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物理

9年级初中暑假复习预习物理-大气压强(人教版)(教师版)

试卷简介

模块复习6-大气压强-2025年八升九年级物理暑期升级训练(人教版)一、选择题1.(2025八下·宝安期中)估测是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以下估测最接近事实的是A.八年级下册物

所涉及的知识点

模块复习6-大气压强-2025年八升九年级物理暑期升级训练(人教版)

一、选择题

1.(2025八下·宝安期中)估测是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的一个重要体现,以下估测最接近事实的是

A.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5kg

B.课桌的高度约为1.5m

C.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10N

D.深圳市海边的大气压约为1×105Pa

【答案】D

【知识点】质量及其特性;长度的估测;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 解:A、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左右,八年级下册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约为200g,即0.2kg,而5kg太重了,故A不符合事实。 B、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即0.8m左右,1.5m过高,故B不符合事实。 C、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在50克到70克之间,根据重力公式G=mg(g取10N/kg,其重力约为0.5N到0.7N,所以托起一个鸡蛋的力约为0.5N到0.7N,10N太大了,故C不符合事实。 D、标准大气压约为1.01×105Pa,深圳市海边的大气压接近标准大气压,约为1×105Pa,故D符合事实。 故选:D。 【分析】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能根据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一些物理量。例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力、速度、电功率、电流、电压等。

2.(2025八下·六盘水期中)洲洲想打开一瓶罐头,用力拧瓶盖,可是怎么也拧不动(图甲)。当他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图乙).用手一拧瓶盖很轻松就打开了。这主要是因为用勺子撬瓶盖可以

A.增大瓶盖与瓶口间的摩擦力 B.减小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

C.减小瓶盖上方受到的压强 D.减小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 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盖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很难打开,当用勺子在瓶盖边缘撬了几下后,大气进入瓶子内部,这时瓶内外气体的压力差很小,使得摩擦力减小,所以用手一拧瓶盖就打开了。 故选D。 【分析】如图所示的瓶子是真空包装,瓶子内部是真空的,所以瓶盖是被外界的大气压给压在了瓶口,据此分析解答即可。

3.(2025八下·宁津期中)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

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针简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

C.水往低处流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

【答案】A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液体压强的计算;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 A.用吸管吸饮料时,口腔内气压小于饮料瓶中的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把饮料压入口内,这是有大气压的缘故,故A符合题意; B.注射时,医生用力将针筒内的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 C.水往低处流是水受到重力作用的结果,与大气压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是为了承受更大的水压,不是大气压的作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根据描述分析各个选项中包含的物理原理即可。

4.(2025八下·无棣期中)物理知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以下实例中,利用大气压工作的是(  )

A.铅垂线

B.U形“反水弯”

C.吸盘

D.船闸

【答案】C

【知识点】重力的方向;连通器原理及其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A、工人砌墙时用铅垂线,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洗菜盆的排水管用U形“反水弯”防臭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B不符合题意; C、使用塑料吸盘时,吸盘内的空气被挤出,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是大气压将其压在了墙面上,故C符合题意; D、船闸是利用了连通器原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连通器里只有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总是相平的; (3)大气压的存在能够解释很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一个共性:通过某种方法,使设备的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出现了这种现象。

5.(2025八下·无棣期中)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大风车”栏目有一期介绍了一种叫“气压预报瓶”的创意作品。如图所示,A为玻璃管与大气相连,B为密闭的玻璃球内装有红墨水与A相连,它能显示气压的变化。当环境气压升高时,“气压预报瓶”中的变化是(  )

A.A中液面升高,B中液面下降 B.A中液面升高,B中液面不变

C.A中液面下降,B中液面升高 D.A中液面不变,B中液面升高

【答案】C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天气不同,气压不同,当环境气压升高时,A与大气相通,在高的气压的作用下,把液体从A容器压入B容器,故A中液面下降,B中液面升高,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分析】 根据装置的结构和特点,结合大气压的大小受天气的变化影响的关系来判断,一般来说,阴天下雨的天气大气压比正常低。

6.(2017八下·西华期中)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

B.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但不出水银面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答案】D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往水银槽加水银、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把玻璃管往上提,这三个方法既不能改变大气压的大小,又不能改变水银柱的压强,故都不能使管内外高度差变化.只有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高山上大气压小,能支持的水银柱高度也就变小.

故选D.

【分析】托里拆利实验要抓住是大气压支持住水银柱,故大气压有多大,支持住的水银柱就有多高.

7.(2025八下·成都期中)同学们在进行估测大气压实验时,首先读出注射器的最大刻度为V,用刻度尺量出其有刻度部分的长度为L;将活塞推至底端排尽空气,慢慢向右拉动注射器外壳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刚好拉动活塞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是F1和F2。下列计算式正确且最接近真实值的是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注射器的底面积为S=, 甲图没有盖上橡皮帽 ,此时F1=f, 乙图在排尽空气后盖上了橡皮帽 ,所以大气压F=F2-F1,根据压强计算公式可知大气压强p=,D正确。 综上选D。 【分析】压强的计算公式:,增加压强的方式有增加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式有减小压力,增加受力面积。

二、多选题

8.(2024八下·丰城期中) 如图所示,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管内水银柱高度将减小

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

C.此实验在任何时候测出的都是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D.此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大气压与液体压强平衡”

【答案】B,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换用粗玻璃管做实验,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故A错误; B.玻璃管倾斜放置时,外界大气压不变,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故B正确; C.不同地理位置,测得的管内外液体高度差可能不同,测出的不一定是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故C错误; D.此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大气压与液体压强平衡”,当液柱静止时,液柱对液面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对液面的压强,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分析】管内水银柱高度不变,倾斜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会变长,标准大气压的数值是海平面附近的大气压数值。

9.(2024八下·莱山期中)下列表述中不符合事实的是(  )

A.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

B.物理学家马德堡最早用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

C.科学家托里拆利最早完成了测量大气压值的实验

D.当物体漂浮在水面时,不适用阿基米德原理

【答案】A,B,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物理常识

【解析】【解答】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符合题意;

B.早证明大气压存在的是奥托·冯·格里克,故B符合题意;

C.托里拆利最早通过实验测量出了大气压的值,故C不符合题意;

D. 当物体漂浮在水面时,适用阿基米德原理 ,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分析】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匀速直线运动; 2、托里拆利测量的大气压的值; 3、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等于物体所受浮力; 4、奥托·冯·格里克在 马德堡 进行了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10.(2021八下·寻乌期末)如图所示,以下与压强有关的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如果减少瓶中水的质量,海绵的凹陷程度会更加明显

B.图乙:如果增加探头在水中的深度,U 形管液面高度差会增大

C.图丙:如果测出拉开吸盘的力和吸盘面积,可以估算大气压的值

D.图丁:如果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顶端打破,水银会喷出来

【答案】B,C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强的存在

【解析】【解答】A.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倒立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对海绵的压力越小,受力面积不变,对海绵的作用效果越不明显,A不符合题意;

B.乙图实验,当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探头受到水的压强变大,则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变大,B符合题意;

C.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F和吸盘的面积S,根据 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C符合题意;

D.丁图实验,如果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顶端打破,空气进入试管,试管内有大气压作用,水银柱下降,直到试管内和容器内水银面相平,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需要用到U形管连通器,可以通过改装内部左右两个液面高度差来衡量液体内部的大小,体现了转换法的思想;当吸盘刚好与玻璃板脱离时,此时外界对吸盘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对吸盘的拉力,已知大气压对吸盘的压力除以吸盘的面积即为大气压强。

11.(2023八下·叙州期中)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因为大气压大于玻璃管内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所以水银柱不会落下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后不会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答案】C,D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A.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故A错误;

BC.玻璃管内水银柱不落下,处于平衡状态,大气压的数值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B错误,故C正确;

D.实验时,玻璃管倾斜,使长度增加,但高度不变,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故D正确。

故选CD。 【分析】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时,水银柱的高度产生的压强和大气压相等,试管倾斜时,水银柱的竖直高度不变。

三、实验探究题

12.(贵州省名校联考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小红和同学制作水火箭时,通过打气筒向塑料瓶中打人气体后,瓶中气体压强变大,将瓶中的水向下喷出,从而使火箭获得动力升空。针对这个现象,小红提出一个问题:瓶中气体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并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与瓶中气体的体积有关:

猜想二:瓶中气体的质量越多,气体压强变大,可能与瓶中气体的质量有关。

为检验上述猜想,她准备了如下器材进行探究:自家汽车里的“胎压计”、4个粗细均匀规格不同的大号注射器(25mL/50mL/75mL/100mL)、可连接到注射器针孔的橡胶软管。

(1)该实验需采用   的实验方法进行探究;

(2)小明用一个25mL的注射器吸入一定质量的空气后连接到胎压计上,通过推拉活塞,记录下注射器筒的体积值和胎压计显示的压强值,测得数据记录如表1所示。该实验操作是为了验证猜想   ,由表1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质量一定时,气体压强与   有关:

表1

(3)小明随后使用4种规格的注射器,依次吸入最大体积的空气后,通过推拉活塞,使其体积都达到25mL,待温度稳定后记录下胎压计显示的压强值,测得数据记录如表2所示,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表2

(4)根据你的经验猜想,轮胎的胎压还可能与   有关,你做出猜想的依据是   。

【答案】(1)控制变量法

(2)一;体积

(3)体积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4)温度;封闭气体的压强还可能与温度有关,例如夏天容易爆胎或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恢复原状都能证明这一点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中分析可知,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2)控制质量不变,体积在变化,则验证的是猜想一,质量一定时,气体压强与体积有关; (3)体积一定时,质量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 (4)封闭气体的压强还可能与温度有关,例如夏天容易爆胎或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恢复原状都能证明这一点。 故答案为:(1)控制变量法;(2)一;体积;(3)体积一定时,气体的质量越大,气体的压强就越大;(4)温度;封闭气体的压强还可能与温度有关,例如夏天容易爆胎或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会恢复原状都能证明这一点。 【分析】(1)物理学中控制变量法是常用的实验方法; (2)气体的压强与体积有关; (3)气体的压强与气体的质量大小有关; (4)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不流动时,温度越高,压强越大。

13.(2024八下·黄埔期末)小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管内水银面上方为真空。

(1)测得当地大气压强等于   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将玻璃管倾斜至虚线位置,可看到管内水银柱长度变长,则此时当地大气压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外界的大气压变小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72;不变;变小

【知识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解答】 解:(1)如图,当时的大气压强等于72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2)若将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放置,倾斜后水银柱的长度会变大,但水银柱高度也不变,所以大气压不变; (3)外界大气压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液体压强,所以当外界的大气压变小时,根据,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变小。 故答案为:(1)72;(2)不变;(3)变小。 【分析】 (1)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值时,当玻璃管顶端是真空时,玻璃管内外水银面差是当时的大气压值; (2)把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长度变长,但水银柱的高度,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不变; (3)水银柱的高度由外界大气压的大小决定。

14.(2024八下·南海期末)输液装置如图甲所示,小明为了探究输液管在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液体体积与管的粗细和长短是否有关,他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用到器材还有秒表、4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规格如下表)等。探究过程如下:

(1)如图乙所示,锥形瓶中装满红色的水,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相当于密封),此时玻璃管无水流出,这是由于   的作用。松开弹簧夹,水从玻璃管流出进入量杯开始计时,每隔2秒记录量杯中水的体积V,并描绘出量杯中水的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V-t图象。换管时,均要保持管的底端与量杯底部距离不变。

(2)先用a玻璃管进行实验,获得的图线如图丙a所示,则5s时量杯中水的体积为   mL。然后将a管换成b管,再次实验,获得的图线如图丙b所示。分析可得:玻璃管在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液体体积与管的粗细   (选填“有关”或“无关”)。

(3)小明要继续探究玻璃管在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液体体积与管的长短是否有关,则应将b玻璃管换成   (选填“c”或“d”)管进行实验,获得的图线在图丙中的Ⅰ区域,说明在玻璃管的   相同时,玻璃管越长,则在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液体体积越   。

【答案】大气压;50;有关;d;粗细;多

【知识点】液体压强的特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物理学方法

【解析】【解答】(1)如图乙所示,锥形瓶中装满红色的水,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相当于密封),由于大气压的作用,此时玻璃管无水流出,松开弹簧夹,水从玻璃管流出进入量杯开始计时,每隔2秒记录量杯中水的体积V,并描绘出量杯中水的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V-t图象,换管时,均要保持管的底端与量杯底部距离不变; (2)先用a玻璃管进行实验,获得的图线如图丙a所示,a图线与时间5s对应的水的体积为50mL,则5s时量杯中水的体积为50mL,然后将a管换成b管,再次实验,获得的图线如图丙b所示,a管与b管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可得:玻璃管在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液体体积与管的粗细有关; (3)小明要继续探究玻璃管在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液体体积与管的长短是否有关,则应控制玻璃管的横截面积相同,长度不同,因此可将b玻璃管换成d管进行实验,获得的图线在图丙中的Ⅰ区域,与b图线相比,在相同时间内流出水的体积较大,说明在玻璃管的横截面积相同时,玻璃管越长,则在相同时间内流出的液体体积越大。 故答案为:(1)大气压;(2)50;有关;(3)d;粗细;多。 【分析】 (1)玻璃管口大气压强大于液体压强,所以玻璃管下端管口无水流出; (2)(3)图乙中a图线与时间5s对应的水的体积为50mL;根据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

四、计算题

15.(2018-2019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学期 8.3 空气的“力量” 同步练习 )某学校研究小组查阅资料时得到地面附近的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1)分析图线,说出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某地的大气压为70Kpa,利用图线判断该地的高度约为多少千米?

【答案】(1)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2)从下面的图像可以看出大气压为70kpa时,所对应的高度大约为2.7km。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分析】(1)结合图像,得出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在图像上描点得出对应的高度值即可.

16.(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一次登山活动,并研究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情况,请你利用身边常见的器材,设计一个简易的气压计,要求:

(1)列出你所需的器材,画出简图;

(2)说明怎样利用此气压计来观察大气压的变化?

【答案】(1)制作方法:用线绳给茶杯口扎上橡皮膜,将吸管的一端用胶带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另一端指向直立着的刻度尺,如图所示.

(2)使用方法:吸管的右端上移,表示气压升高;吸管的右端下移,表示气压降低.

【知识点】大气压强与高度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器材:茶杯、橡皮膜、胶带、刻度尺和吸管.

原理:当外界大气压强大于杯子内压强,在外界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橡皮膜回响下凹,吸管向上移动.当外界大气压强小于杯子内的压强,橡皮膜会上凸,吸管向下移动.(1)制作方法:用线绳给茶杯口扎上橡皮膜,将吸管的一端用胶带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另一端指向直立着的刻度尺,如图所示.

;(2)使用方法:吸管的右端上移,表示气压升高;吸管的右端下移,表示气压降低.

【分析】(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减小100帕.(2)大气压向各个方向都有,根据大气压强和杯子内压强的关系设计实验.

17.(2024八下·梧州期中)2020年11月10日,“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m,下潜过程用了4h。求:(海水密度 代替, 取 )

(1)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2)潜水器成功坐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3)此时“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60cm2的表面上受到多大的海水压力;

(4)1个标准大气压约等于1×105Pa,则下潜1×104m的载人潜水器承受的海水压强相当于多少个标准大气压。

【答案】(1)解: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答: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73km/h。

(2)解:潜水器成功坐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答:潜水器成功坐底,受到海水的压强1.0909×108Pa。

(3)解:此时“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60cm2的表面上受到海水压力:; 答:此时“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60cm2的表面上受到压力6.5454×105N。

(4)解:海水压强:;

相当于标准大气压倍数: 答:下潜1×104m的载人潜水器承受的海水压强相当于1000个标准大气压。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的计算;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

【解析】【分析】(1)由计算潜水器下潜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由计算潜水器成功坐底,受到海水的压强。

(3)由计算此时“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60cm2的表面上受到海水压力。

(4)由计算海水压强,由计算相当于标准大气压倍数。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64503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解决的问题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