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北师大版《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试卷简介

这份试卷包含了《桃花源记》的同步练习,涵盖了基础的语文知识、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题目设计细致,既有基础字词的读音和解释,也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通过这些题目,学生可以深入理解《桃花源记》所描绘的理想社会,同时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所涉及的知识点

通过本套试卷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包括字词读音、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并能理解《桃花源记》中描绘的理想社会及其写作背景,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桃花源记》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 ) 俨然( ) 阡陌( ) 怡然( )

  垂髫( ) 郡下( ) 诣太守( ) 刘子骥( )

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

A. 具答之B.便要还家 C.欲穷其林D.为天下唱

3. 下面各句加点词都有不同解释,选出正确的一项。

(1)复前行,欲穷其林。

A.穷苦,贫困       B.极端      C.穷尽,走到头

(2)得其船,便扶向路。

A.扶助、帮助    B.用手支持   C.沿着,顺着

(3)此中人语云

A.语言     B.告诉    C.说

(4)处处志之

A.作标记  B.标记     C.意志

(5)寻病终

A.寻找 B.搜索 C.不久

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①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③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④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

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________,后人把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称为____________。

(2)①文中写桃林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桃花源中人和平安定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①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成语:___________

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___________

二、阅读能力

(一)课内阅读

(2007,重庆市,15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悉如外人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二)课外阅读

(2007,孝感市,11分)

五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已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这官欤?

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亦不详其姓字(详细) B、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C、期在必醉(期望) D、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2.请用自己的语言把下面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3.文章结尾提到“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以小传的形式,向你的家人或同学简要介绍五柳先生(含生活状况、性格特点、志向情趣等方面)。

参考答案:

一、1.huò yǎn qiān mò yí tiáo jún yì jì

2. C

3.①C ②C ③B ④A⑤C

4.①鲜艳美丽 食物味道好 ②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③妻和子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 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没有出路的地步 ④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的连词

5.无人问津 怡然自得

二、(一)

1.(1)类(2)全,都 (3)邀请

2.A 剖析:B 交错 相 通;C与世隔绝的地方;D 更不用说

3.(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2)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 -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3.热情好客;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4.表达了作者对和平 ( 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1.A

2.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一、1.huò yǎn qiān mò yí tiáo jún yì jì

2. C

3.①C ②C ③B ④A⑤C

4.①鲜艳美丽 食物味道好 ②交错相通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③妻和子女 专指男子的配偶 与人世隔绝的境地 没有出路的地步 ④不要说,更不必说 表条件的连词

5.无人问津 怡然自得

二、(一)

1.(1)类(2)全,都 (3)邀请

2.A 剖析:B 交错 相 通;C与世隔绝的地方;D 更不用说

3.(1)老人和孩子们个个都安闲快乐,或: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2)渔人把自已听到的事, -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

3.热情好客; 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

4.表达了作者对和平 ( 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

(二)1.A

2.不忧心忡忡于贫贱,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3.希望人类社会返璞归真,人们过上淳朴无争、怡然自乐的生活

4.五柳先生因住宅旁有五棵柳树而得号为“五柳”。他家境贫寒,不慕名利,安贫乐道,为人闲静少语,一生喜欢读书和喝酒,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4642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