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九年级 > 语文

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语文B(2)

试卷简介

这套试卷面向九年级学生,涵盖了语文的多个方面,包括字词辨析、古诗文默写、名著阅读理解、语言运用能力、漫画解读、交通安全问题探讨、科普文阅读理解、议论文阅读理解以及文学作品分析。试卷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还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所涉及的知识点

这套试卷考察了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古诗文的默写能力、名著阅读的理解、语言运用的技巧、漫画和热点问题的解读以及科学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分析能力。

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语文B(2)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1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2分)

他经济上不宽裕,开不起宝马住不上豪zhái( );相貌身材不出众,算不上大帅哥;也没有加官进jué(),终其短暂一生只是个“中士”……雷锋凭什么超越时代,影响一代一代的中国人?借用约瑟夫·奈的时máo( )概念说,靠“软实力”。雷锋的软( )实力是什么?有理想而力行之,有道德而恪( )守之。 (本文来源:新华网 )

2.默写。(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 。

(2) ,衣冠简朴古风存。

(3)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4) ,西北望,射天狼。

(5)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诗句展示了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 。

3.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 【 】 【 】

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

B.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他也不再拉车,什么来钱快他干什么,甚至出卖刘四爷。他吃喝嫖赌,渐渐堕落,成为一个不甘示弱的行尸走肉。

C.《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本散文集。不是为少年儿童写的,但写了许多关乎少年儿童的事,读来兴味盎然。共收入十篇作品,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藤野先生》都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

D.《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旧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倍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作者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二)运用(共9分)

4.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4 处)(3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在最近的几次考试中,我的成绩不好。但我懂得一次成功不代表永远的成功。在失败的时候,我不期盼时光的倒流,不幻想奇迹,而是多了一份冷静与思考,吸取教训,找出失败的原因,再接再厉,力争下次考试取得好成绩。

5.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图意分别用两个成语来形容漫画中的人物。(2分)

上级:

下级:

上下级(原载《检察日报》)

6.近几年校车交通事故频发。请结合下列材料,探究造成校车交通事故的原因。(2分)

10时许,甘肃境内连霍高速公路柳忠段东岗收费站一公里处发生一起车辆连环相撞事故,其中一辆车为某小学校车。该事故导致包括5名学生及1名司机在内的8人不幸身亡,另有3名学生受伤。

7时10分,大连市开金州新区金石滩凉水湾路段,一辆载着17个孩子的轻型封闭货车与迎面而来的奔驰车相撞,车上的17个孩子均不同程度受伤。此车是幼儿园园长为了接送孩子而雇来的。

9时40分许,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一辆塞满60多名榆林子小博士幼儿园幼儿的9座小型面包车发生交通事故,遇难人数达20人,其中包括18名幼儿以及校车司机和1名幼儿教师。

日下午,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首羡镇中心小学校车接送49名学生回家, 17时45分,当车辆以8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至首羡镇张后屯村附近一条限速40公里/小时的村道时,为避让一辆对面驶来的人力三轮车,侧翻滑入路边水沟,导致车内15人死亡、8人受伤。

答: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短文,完成7~8题。(5分)

科学研究发现,人们挑选什么颜色的车,与车主职业、性格有很大关系。但是你也许并不知道,汽车颜色还与安全有关。澳大利亚最大的汽车保险公司就汽车颜色与交通事故发生频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番研究。结果表明:撞车等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汽车颜色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汽车的颜色是有胀缩性的。颜色可分为亮色和暗色两大系列。其中,白、红、黄之类的亮色的视觉效果比较好,黑色、灰色等为暗色。从安全角度考虑,轿车以视觉效果比较好的亮色为佳,这是因为不同的颜色会使得同样的面积产生大小不同的感觉。亮色的汽车感觉大一点,有膨胀性,被称为膨胀色。暗色感觉小一些,有收缩性,称收缩色。膨胀色看起来比实际要大,不论远近都很容易引起注意。而收缩色看起来觉得小一些、远一些和模糊一些,尤其是傍晚和下雨天,常不为对方车辆和行人注意。

其次,颜色是有进退性的,即所谓的前进色和后退色。例如,有红色、白色、蓝色、黑色4部轿车与你保持相同的距离,你就会觉得红色车和白色车要离自己近一些,是前进色;而蓝色和黑色的轿车看上去较远,是后退色。前进色的视觉效果要比后退色好,看起来要近一些,对面车主就会早一点时间察觉到危险情况。 (摘自百度文库,有删改)

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

A.车主的职业、性格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挑选什么颜色的汽车。

B.有时撞车等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汽车颜色有着密切的联系。

C.颜色可分为亮色和暗色两大系列。亮色具有膨胀性,故也被称为膨胀色。

D.蓝色和黑色属后退色,后退色的轿车看上去较远,故对面车主能提前避险。

8.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警车、救护车都是以白色为主色调的原因。(3分)

(二)阅读《新时期的雷锋精神》,完成9~12题。(共11分)

①2012年,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近日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都推出了学雷锋专栏专题,很多地方也都掀起了学雷锋的热潮。

②那么,新时期,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学雷锋呢?

③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和单位对新时期学雷锋的认识还不很到位,行动还不很自觉。有的把学雷锋当成阶段性任务,说什么“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回来四月走”,有的甚至认为雷锋精神与时代精神不合拍等。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当前,我们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绝不仅仅是停留在口上,更不是一阵风,迫切需要深化认识,营造浓厚氛围,让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④雷锋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做了许多好事,而这又建立在他认认真真、高质量干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位置,应立足本职,把自己这份工作干好。雷锋同志对待工作像夏天一样火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好好学习的。

⑤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冷漠。虽然令人感动的凡人善举不断涌现,但金钱和利禄仍然让我们这个社会的某些角落变得冷冰冰的。“小悦悦事件”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就更需要我们像雷锋一样,心里时刻装着人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用雷锋精神去拯救我们将要丢失的道德和诚信。

⑥如果不能冲上前线抢险救灾,能捐助一份爱心,你就是雷锋;如果不能做一火车的好事,那么旅途上保持微笑互相谦让,你也是雷锋……如此这般力所能及的行为,都是我为人人的雷锋精神的体现。

⑦“学雷锋模范”张子祥、“雷锋式好村官”陈国明、“草根慈善家”阿里木等等,可以说他们都是我们新时期学雷锋活生生的好典型。

⑧修身齐家,做好自己,遵守社会公德,您就是新时期的活雷锋。

(选自新华网 作者:海天共庆 有删改)

9.阅读选文第③④⑤段文字,概括回答作者在第②段提出的问题。(3分)

10.联系上下文,说说“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回来四月走”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种什么现象。(3分)

11.第⑦段举了三个新时期学雷锋活生生的好典型。请你联系社会生活,仿照文中语言形式再举两个众所周知的“雷锋式人物”。(3分)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采用总分总结构,举例典型,说理清晰,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新时期如何学习雷锋的思想认识。

B.第⑤段从反面论证了“金钱和利禄越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冷漠”这一论点。

C.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告诉我们学雷锋不讲求事情的大小和多少,只要能力所能及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行。

D.第⑤段中加点词“某些”“将要”不能删去,它体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三) 阅读刘心武《千叶瓶》一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那只花瓶是他二十几年前从农贸市场买来的。造型一般,素白,底部连瓷窑标志都没有。花瓶陪伴他度过整个青壮年时期。见证了他娶妻生子,也接受了他“哎,我退休啦!”的招呼。花瓶随他搬了两次家,在家里的位置更多次变易,近些年则一直搁放在书桌的一角。花瓶插过鲜花、干花和假花,最后所插的是三根孔雀翎。

退休以后,他试图圆多年来写回忆录的梦。为此他专门购置了一个精美的十六开簿册,还准备了一盒十二支的绿色签字笔。为什么要选择绿色?完全是下意识驱使。在出售文化用品的货架前,他本是要拿黑色签字笔,忽然眼睛扫到了这种绿色的,好奇地抽出一支,在店里提供的试用纸上画了画,笔尖滑动的感觉和呈现的绿色都让他愉快,于是买了下来。

但是,翻开簿册,拿起绿笔,郑重地宣布:“别打扰我,我要开笔啦!”却愣在那里,满脑子飞花飘絮,却不知该如何写出第一句来。好不容易写出了几行,却实在是不能满意,狠心用左手撕下那一页,却不料纸张一剐,反弹力使他握笔的右手杵到花瓶,花瓶一斜,忙去扶正,结果签字笔笔尖就在瓶体上画出了一个弯线。拿抹布擦,去不掉,又找来去污粉,还是没用,涂上衣领净再擦再用水冲,那道绿痕似乎更加分明。

传来了妻子的声音:“你把弄脏的一面朝墙,不就结了吗?”又传来正好回娘家的闺女的声音:“爸,又不是什么值钱的宝贝,您干吗着那么大急?还是写您的回忆录吧,写出来,我给您录入电脑……”他望着破了相的花瓶,只是发愣。第二天他用绿色签字笔,把那涂不掉的一个弯道,勾勒成了一小片绿叶,看上去,顺眼点。但瓶体和那么小一片绿叶,在比例上实在不相称,于是,他决定从那片绿叶开始,再连续勾勒出更多的,形态并不雷同,而又凹凸锯齿互补的叶片。

勾勒第一个叶片时,他当然是一种后悔的心情,责备自己把素白的瓶体,不小心给玷污了。后来,不知怎么的,心理态势的惯性作用吧,勾勒别的叶片时,接二连三,全是后悔的思绪。后悔小时候,不该为了贪摘树上的果子,急躁地把整个枝丫扯断。又后悔上小学时,同桌向自己借圆珠笔用,死活就不借给人家。再后悔上山下乡的时候,队里培养自己当“赤脚医生”。却没有能把常见的草药形态认全。回城进工厂,先开大货车,后开小面包,再当上司机班长,更调进科室,好赖算是个干部了,就不免神气活现起来,给一起进厂的“插友”,取不雅的外号大呼小叫,后来人家下了岗,找到自己借钱,虽说也拿了一千给人家,却又跟人家说了一大车便宜话,仿佛人家困难全是不争气造成的……

闺女又回门,听见小声在问妻子:“爸的回忆录写出多少了?怎么抱着个花瓶在鼓捣?”妻子小声回答:“着了魔似的,每天总得花两三个钟头在瓶子上画树叶……不过他脾气倒好多了,下楼一块遛弯儿,还总跟我回忆以往的事儿,动不动还说,哪件事上对不起我,哪回的吵架请我原谅……咳,其实我早忘啦!不过听他那么说,心里倒是挺舒服的……”。

渐渐的,他那只花瓶,半壁外表都画满了绿叶,那些单线勾勒的叶片,大大小小,连续不断,看上去,仿佛当初入窑出窑时,就已经有了,而且,是工艺师事先就构思好,精描出来的,显得非常自然,也非常和谐,堪称雅致秀美。

他继续在花瓶另一面上勾勒绿叶。妻子说:“难道你非得把叶子画满吗?铺满怕得上千片叶子,你累不累啊?”他边慢慢画,边沉吟地说:“我还真怕那画满的一天到来呢!”

有一天,一位现在迷上古玩收藏的“发小”来看望他,忽然眼睛一亮,吼出一声:“老兄,你从哪儿收来这么个千叶瓶?”他且不做声。那“发小”走近,小心捧起细看,哑然失笑:“原来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啊!”他让来客小心轻放,说:“对我而言,这是无价之宝!”他只简单解释了几分钟,来客便肃然起敬,并感叹:“如果那些对社会负有更大责任的人士,都能有你画千叶瓶的心思,该多好啊!”

(选自《小说月报》)

13. 这篇小说以花瓶为线索写了三个主要情节。请根据文章内容,用短语概括后两个阶段的情节。(2分)

不小心损瓶→( )→( )

14.在画千叶瓶的过程中,主人公的内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3分)

15.根本不是古董,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是的“千叶瓶”,主人公为什么把它当作“无价之宝”?(4分)

16.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退休后主人公想圆写回忆录的梦,却没有成功;一个不经意的过失,经过主人公的努力,竟然成了工艺品。告诉我们有些事情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行。

B.小说第⑤段看似在写主人公对自己过去生活中种种失误的后悔,实际上是为了以小见大,表现了“文革”中上山下乡的一代人对时代的反思与总结。

C.小说通过主人公画千叶瓶的故事告诉我们,人只有学会反思和自省,才能让心灵避免混乱和芜杂,获得滋养和提升,享受心灵的平静和充实,感受人与人之间的温馨和融洽。

D.“发小”本以为千叶瓶是名贵的古董,细看之下才失望地发觉它连当代高级工艺品都不算。小说借这一人物对当今社会中一些只重物质而精神空虚的人进行了批判。

(四)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7~19题。(共12分)

【甲】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

建兴三年,诸葛亮率军至南中①,所战皆捷。闻有孟获者,为夷汉所服②,于是令生致之。既得,亮使观营阵,曰:“此军如何?”获对曰:“向不知虚实,故败。今蒙使观营阵,若止如此,定能胜!”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七纵七擒,而亮犹欲释获。获曰:“公天威,南人③不复反矣。”于是亮进军,南中平。

(选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注释:①南中:今云南、贵州、四川交界的地方。②为夷汉所服:被当地少数民族及汉人敬服。③南人:孟获的自称。

17.解释下列短语。(4分)

(1)不效: (2)庶竭驽钝:

(3)所战皆捷: (4)既得:

(5)向不知虚实: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2)亮笑,心知获尚不服,纵之使更战。

19.【乙】文记载了诸葛亮率军七擒孟获、平定南中的历史事件,请将【甲】文中与这一事件有关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20.联系【甲】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诸葛亮率军平南中的目的。(2分)

三、作文(共40分)

21.请以“这样挺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 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 不少于600字;

④ 不能出现透露自己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无限免费下载试卷
Word文档没有任何密码等限制使用的方式,方便收藏和打印
已有人下载。
×
扫码关注公众号
二维码
扫描公众号,私信暗号:45360 获取网盘提取码
前往网盘下载
点击下载文档
还需要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