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阶段性学习九年级语文B(1)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一)积累(共11分)
1.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2分)
命运只不过是生命中不停地选择所连接起来的轨( )迹。现在的命运是过去选择的总和,未来的命运则在于现在的选择——现在的心念、言语与行为——孝顺与忤( )逆、勤快与懒惰、理智与愚迷、谦卑与傲慢、感恩与抱怨、大度与狭隘( )、好施与贪lán( ),乃至信仰与xiè( )渎……正是这些不同的选择,组合成了人们千差万别的命运。(选文来源:百度空间)
2.默写。(6分)
(1)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
(2) ,一览众山小。
(3)春蚕到死丝方尽, 。
(4)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
(5)写出初中语文课本中蕴含哲理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 , 。
3.下列名著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是(3分) 【 】 【 】
A.《水浒传》是描写古代农民起义的长篇巨著。宋江是梁山上的主要领导人,晁盖死后一直坐第一把交椅。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物,一方面仗义疏财,广交江湖好汉,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指挥才能;另一方面,他又有很浓厚的忠君思想,所以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打出的旗号是“替天行道”。
B.武松是武艺高强、性格刚烈、不畏强暴的好汉,他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倒拔垂杨柳,一步步走向了反抗道路。
C.《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18世纪一个普通的英国人,外科医生,同时他也是一个不寻常的鲁滨孙。他先后四次出海航行,在四个传奇色彩浓郁的国度里,历经磨难,又几经脱险,见识了几个不同国度的风土人情。
D.利立浦特的大官们常常奉命表演绳上跳舞的技艺,跳得最好的是财政大臣和内务大臣,连皇帝也因他们技艺高超又不分伯仲而赞不绝口。
(二)运用(共9分)
4.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用规定的符号直接在原文上修改。(不超过4 处)(3分)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雷锋是发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适合了社会进步的时代潮流,彰显了我们党的先进本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我们每个人都要以雷锋为榜样,都要学习,喧扬和践行雷锋精神,以常态化的制度保障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或者不搞运动,或者不走过场,创造社会良好的环境。
5.当今社会,网络科技飞速发展。阅读右图,用简洁的
语言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或寓意(30字以内)。(2分)
6.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的命脉。有专家认为:汉字是世界上最先进最科学的文字。根据下面所给材料,请从汉字发展过程中探究汉字的特点。(4分)
材料一:“汉字”是世界上唯一的古代一直演变过来没有间断过的文字形式。殷商后期的“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汉字的形体也在发生着变化,如下面的“马”字便直观体现了这种变化。
材料二:“牟”字,其含意为“牛鸣也”。下部的“牛”,表示动作的主体是牛;上部的“厶”则“象其声气从口出”。“牟”字的字形实际上就像一头牛在鸣叫的样子,其读音móu也与“牛鸣”之声相近。
材料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古人总结出来的汉字的几种主要造字法,从下表数据的纵横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推移,有的造字法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
答: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魏书生《勤劳是做人的根本》,完成7~10题。(11分)
①“勤劳是做人的根本”、“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本来这都是人生最简单不过的常识,是学生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规律。但个别人急功近利,宣传一些违背基本规律的所谓“学习窍门”、“得高分诀窍”:什么“边玩边学的有大成绩”、“老实勤奋型的没大出息”,什么“边吃零食边看书记忆效果最好”、“边吃喝玩乐边学习看书是现代学生的标志”,什么“勤奋型的人落伍了”、“聪明人不当老‘刻’”。
②人世间,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作家,大凡有成就的人都是勤劳的人。任何一位对人类有贡献的人,都认为勤劳是做人的根本。另一类人,监狱里的犯人,绝大部分都是妄想不劳而获的人。追寻他们犯罪的思想根源,大都不承认勤劳是做人的根本,而要靠别的方式去获取名利地位,以致走上犯罪道路。
③学生也是这样,聪明而勤奋的,会变得更聪明,更爱学习,更正直;不太聪明但勤奋的,即使考不上大学,将来参加工作,凭着自己的勤奋也能站稳脚跟,甚至办大公司,做大事。聪明而不勤奋,或过去勤奋后来懒惰的,会变得自私、贪婪、作弊,会产生许多不劳而获的愚蠢想法。不聪明而又懒惰的,必然成为家庭的负担,将来到社会上便是社会的负担。
④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够聪明了吧!但个别的还荒废了学业,就是因为原来勤奋后来不勤奋了。绝大部分科大少年班的学生取得了出色的成绩,他们自己和他们的老师总结成功经验时都觉得,最重要的一条,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一般少年更多的努力和心血。科大第七期少年班学生陈冰青,因为特别土气,在校时有个绰号,叫“老饼”。进校时,“老饼”的 入学成绩就像他土气的绰号一样不起眼。然而,“老饼”在少年班3年的主课平均成绩高达94分。他获得科大最高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并提前两年参加中美联合招收赴美物理学研究生考试,以全国第二名的佳绩被美国第一流的普林斯顿大学录取。“老饼”的诀窍是勤奋。他每天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书包,在校园的“三点一线”上大步流星。一次,他因英语摸底考试不理想,就自制许多词汇卡,挂在床前床后,每晚的美国VOA教英语节目一到, 他就抱着收音机到校园的草坪上收听,即使是阴冷难耐的冬日也一如既往。后来,“老饼”终于成了少年班里公认的“英语活字典”。
⑤ 。司马迁写《史记》花15年,司马光写《资治通鉴》花了19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花了20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27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动》花了37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花了60年。牛顿在剑桥大学30年里,常常每天坚持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之久。富兰克林说:“礼拜日是我的读书日。”达尔文说:“我相信,我没有偷过半小时的懒。”华罗庚说:“我不否认人有天资的差别,但是根本的问题是勤奋的问题。”托尔斯泰说:“天才的十分之一是灵感,十分之九是血汗。”爱迪生说:“有些人以为我所以在许多事情上有成就,是因为我有什么‘天才’,这是不正确的。无论哪个头脑清楚的人,都能像我一样有成就,如果他肯拼命钻研。”
⑥“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怀疑“勤劳”的人,是糊涂人;向学生鼓吹玩乐、讽刺“勤劳”的人,是别有用心的人。只有勤劳,才使猿完成了向人的过渡;也只有勤劳,才能使人类完成由低层次向更高层次的过渡。
⑦现代中学生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坚定不移地相信:“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
(选自《百度文库》,有改动)
7.试分析第①段中划线句在这篇议论文中的作用(3分)
8.用自己的话概括第③段中加点词“这样”所指代的内容。(3分)
9. 根据第⑤段论述的内容,为该段补写一个中心句。(3分)
10.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本文用质朴自然的语言阐述了做人求学的道理——勤劳是做人的根本,是做学生的根本。
B.文章第②段用正反对比论证法论证了中心论点;第③段中,作者列出聪明与勤奋之间的四种情况,全面论证了勤奋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体现了议论文论证的严密性。
C.“老饼”的例子充分证明了“要想成为‘英语活字典’,就必须勤奋努力”这一分论点。
D.第⑥段中“只有勤劳,才使猿完成了向人的过渡”这句话,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勤劳与否是判断一个人究竟是人还是‘兽’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阅读《太阳活动峰年即将到来》,完成11~12题。(共5分)
①太阳物理学专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季海生介绍,7日上午8时左右,在太阳活动区11429爆发了一次X5.4级的耀斑,该耀斑喷发的带电物质于8日傍晚到达外太空,中等程度地影响了地球的空间环境。
②天文学家研究表明,太阳活动是有规律可循的,大概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次高峰期,此时太阳会向外抛出很多物质,上一次太阳活动高峰期是在2000年-2001年。太阳耀斑是一种最剧烈的太阳活动,其寿命仅在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之间,其亮度迅速上升至极大,然后缓慢减弱,是强太阳风暴事件的重要标志。
③季海生介绍,去年以来,太阳活动趋于频繁,爆发了多次太阳耀斑。最近的太阳活动主要是由太阳11429活动区所产生的。该活动区相对比较活跃,自其从太阳东边出现以来,已经发生了3个X级、13个M级、31个C级耀斑,7日爆发的这次太阳耀斑是其中相对较强的。根据观测显示,目前11429活动区正在衰减,太阳黑子的面积在逐步减少,产生强度较大的太阳耀斑几率已经降低。
④季海生表示,根据国际天文学界的预测,此次太阳活动峰年将于2013年到来。
(新华网)
1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所谓“太阳活动峰年”,指的是太阳活动进入高峰期的这一年。
B.“太阳耀斑”活动区域的减少,“太阳黑子”的面积也会相应减少。
C.第③段举“最近的太阳活动”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太阳活动峰年”在2012年到来的
可能性不是很大,“太阳活动峰年”在2012年到来的可能性降低。
D.季海生根据 “太阳活动峰年”的规律表示,“此次太阳活动峰年”到来的时间一定是2013年。
12.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太阳耀斑”的特征(3分)
(三) 阅读闻小语《倾听旷野》一文,完成13~16题。(共12分)
①旷野属于四季。春的花香,夏的葱郁,秋的苍凉,冬的凛冽,都是旷野永远的内容和方向。旷野属于生命。在草的枯荣里,在花的开谢中,在河的来去间,在鹰的翅膀上,无不涂抹着旷野的思绪和身影。草长莺飞,桑田变迁。岩石上长满了野草,山沟里开满了野菊,泥土里尽是芬芳,河流里注满了希望。旷野需要生命的充实,需要绿,需要很多很多的声音,需要很多很多的目光和渴望。
②倾听旷野,其实就是倾听自然。没有什么会比旷野更接近自然,更接近真实。倾听旷野必须抛弃所有语言的粉饰。唐朝的吟咏,宋代的歌唱,那些美丽的衣裳里裹着的并不是你的旷野。你必须让自己的心灵彻底地裸露,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旷野,接近自然。旷野是原始的,旷野是粗犷的,旷野是你来到人世里最初的注视,旷野是你离开世界时最后的风景。
③旷野有它自己的语言。夏虫的鸣唱,荒草的挣扎,弯月的凄清,还有鹰击长空的长啸,那些都是旷野独有的语言,简单而深刻,直接却饱满。在旷野听风,听的就是来自旷野深处的声音。风从何处来,又要到何处去?这是旷野生生世世不灭的追问。风从山谷深处吹来,风从思乡人的心中吹来,风从历史的荒漠里吹来。风吹过浅草,风吹过原野里孤独的树,风吹过寂寞独行人的眼睛,风吹过一大片又一大片的思念。疾风吹劲草,风过总留痕,风动着,草动着,河动着,心灵也跳动着。那是生命与生命的撞击和较量,那是最古老也是最华美的乐章。
④倾听旷野,听一抹乡愁,听一道风景,听一个故事,听历史的声音穿过冰冷的时间入侵到你的心灵。也许你会哭,或者你会笑。这些悲喜总要混合在旷野无限的空旷和无穷的生机里,让你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深深的感动。花开花谢,草盛草衰,月圆月缺,雁去雁回,峰回路转,这些都是旷野,都是你无法遗忘的人生。
⑤站在天地间,倾听旷野,其实不仅仅是为了倾听。你这样深入着,这样思索着,这样溶入着,于是,在不经意间,你也变成了一片旷野。
(选自《文苑·经典选读》)
13.阅读全文,用文中的词或短语简要概括作者依次“倾听”到了“旷野”的什么。 (4分)
14.结合语境,试赏析第①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15.请谈谈你对第⑤段中划线句“于是,在不经意间,你也变成了一片旷野”这句话的理解(3分)
16.下列各项表述中,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倾听旷野”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B.第③段中两个加点词“语言”的含义不一样。第一个“语言”指的是“旷野”所有的“语言”;第二个“语言”只是指前文“夏虫的鸣唱,荒草的挣扎,弯月的凄清,还有鹰击长空的长啸”这些内容。
C.第④段中通过对“人、事、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叙写,含蕴地表达了作者对“情感、人生”与“旷野”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认识。
D.学了这篇文章后,我们应该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去倾听壮阔雄奇的边陲异景,从而领会塞外“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之美。
(四)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17~19题。(共12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小国寡民①,使②有什伯之器③而不用,使民重死④而不远徙。虽有舟舆⑤,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⑥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
注释:①小国寡民:使国小,使民少。②使:即使。③什伯之器:各种各样的器具。④重死:珍惜生命。⑤舆:车。⑥结绳:在绳子上打结。古代原始人没有文字,采用这种办法帮助记忆、传递消息。
17.解释下列短语。(4分)
(1)豁然开朗: (2)仿佛若有光:
(3)无所陈之: (4)邻国相望: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19.(1)【甲】文中的“世外桃源”与【乙】文中的“小国寡民”有什么相似处?(2分)
(2)联系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老子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句话的看法。(2分)
三、作文(共40分)
20.阅读下列材料,请以“不忘初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日本有一项“终身成就奖”,无数社会精英一辈子努力的目标就是为了能获此奖。但有一届却出人意料并毫无争议地颁发给了一位普通邮递员清水龟之助。这是因为,在当邮递员的30年中,他所投递的数以亿计的邮件从未出过差错。
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几十年如一日地把一件极为平凡的工作,铸造成了一项无比伟大的成就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说:“我刚刚获得这份工作时母亲就鼓励我,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要‘不忘初心’,即永远记住最初的决心、信心……不能随着时间的流逝就变得什么都不在乎。在我想对自己放松要求时,‘不忘初心’这四个字,总在我耳边回响,这是鞭策着我永远像报到的第一天那样勤奋、谨慎地工作的原动力。”
要求:① 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② 要突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
③ 不少于600字;
④不能出现透露自己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