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C级卷有答案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涵盖了“多彩的物质世界”主题,主要涉及物质的密度、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题目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实验题和计算题,旨在考察学生对天平使用方法、密度计算、物体浮沉条件以及质量与体积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是一份考察学生对物质密度、质量与体积之间关系理解的试卷,重点在于天平的使用、密度计算以及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

《多彩的物质世界》C级卷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

1.某同学用天平测一木块的质量,盘中共有砝码1个、砝码2个,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木块的质量为 。当他记录好以后,突然发现木块和砝码的位置放错了,则该木块质量的真实值为 。

2.使用托盘天平测液体的质量,主要进行以下各项操作:

A.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水平平衡; B.把游码拨至标尺左侧零位;

C.检查天平是否放在水平桌面上; D.称出烧杯和待测液体的总质量;

E.称出烧杯的质量; F.记录数据;

G.用总质量减去烧杯的质量; H.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

请将以上各项代号按合理顺序填写在横线上: 。

3.一天,小明看到煤气公司价格牌:冬季55元/瓶,夏季51元/瓶。他寻思着,为什么夏季价格低?他查找了煤气资料:煤气冬季密度0.88×/m3,夏季密度0.8×/m3,煤气瓶容积。通过计算发现夏季价格比冬季价格 (填“高”或“低”)。若两季价格一样,夏季应标价为 元/瓶,如果按质量计价,煤气价格应是 元/公斤。

4.市场上出售的一种“金龙鱼”牌食用调和油,瓶上标有“”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c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 kg。

5.最多能装水的容器中,如果只能装的某种液体,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g/cm3。

二.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把温度为-的冰块,投放到盛有水的绝热容器(对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中,混合后的温度仍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冰的质量减少 B.冰的质量增加 C.冰的质量不变 D.以上均有可能

2.一架天平称量标尺的最大刻度值为,用它称量质量为的铜块,在天平右盘中依次放入的砝码的质量数为 ( )

A、 B. 、、 C. 、 D. 、 、、、

3.设想将一个普通教室内的空气均匀地分装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若装入空气前,一个健壮的普通中学生可以轻松地提起若干个这样的容器,那么装入教室内的空气后,正确的分析是 ( )

A.他至少能够提起一个装入空气的容器 B.他有可能提起两个装入空气的容器

C.一个健壮的中学生,基本上可以提起与原来数量差不多的容器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有甲、乙、丙三个大小不同的密度为2.7×/m3的正方体铝制品,边长分别为、、。质量检验员测出它们的质量为、和。质检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且其中一掺入了杂质为次品,另一混入了空气泡的为废品。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B.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 )C.甲为废品,乙为次品,丙为合格品 D.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水的体积随温度变化”的研究,得到如图所示的图线,根据这个图线可以说明水的温度从降低至的过程中 ( )

A.水的密度先变小后变大 B.水的密度保持不变

C.水的密度先变大后变小 D.水的密度一直变大

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

6.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强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验课题:①测量牛奶的密度;②鉴别看上去像是纯金的戒指;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④判定铜球是空心还是实心的;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个数。你认为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 )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7.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的水,若把金属块放入盛有酒精的杯中,从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ρ酒精=/cm3) ( )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判断

8.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乙的体积是甲的体积的2倍,那么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 ( )

A. 倍 B. 倍 C. 倍 D. 倍

9.甲、乙两物体的体积相等,分别将甲、乙两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和右盘,结果天平指针向右偏,则 ( )

A.甲物体的质量大,密度也大 B.乙物体的质量大,密度也大

C.甲物体的质量大,但密度小 D.乙物体的质量小,但密度大

10.为了判断酒精是否掺了水,某同学先用天平称出空杯的质量是,往杯内倒满水,测出总质量是,若改装满酒精,测出总质量是,则(多选题) ( )

A.酒精的密度小于0.8×/m3 B.酒精的密度大于0.8×/m3

C.酒精中没掺水 D.酒精中掺了水

三.实验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用天平、量杯、水、铁块、细线来测不规则木块的密度,采用如下步骤:

A.将天平置于水平面上并调节其平衡;

B.用细线系住铁块浸没在量筒内水中,记录水的体积V2;

C.用天平测铁块质量m1;

D.用天平测木块质量m2;

E.量杯内倒入一定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1;

F.将木块与铁块绑在一起浸没在水中,记录水的体积V3;

G.根据实验有关数据计算木块密度。

⑴实验中,有哪两个步骤多余 。

⑵将有用的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 。

⑶推导木块密度的计算公式 。

⑷本实验中对铁块有什么要求 。

⑸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知道,若ρ物 ρ水,我们就可以用相同的方法测出物体的密度。如果我们是要测量铁块的密度,则需要的器材是 。

⑹在这个实验中,如果我们要测量的是石蜡的密度,而我们可以选用相同的液体有水和酒精,我们选用 更方便。如果我们选用了这种液体,需要的器材就只有 。

2.小明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一个物体的质量,当把物体放到天平的左盘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天平平衡,请你将数据记录在下表内。

⑵将该物体放到盛有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如图乙所示,将物体体积记录在下表内。

⑶按照上两步骤,小明继续测量了2个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一中,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的坐标纸上用“×”描点,作出图象,观察图象并得出结论: 。

表一: 表二:

⑷小明又测量了3个不同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请在坐标纸上用“×”描点,观察分析做出判断: 。

⑸一个与D相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是10cm3,它的质量是 g。

3.物理活动课上,张老师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个黄色的乒乓球和一个玻璃球全部埋入装有米的大烧杯中,摇晃烧杯一段时间,乒乓球从米中“跑了出来”。

看到这个现象,同学们十分惊讶:为什么乒乓球能“跑”出来,而玻璃球不能“跑”出来?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1:因为乒乓球体积比玻璃球大;

猜想2:因为乒乓球质量比玻璃球小。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两天后,同学们用准备好的一些器材进行探究:

⑴取三个塑料空瓶A、B、C,在A、B、C瓶中装入质量不等的沙子,盖好瓶盖,分别测出它们的质量和体积。

⑵把三个瓶子分别埋入盛有米的容器中,摇晃容器,观察现象。

⑶实验数据及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米的密度约为1.37g/cm3)

⑷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及现象后回答:猜想1 ,猜想2 。(选填“正确”或“错误”)你认为乒乓球能从米中“跑”出来的原因是 。

⑸运用这个现象所隐含的物理知识,能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试举一例或说出你的一个设想)? 。

四.计算题(1题8分,2、3题9分,共26分)

1.一只容积为3×10-的瓶内盛有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质量为的小石子投入水瓶中,当乌鸦投入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升到瓶口。求:

⑴瓶内石块的总体积;

⑵石块的密度。

2.由于近几十年长江流域植被的破坏,长江水的含沙量大大增加,此事引起举国上下的重视。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量长江水含沙量(即江水含有泥沙的质量),取了100mL江水,测得其质量为,他们查得泥沙密度为2.5×/m3,那么长江水的含沙量是多少?

3.十九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精确测量各种气体密度时,发现由空气中获得的氮的密度是/m3,从氨中获得的氮的密度是/m3,从这个细微的差别中,瑞利发现了一种新的气体——氩,从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原来,空气中获得的氮里混有密度较大的氩气,假设氩气的体积占空气中氮的体积的,试求氩气的密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

1. 2. CBAEHDGF

3. 高 50 4.17 4. 1.656

二.

1-5 BCDDC 6-9 CCBB 10 BD

三.

1.⑴CE ⑵ADBFG ⑶m2/(V3-V2) ⑷足以让木块下沉 ⑸小于 天平和量筒

⑹酒精 天平和量筒

2. ⑴27 ⑵10 ⑶图略,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值 ⑷E与A、B、C是同种物质;D、F与A、B、C是不同物质;D、F是同种物质 ⑸18

3. ⑷错误 错误 乒乓球的密度比米小 ⑸农民用风机将空壳谷子与饱满的谷子分离

四.

1.⑴V石=V瓶-V水=V瓶-=1×10-

⑵=2.5×/m3

2.设100mL江水中沙的体积为Vcm3,则水的体积为(100-V)cm3。

依题意有ρ水(100-V)+ρ沙V=101.2 解得V=0.8

故江水含沙量为m=2.5×0.8×104g=20kg

3.解:

则 /m3=/m3×+ρ氩×

得 ρ氩=/m3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5045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