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晨练1《五先生传》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0分)
1、不知何许人( )
2、亦不详其姓字( )
3、亦不详其姓字( )
4、因以为号焉( )
5、因以为号焉( )
6、不慕荣利( )
7、好读书,不求甚解( )
8、每有会意( )
9、便欣然忘食( )
10、性嗜酒( )
11、亲旧知其如此( )
12、或置酒而招之( )
13、或置酒而招之( )
14、造饮辄尽( )
15、期在必醉( )
16、既醉而退( )
17、曾不吝情去留( )
18、环堵萧然( )
19、箪瓢屡空,晏如也( )
20、颇示己志( )
二、翻译句子(20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6、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7、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10、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三、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10分)
1、本文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从哪几方面刻画的?
2、陶渊明通过写五柳先生的“醉”,反映了他自己怎样的内心世界?
答案:
一、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0分)
1、不知何许人(地方 )
2、亦不详其姓字(也)
3、亦不详其姓字(不知道)
4、因以为号焉(于是)
5、因以为号焉(把……作为)
6、不慕荣利(羡慕、追求)
7、好读书,不求甚解(领会要旨)
8、每有会意(领会内容)
9、便欣然忘食(于是,就)
10、性嗜酒(喜欢)
11、亲旧知其如此(亲戚、旧友)
12、或置酒而招之(有时)
13、或置酒而招之(邀请)
14、造饮辄尽(就)
15、期在必醉(期望)
16、既醉而退(已经)
17、曾不吝情去留(竟,竟然)
18、环堵萧然(周围的土墙)
19、箪瓢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样子)
20、颇示己志(非常)
二、翻译句子(20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于是就以“五柳”为号。
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他)性情闲静,很少说话,不羡慕功名利禄。
4、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计较;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5、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6、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他)醉了就回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
7、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得失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8、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9、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先生一类的人吧?
10、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他)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所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三、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
1、五柳先生的形象:安贫乐道,不慕荣利,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
从三方面描写其形象的:一是: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二是:志趣(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三是: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2、仕途失意,内心痛苦,也是一种消极的反抗。