化学反应, 塑料桶将被熔化

汽车运行中汽油和塑料不断发生摩擦 ,积累的电荷太多容易发生放电引起火灾

塑料是热的良导体, 汽车运行要发热 ,热通过塑料桶传给汽油达到燃点会引起火灾

28.在图.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4B.所示,则电阻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V,1.2V; B.6V,1.2V; C.1.2V,6V; D.1.2V,4.8V.

29.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造成很大浪费。科研人员利用“光敏”材料制成“光控开关”——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利用“声敏”材料制成“声控开关”——当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自动闭合,无人走动时自动断开。若将这两种开关配合使用,就可以使楼道灯变得“聪明”.则这种“聪明”的电路是( )

30.小轿车上大都装有一个指示灯,用它来提醒司机或乘客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图5-8为小明同学设计的模拟电路图,你认为最符合要求的是( )

二、多项选择题

31.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t时=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学科王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

3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零下的液体能发生汽化现象

B.发生扩散现象的原因是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烧水时常看到“白气”,从水到“白气”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D.寒冷的冬夜,家里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由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33. 下列现象中,属于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34.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白气”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下列各情况下见到的“白气”,由原来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

A.打开冰箱门时在门边看到的“白气” B.做饭时在沸腾的锅边看到的“白气”

C.夏日的清晨在河面上看到的“白气” D.喷洒过干冰的舞台上萦绕的 “白气”

35..要直接测定灯泡L1的电压,在下列几种电路中正确的是

36. 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简化处理.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A. 把电流表看成是开路的 B. 把电压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

C.把电压表看成是短路的 D.把电流表看成是一根导线

第Ⅱ卷(非选择题 )

三、填空题

37.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句诗出自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__现象和___________现象。

38. 前段时间达州大部分地方出现较长时间的干旱,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用飞机在高空喷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后迅速 成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空气温度急剧下降,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这些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遇暖气后吸收热量而 为雨滴落到地面。(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9.的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冰水混合物的内能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0.目前我国研发一款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环保车.汽车使用前需要压缩存储气体,这一过程通过   的方式使气体内能增加,开动时,释放的气体推动发动机,将气体的内能转化为  能,此车紧急刹车时,刹车片和轮胎都变热,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   能.

41.一节普通干电池的电压为______________伏。在图13−1中,A端为干电池的______________极(选填“正”或“负”)。

42.如图5-6甲所示电路中,电流表A1与A2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电流表A1所使用的量程为 ,读数是 ;电流表A2所使用的量程是 ,读数是 ,灯L1电流是 。

43. 如图所示,在电路中,若甲乙两处分别装入电表,当开关闭合后,两灯均能正常发光,则 处电表应该是电压表.(填甲或乙)

四、计算题

44.(3分)一标准大气压下,要想将2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至少需要提供多少热量?

45.(3分)有一根烧红的铁钉,质量是,放出920J的热量后,温度降低到,求铁钉的初温.[c铁=0.46×103J/(kg•℃)].

46.人体最低的电阻大约为800Ω,若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45mA,人会有危险,请通过计算说明加在人体的电压一般不能超过多少伏?

五、实验探究题

48.(5分)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一个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2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说明此时该地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

49.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 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 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 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50.小明依下图所示电路实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________,由于不知两灯泡的电流,放电流表量程的选择应用________法选择。

(2)按电路图连好实物后,只闭合S1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只闭合S2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同时闭合S1、S2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请完成下表。

51.某同学根据下左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关系。

(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 ,电压表应用 法来选择量程。

(2)当它按电路图连好实物后,将电压表并联在ab两点,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电源电压,则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L1 ,或 L2 。(选填“断路”或“短路”)

(3)排除故障后,测了三个位置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如右上图所示,请完成下表。

52.在温度一定的条件下,做“研究决定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下表给出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导体的情况。

选择C、F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____________是否有关;选择C和_______(填写导体的代号)两根导体进行对比,是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长度的关系;为了研究导体电阻与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择的两根导体是___________(填写导体的代号)。

53.(8分)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1)小刚同学做出了以下猜想:

A.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B.电流跟电压成反比

C.电流跟电压无关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__(填字母),你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猜想是否正确,小刚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其中电源为两节干电池,电阻R为10 Ω,变阻器R′标有“20 Ω”字样。

①按电路图将乙图中未连接处补画上。

②下表是小刚记录的数据,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小刚是将变阻器的滑片向_______(填电路图上的a或b)移动的。请你替小刚写出结论,填在下表中。

(3)小刚还想用这个电路测一下小灯泡的电阻,

于是他将电阻R换成一只额定电压是2.5 V的小

灯泡(阻值约为8 Ω)。闭合开关S后,当电压

表的示数为2.5 V时,电流表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灯泡的电阻是______Ω。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0329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